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作者】 阿瓦古丽·吾甫

【机构】 新疆巴里坤山南开发区牙吾龙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通过读、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感悟文中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感受春天。
   1、板书“春天”。同学们,喜欢春天吗?现在正是春天,谁能说说春天给你的感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春天的图片。
  2、多美啊!春天在我们的眼中是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那对于盲童安静来说,她内心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安静的心灵,细细地体会她是怎样触摸春天的。板书:触摸春天。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境促思、以思促说”通过播放一组春天的画面,使同学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的同时,想象盲童会怎样触摸春天,引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心,很自然地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整体感知,感悟文本。
  1、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
  2、出示阅读要求:
  安静在触摸春天的时候创造了那些奇迹?  你觉得安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圈划重点词语做批注,并认真读一读,感受奇迹。
  3、 学生按要求细读理解课文,师友间交流自己的看法。 
  4、展示交流,教师点拨,引导同学深入理解:
  (设计意图:根据同学的发言,相继出示语句,协助理解)
  三、研读语句,深化感悟:
  1、研读句子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的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课件出示)
  (1)亲身体验:蒙上眼睛,体会看不见的不便、困难与痛苦。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连接,学生从来没有体会过盲人生活的诸多困难与不便。这样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2)“流畅“是什么意思?”磕磕绊绊“又是什么意思?“很流畅”说明了什么? 她走的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想一想,句一和句二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你天天练琴,天天练字,结果会怎样?你天天走同一条路,对那条路会怎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句一照应了句二,为句二作了铺垫。这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
  2、 研读句子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课件出示)
  (1)安静在花香的引导下,如此准确地知道月季花的位置,那么她怎么知道那儿有一只蝴蝶?她是怎样伸出双手的?想象安静抓蝴蝶的画面。
  (2)换词读句子。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说说“竟然”可以换成哪个词?(设  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能准确抓住蝴蝶的出人意料和不可思议。)
   (3)比较句子:
  她慢慢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的伸向一朵粘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为什么安静能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 从这个细微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情朗读本句。
  (4)说话练习。
  我仿佛看到--------------------------------
  (设计意图:用“仿佛看到”的句式训练,强化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同时对盲女孩生活状况的一种体验。)
  3、研读句子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在安静的心上 ,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 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课件出示)
  (1)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安静内心的感受呢?
  (2)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想一想,怎样是“张望”?安静是个盲人怎么张望?她是用什么张望?(心灵、爱)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像安静一样地,用心灵去张望。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动作理解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用心想象蝴蝶飞走的画面,她向往着飞翔,感受人生的美好。)
  (3)生有感情朗读这段话。我们快看看窗外那是什么?那么安静能够触摸的仅仅是春天吗? 
  (设计意图:整个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精彩段落、关键词语,积极地创设了各种使用语言的良好氛围。加强朗读,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味。)
  4、过渡语:是啊,安静是如此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课件出示)
  1、 谈谈你对这句话中“谁”的理解。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读了这句话让你想到了哪些人? 
  2、小结:小女孩安静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她用自己的心去触摸春天,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抓住最关键的语句,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说出感悟,以读见悟。在理解这句话的同时,体会到了盲童安静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交流资料,深入情感。
   1、课件依次出示张海迪、邰丽华、斯蒂芬·威廉·霍金 、尼克·胡哲的资料。师在音乐中动情导语。
  2、再次出示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揭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道理,学生在体验、品味这句话的时候,让他们联系实际中的感人故事,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体会生命的价值,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五、布置作业
  六、课堂小结,深化感悟
  1、学生试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以海伦·凯勒的名言“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 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作为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