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作者】 许洁本
【机构】 北海市第二中学(北京八中北海分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学生是这个集体中的关键核心。因此学生的自我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对于高中生来说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管理能力,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让学生自己管他人和让他人管自己有效的结合起来能对班级的管理管理工作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制定班级班规、让教室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健全班级
我于2008年毕业于师范大学,几年来,我一直在我所热爱的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在辛勤劳作的漫长日子里,我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苦,在收获硕果的那一时刻.我又深深感受到为人师者的甘甜。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现实地认为,只要我们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认可你,你就是一个比较称职的高中班主任,同时班主任工作的得失对学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对学校发展的具有较大的贡献,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必须由那些有较强责任心、较高素质和有爱心的教师来担任。作为一位年轻班主任,我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了一些比较有效方法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班规
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接一条,学生难以记住,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难以执行,对学生的奖惩制度不一定切合学生的实际,所以班级要建立适合于本班级的班级班规,这样能更加适合于本班的学生,执行起来也更加方便,而且对学生的奖惩也能及时的落实到位。而班主任制定好班规以后让学生去执行,学生心里总有一个心结,觉得自己是没有话语权,班主任怎么说就要怎么做,心中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学生自己制定好的班规,学生执行起来就能做到心服口服,班主任又能“偷懒”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当班主任期间班级中的班级版规都是先有班干拟定,在班级中收集好广大的意见,试行一个星期再正式的建立,班级班规中的注意事项、操行评定,如何执行、奖惩制度都是由班级成员自己制定,自己执行,班干监督。如有特殊情况,学生自己可按照特例进行修改,但必须经过全班同学的同意。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制定的班规里有一条是:如果迟到一次,罚一个棒棒糖,上课睡觉一次,罚一块饼干,这些罚的东西由班长统一保管,周末发给对班级有贡献的让人。这个是全班通过的,但有一个学生,之前经常迟到,版规制定以后他还是经常迟到,他觉得这个惩罚对他来说太轻了,为了彻底改变他迟到的现象,他自己提出,如果每迟到一次,他就负责打扫全班卫生一次。全班同学讨论决定这个可行,就一致通过,因为是自己说出的话,犯了错误就要自己承担,再打扫了一个星期的卫生以后这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再也没有迟到过一次。
(二)让教室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
高中阶段的学习很辛苦,学生一天当中有大半的时间是在教室里面度过的。所以在一个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经过学生们巧手“装修”过的教室里学习也算是苦中作乐。不仅让学生有归属感,再设计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更能形成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以每接手一个班级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和以个人为单位来布置教室、强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教育学生的材料。
首先以班级为单位,设计整个教室的布置,设计板报。板报的设计根据学校德育教育的要求,结合本班的特点来设计。在板报设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对板报设计出谋划策,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来完成。其次墙报的设计、课桌椅的摆放、书籍的摆放、班旗班徽的设计、班歌的选择等等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接着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各组的墙报,墙报内容可以包括小组成员的口号、目标、成绩等等。最后每个学生在便签纸上写上自己的目标,能激励自己的名人名言,把所有学生的便签纸汇集到班级的成长树上。
(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开展一项班级活动,让学生献计献策,总比老师一个人设计完成好得多。开展民主管理,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要指导学生去做,这样,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有了这样的感觉,班风就一定会好起来。比如,学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要求参加的人数多,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要完成2到3个项目,对于这种活动,是增强班级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的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我所做的工作仅仅是负责组织、加强督促监管。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是参加项目的安排、组织训练、拉拉队的组织、应急小组的工作安排等等都是由体委负责,其他班干协助、班级全体成员参与。在比赛的过程中,我要做的只是和拉拉队队员一起喊加油!就这样,因为是涉及到每位同学,所以在运动会上,每个学生都会融入到班级中,而因为之前的安排得当、训练有序、我们班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比赛、也没有因为人数问题放弃任何一个比赛,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这次运动会,学生真正意识到是班级的一员,那么在活动中就会为班级付出最大的努力,而全班同学都这么想这么做,班级的凝聚力就会增强。另外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比如“快速记单词”英语竞赛,迎新春晚会歌曲、小品节目的组织,演讲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四)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而此时,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此外建立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也是必不可少的。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小组,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总之,通过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学习和实践尝试,我的心得体会颇多。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做一个令学生满意的班主任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高中班主任工作方面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有很多内容和形式的东西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我想,通过自身孜孜以求的学习,高中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得到不断地提高、再提高,完善、再完善。
关键词:制定班级班规、让教室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健全班级
我于2008年毕业于师范大学,几年来,我一直在我所热爱的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在辛勤劳作的漫长日子里,我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艰苦,在收获硕果的那一时刻.我又深深感受到为人师者的甘甜。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现实地认为,只要我们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认可你,你就是一个比较称职的高中班主任,同时班主任工作的得失对学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对学校发展的具有较大的贡献,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必须由那些有较强责任心、较高素质和有爱心的教师来担任。作为一位年轻班主任,我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了一些比较有效方法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班规
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接一条,学生难以记住,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难以执行,对学生的奖惩制度不一定切合学生的实际,所以班级要建立适合于本班级的班级班规,这样能更加适合于本班的学生,执行起来也更加方便,而且对学生的奖惩也能及时的落实到位。而班主任制定好班规以后让学生去执行,学生心里总有一个心结,觉得自己是没有话语权,班主任怎么说就要怎么做,心中难免会产生逆反心理。学生自己制定好的班规,学生执行起来就能做到心服口服,班主任又能“偷懒”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当班主任期间班级中的班级版规都是先有班干拟定,在班级中收集好广大的意见,试行一个星期再正式的建立,班级班规中的注意事项、操行评定,如何执行、奖惩制度都是由班级成员自己制定,自己执行,班干监督。如有特殊情况,学生自己可按照特例进行修改,但必须经过全班同学的同意。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级,制定的班规里有一条是:如果迟到一次,罚一个棒棒糖,上课睡觉一次,罚一块饼干,这些罚的东西由班长统一保管,周末发给对班级有贡献的让人。这个是全班通过的,但有一个学生,之前经常迟到,版规制定以后他还是经常迟到,他觉得这个惩罚对他来说太轻了,为了彻底改变他迟到的现象,他自己提出,如果每迟到一次,他就负责打扫全班卫生一次。全班同学讨论决定这个可行,就一致通过,因为是自己说出的话,犯了错误就要自己承担,再打扫了一个星期的卫生以后这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再也没有迟到过一次。
(二)让教室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
高中阶段的学习很辛苦,学生一天当中有大半的时间是在教室里面度过的。所以在一个学生自己设计出来的,经过学生们巧手“装修”过的教室里学习也算是苦中作乐。不仅让学生有归属感,再设计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更能形成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以每接手一个班级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和以个人为单位来布置教室、强化班级文化的建设。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教育学生的材料。
首先以班级为单位,设计整个教室的布置,设计板报。板报的设计根据学校德育教育的要求,结合本班的特点来设计。在板报设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对板报设计出谋划策,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来完成。其次墙报的设计、课桌椅的摆放、书籍的摆放、班旗班徽的设计、班歌的选择等等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接着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各组的墙报,墙报内容可以包括小组成员的口号、目标、成绩等等。最后每个学生在便签纸上写上自己的目标,能激励自己的名人名言,把所有学生的便签纸汇集到班级的成长树上。
(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开展一项班级活动,让学生献计献策,总比老师一个人设计完成好得多。开展民主管理,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要指导学生去做,这样,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有了这样的感觉,班风就一定会好起来。比如,学校举行的趣味运动会,要求参加的人数多,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要完成2到3个项目,对于这种活动,是增强班级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的活动,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我所做的工作仅仅是负责组织、加强督促监管。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是参加项目的安排、组织训练、拉拉队的组织、应急小组的工作安排等等都是由体委负责,其他班干协助、班级全体成员参与。在比赛的过程中,我要做的只是和拉拉队队员一起喊加油!就这样,因为是涉及到每位同学,所以在运动会上,每个学生都会融入到班级中,而因为之前的安排得当、训练有序、我们班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比赛、也没有因为人数问题放弃任何一个比赛,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这次运动会,学生真正意识到是班级的一员,那么在活动中就会为班级付出最大的努力,而全班同学都这么想这么做,班级的凝聚力就会增强。另外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比如“快速记单词”英语竞赛,迎新春晚会歌曲、小品节目的组织,演讲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班主任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四)健全班级组织机构,坚持自我管理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采取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有班干部负责。而此时,班主任是不插手的,只作为班干部的坚强后盾。此外建立灵活多样的自治小组也是必不可少的。班级除常务班委,还有“轮流执政”的值周班长小组,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管理网络。而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的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总之,通过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学习和实践尝试,我的心得体会颇多。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做一个令学生满意的班主任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高中班主任工作方面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有很多内容和形式的东西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我想,通过自身孜孜以求的学习,高中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得到不断地提高、再提高,完善、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