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作者】 钟 玲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我更感受到教师肩负的责任感、使命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教师而言,一直在重复自己的教学内容,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每一段成长时光无法重复,因此我总是关心爱护每位学生,对他们学习中存在的点滴问题进行指导。课前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学。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作阐述,以期合理地进行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有效课堂”,只有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由于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灵活教学,讲求实效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是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的主阵地、主战场。这一仗打好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都有了。
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例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技术等让数学课堂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种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这样,就比较顺利、迅速地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让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巧设情景,科学引导。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与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3、精讲精练。教师要认真备好每堂课,做到胸有成竹,在分析班情的情况下特别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备课的同时要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在授课时剖析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例如:在教学“面积”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通过亲自试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课堂氛围不但好,还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精讲的基础上精选习题,题型要全面,重点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梯度。精选了习题还要落到实处,要留给学生时间,把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反复多练,对新学的知识趁热打铁,进行消化吸收,以至于他们能完全掌握。这样学生感觉到学数学并不困难,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4、动手实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注重衔接,善于教学反思
1、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和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些知识点的教学往往要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单,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以及分析和解答方法。这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较好地掌握和应用,因此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在注重课后复习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做好课后教学反思。首先一个好的老师课后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其次要记录学生情况,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只要我们数学教师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大胆创新,就一定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有效课堂,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天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有效课堂”,只有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才是真正的有效课堂。由于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灵活教学,讲求实效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是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的主阵地、主战场。这一仗打好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都有了。
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例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技术等让数学课堂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种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这样,就比较顺利、迅速地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让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巧设情景,科学引导。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与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3、精讲精练。教师要认真备好每堂课,做到胸有成竹,在分析班情的情况下特别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备课的同时要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在授课时剖析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例如:在教学“面积”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通过亲自试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课堂氛围不但好,还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精讲的基础上精选习题,题型要全面,重点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梯度。精选了习题还要落到实处,要留给学生时间,把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反复多练,对新学的知识趁热打铁,进行消化吸收,以至于他们能完全掌握。这样学生感觉到学数学并不困难,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4、动手实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注重衔接,善于教学反思
1、重视课后与课堂的紧密衔接性。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是系统性强,前后联系密切。课后复习能够给学生以总结、探索和发展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巩固和发展课堂所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些知识点的教学往往要分几节课或分几个学期来完成,这样就更需要有意识地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系统化,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以如下例题为例:“有30米布,剪下12米做床单,剩下的做衣服,每件用3米布,可以做几件?”这类题目是从问题入手进行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由复习相关的一步应用题开始,使学生容易看到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有什么联系和不同点,从而较快地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以及分析和解答方法。这要求学生对一步应用题的知识有较好地掌握和应用,因此要重视相关部分知识的课后复习。正是在注重课后复习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做好课后教学反思。首先一个好的老师课后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其次要记录学生情况,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只要我们数学教师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大胆创新,就一定能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有效课堂,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