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受环境影响浅析
【作者】 周国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底洞镇中心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环境与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诸要素之间都发生着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体育教学目标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师生、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交往形式等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各种体育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体育教学环境主要体现在两大因素。即: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主要涉及到以下六个方面:
1、我们所在的农村小学甚至包括中心校和初中都没有体育系毕业的专职体育教师,各校体育都是由非专业的教师代替的。
2、农村小学生在幼儿园的受教条件也就没有城市幼儿园那样好的条件和设备设施,当然幼儿也就缺乏科学的运动方法和运动习惯,最多也就是“拍一拍,推一推,转一转”而已。
3、农村小学有相当部分是大班额教学,有时还隔年招生,学生人数众多且年龄差别大,这给科学实施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体育学科的教学影响尤为其大。想要完全消除这种影响,在减少人数的情况下不现实,那么我们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师就要自己想办法减少大班额带来的影响,顺利实施教学了。人数多的班级,最困难的不在于教学,而在于如何组织了;尤其是对尚“不识号”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那就更加困难了。
4、学生的自身爱好和习惯在教学中的影响。都说“基础在家庭,关键在学校”,这说得很对,调查显示: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都是“龙子龙孙”,在家是“皇上”,凡事依个人爱好,有兴趣就去玩玩、去看看。在家看到的都是“围城之战”、“斗地主”、“玩游戏”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习环境的改善,学生怕苦、怕累、无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少,体育活动中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离学生们越来越远,甚至不少学生不去或不想去上体育课。
5、体育课中教师自身因素对小学体育活动的影响也不小。有的老师在上课时给学生一副冷淡的面孔,学生看到就怕,于是敬而远之,近而其思维受到抑制,师生之间顿时产生了距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距离感使学生不再相信老师,师生双方都没有了激情,所以就来个“两哨一个球,老师学生皆自由”。
6、领导和家长对小学体育存在偏见。领导和家长对体育重视程度不高,这是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和家长拿学生的卷面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致使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习文化学科才是第一位的,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文化学科中,忽视了日常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其主要原因也就是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旧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上体育课就是老师领着学生玩,保证学生的安全就行”,进而影响到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的主动性。
(二)物的因素当然是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条件和设备设施。
1、巧妇难作无米之炊。农村小学的条件和设备设施与城镇学校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就各村小之间相比那也是千差万别。不具备规范化的运动场地和齐全的运动器材的学校比比皆是,因而体育教学活动受到条件不佳的严重影响。场地、器材不仅对体育教育师心理有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更大。坑坑洼洼的场地、陈旧破损的部分器材,使学生产生了不安全感和逃避感。在体育活动时跑步担心扭伤脚、跳跃时却没有沙坑、投垒球要掷到校外去、打篮球又担心篮板可能会掉下来等,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吗?
2、不能封闭的体育教学场地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在室外上课时学生会受到外界诸多方面的干扰:比如来住人群的吵闹声、车辆的马达声、亲朋好友的来去身影等,这些都使好奇的娃娃们受到很大的学习影响。
二、体育教学环境主要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
1、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这是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活动施予的积极的促时作用,通过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实践证明,不同的环境因素往往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发挥着对体育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例如,那些城镇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标准的、充足的体育器材,完全满足体育教学活动的各种物质条件,也能完全保证、支持和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物质环境也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主体、身体发展的影响来作用于教学过程。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必然有合乎学生生长发育的各种物质条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身体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保证。对于无形的社会心理环境来说,它的积极的有效的作用的发挥则主要是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
2、消极的无效的阻碍作用。好的体育环境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恶劣的不良的体育环境条件则会降低体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例如,吵杂的环境将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满地尘土的球场会影响娃娃们的健康,劣质、陈旧、破损的器材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炎热的阳光下长时间活动不利于同学们的身体正常发展,紧张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心理异常,不良的学习风气会使集体成员精神涣散。而这一切的一切势必妨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降低教学效率。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课后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差,对学校的各种竟赛活动不关心、没兴趣。环境的这种阻碍作用,应当是我们通过对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善、控制和优化而尽力加以排除和抑制的。
三、问题的解决措施。
当然,农村小学体育课堂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小学还存在着领导、班主任、家长的不重视,放羊式教学在各校还时有发生,老师的教法有待改善,学生人多且参差不齐,场地器材不完善,学生怕吃苦等等问题。由此我提出如下两点建议:1、尽可能为初中和中心小学配齐由大专院校体育系毕业的专职体育老师。2、必须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加强小学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学习,端正教学态度;精心组织教学,通过精简的讲解、准确的示范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兴趣,有迫切的自我练习欲望,且与学生达成情感沟通,有效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3、各级领导和家长们必须重视小学体育。学校应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只有领导重视、班主任支持,才能进而增加学校体育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更要家长、学校联盟,引起家长、社会的观注;才能调动更多的家长、全体学生、所有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体育教学环境主要体现在两大因素。即: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主要涉及到以下六个方面:
1、我们所在的农村小学甚至包括中心校和初中都没有体育系毕业的专职体育教师,各校体育都是由非专业的教师代替的。
2、农村小学生在幼儿园的受教条件也就没有城市幼儿园那样好的条件和设备设施,当然幼儿也就缺乏科学的运动方法和运动习惯,最多也就是“拍一拍,推一推,转一转”而已。
3、农村小学有相当部分是大班额教学,有时还隔年招生,学生人数众多且年龄差别大,这给科学实施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对体育学科的教学影响尤为其大。想要完全消除这种影响,在减少人数的情况下不现实,那么我们从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师就要自己想办法减少大班额带来的影响,顺利实施教学了。人数多的班级,最困难的不在于教学,而在于如何组织了;尤其是对尚“不识号”的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那就更加困难了。
4、学生的自身爱好和习惯在教学中的影响。都说“基础在家庭,关键在学校”,这说得很对,调查显示: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都是“龙子龙孙”,在家是“皇上”,凡事依个人爱好,有兴趣就去玩玩、去看看。在家看到的都是“围城之战”、“斗地主”、“玩游戏”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学习环境的改善,学生怕苦、怕累、无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少,体育活动中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离学生们越来越远,甚至不少学生不去或不想去上体育课。
5、体育课中教师自身因素对小学体育活动的影响也不小。有的老师在上课时给学生一副冷淡的面孔,学生看到就怕,于是敬而远之,近而其思维受到抑制,师生之间顿时产生了距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距离感使学生不再相信老师,师生双方都没有了激情,所以就来个“两哨一个球,老师学生皆自由”。
6、领导和家长对小学体育存在偏见。领导和家长对体育重视程度不高,这是影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和家长拿学生的卷面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致使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学习文化学科才是第一位的,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文化学科中,忽视了日常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其主要原因也就是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旧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上体育课就是老师领着学生玩,保证学生的安全就行”,进而影响到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的主动性。
(二)物的因素当然是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条件和设备设施。
1、巧妇难作无米之炊。农村小学的条件和设备设施与城镇学校相比那真是天壤之别,就各村小之间相比那也是千差万别。不具备规范化的运动场地和齐全的运动器材的学校比比皆是,因而体育教学活动受到条件不佳的严重影响。场地、器材不仅对体育教育师心理有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更大。坑坑洼洼的场地、陈旧破损的部分器材,使学生产生了不安全感和逃避感。在体育活动时跑步担心扭伤脚、跳跃时却没有沙坑、投垒球要掷到校外去、打篮球又担心篮板可能会掉下来等,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能不让人忧心忡忡吗?
2、不能封闭的体育教学场地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在室外上课时学生会受到外界诸多方面的干扰:比如来住人群的吵闹声、车辆的马达声、亲朋好友的来去身影等,这些都使好奇的娃娃们受到很大的学习影响。
二、体育教学环境主要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
1、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这是体育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活动施予的积极的促时作用,通过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实践证明,不同的环境因素往往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发挥着对体育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例如,那些城镇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标准的、充足的体育器材,完全满足体育教学活动的各种物质条件,也能完全保证、支持和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物质环境也通过对体育教学活动主体、身体发展的影响来作用于教学过程。在良好的物质环境中,必然有合乎学生生长发育的各种物质条件,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身体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保证。对于无形的社会心理环境来说,它的积极的有效的作用的发挥则主要是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
2、消极的无效的阻碍作用。好的体育环境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恶劣的不良的体育环境条件则会降低体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例如,吵杂的环境将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满地尘土的球场会影响娃娃们的健康,劣质、陈旧、破损的器材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炎热的阳光下长时间活动不利于同学们的身体正常发展,紧张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心理异常,不良的学习风气会使集体成员精神涣散。而这一切的一切势必妨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降低教学效率。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课后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差,对学校的各种竟赛活动不关心、没兴趣。环境的这种阻碍作用,应当是我们通过对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善、控制和优化而尽力加以排除和抑制的。
三、问题的解决措施。
当然,农村小学体育课堂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小学还存在着领导、班主任、家长的不重视,放羊式教学在各校还时有发生,老师的教法有待改善,学生人多且参差不齐,场地器材不完善,学生怕吃苦等等问题。由此我提出如下两点建议:1、尽可能为初中和中心小学配齐由大专院校体育系毕业的专职体育老师。2、必须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加强小学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学习,端正教学态度;精心组织教学,通过精简的讲解、准确的示范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兴趣,有迫切的自我练习欲望,且与学生达成情感沟通,有效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3、各级领导和家长们必须重视小学体育。学校应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只有领导重视、班主任支持,才能进而增加学校体育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更要家长、学校联盟,引起家长、社会的观注;才能调动更多的家长、全体学生、所有小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