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运用新课标理念开展思想品德教学

【作者】 王秀清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课标理念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行为指南,是思想品德教学落实国家教育精神的“政策性文件”。如何运用新课标理念开展日常教学,让学生快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思想品德育人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重要的实践课题。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新课标理念  运用
  思想品德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强化了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公民奠定基础。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不是说教几节课就能实现的,需要创新教学策略,特别是运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实践,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育人针对性和有效性。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体会。
  一、设身处地扮演角色,引发学生共鸣 
  新课标明确指出:“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实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设身处地扮演文本中的角色,通过体验,引发共鸣,从而增强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形成良好品德。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就可以让学生模拟百货商店的情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一演一评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便得到了提高。 
  二、搭建组织辩论平台,明晰思想事理 
  交流辩论,不仅可训练学生口才、锻炼思维,还可以深化认识,明辨事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争不明,不辩不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有意地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明辨事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小红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通过这样活动,既体现了思想品德教学开放性这一特点,又凸显了综合运用知识的特点。  
  三、加强课外实践训练,促进知行结合 
  新课标强调“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堂教学多是思想教育,要转化实际行动,还需要学生现实生活实践,让学生表里如一、知行统一。因此,我们既有注重课堂,还要延伸到课外。课内导言,课外导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引导学生切身体验,内化道德认识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这就要求品德课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换位体验感同身受。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感同身受,让学生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却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总之,良好的思想形成和品德践行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长期的、系列化的养成教育,课内引导,课外实践,平时督促,通过主题实践活动,才能把“课标要求”化为学生行动,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高峡、赵亚夫,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
  [3]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
  [4]黄河,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德育与心育的结合与渗透[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