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王丽霞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较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有一种 较为特殊的教学方式,叫做童话教学。所谓童话教学指的是利用童话或者童话式的内容进行整个教学的过程。本文从小学语文的教学谈起,简要论述如何将童话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教学方法
所谓童话教学指的是,针对较低年级学生的一类教学方式,其教学的实现多是教师借助童话类的故事达到教学目的。低年级小学生往往对于直观性强、简单易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也是他们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所以,我们一般会将童话式的教学用于教学的导入、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小学生情感类的教学内容中。而且由于童话本身所具备的趣味性和想象力,低年级的小学生能很快在这类教学过程中快速集中注意力,很好地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一、利用童话教学,实现教学的导入
利用童话教学,我们可以实现很好的教学导入,尤其是在课程开始的初始阶段,童话在教学内容中使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快速集中。我们在将童话运用到课程的导入教学中时,一定要结合本身的教学内容进行导入,也就是导入的童话和教学内容必须有一个关键的链接点,这是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的关键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中的《狮子和鹿》时,就是采用童话式的教学导入,我首先用语言和教学的课件给学生营造童话森林的氛围:在森林里啊,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今天老师要跟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是发生在这些动物中鹿和狮子的身上的。讲述完这一大段,我再对学生进行问题式的教学引导:大家觉得小鹿漂亮吗?无论是你从书本绘画上看到的,还是电视上看到的(同时我会在课件上打开鹿的图片,学生大多回应看过)。然后我继续提问:可是这只小鹿最近却很伤心,而且常常觉得苦恼,大家去书本中找一找原因,为什么小鹿会苦恼呢?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他们在后续的学习进程保持学习热情的稳定。
二、利用童话教学,实现教学案例教学
童话除了可以很好地将教学的导入插入到课程教学中以外,还能作为课堂的案例辅助教学,所谓案例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理论的事例。童话的通俗易懂能很好地让学生明白教学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童话不仅作为一个教学案例,还作为一个解释教学内容的素材呈现。另外,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定要自然,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案例的作用要能得到完整的体现。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中的《矛和盾》时,在探讨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很大的矛盾点:故事的主人公说他卖的是天下最好的矛,能刺穿任何盾;他也说自己的盾是天下最坚强的盾,能抵挡住任何剑。这个故事的矛盾点,同时也体现在伊索寓言的一个类似的故事,只是那个故事中的矛换成了剑。因此,我在讲解完该篇课文,让学生观看这个故事,并且让学生发现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矛盾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原先的知识,还能让他们举一反三,对原故事的了解更深入。
三、利用童话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通俗化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童话实现教学内容的通俗化,让原先一些较为复杂的文本变得简单易懂。这种通俗化的实现,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是具备一定的教学难度的,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童话在这个过程中的体现不仅要恰到好处,还要能契合教学内容。这需要教师设计一些新的教学形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由的转换。
四、利用童话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童话教学可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这一块,尤其是童话中所呈现的人物的品质和性格,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品格和个性的形成。教师在情感教育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将童话引入其中,教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让他们学习童话故事中主人公美好的品质。
例如,我在教学关于勇气这个课程中,利用经典的童话故事《小红和《狮子王》辅助教学,首先我会用教学的课件向学生呈现这个故事的基本内容和脉络。然后,设置一个自由谈论的环节,让学生讨论在看完这个故事以后的想法和观点。我再进行总结性的概括。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单纯地讲解课程内容要丰富有趣得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高。
五、更新教学方法,理解童话精髓。听、说、读、写对童话教学非常重要。听说童话,教学中可以通过表演童话,让学生说童话,走进童话世界。如果说听童话是让学生憧憬童话世界的话,那么读童话就是让学生进入美丽的童话世界中领略童话的魅力。读童话,可以领略童话魅力,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读可以让学生口、眼、耳、脑并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当下小学生普遍存在动笔困难的现象,学生没有素材可写,然而,童话作为启蒙读物,儿童对童话作品的阅读积累一般比较多,儿童脑中的童话故事既可作为小学生童话习作时的模仿对象,又可为其童话习作提供灵感材料,儿童有话可写。而且,小学生善于幻想,习惯用幻想解读事物,童话习作恰恰能包容并且需要儿童幻想,童话习作能让儿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解决写作困难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利用童话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教学的内容和环节,将童话合理插入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童话教学,实现教学的导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我们还可以利用童话教学,实现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会更加了解,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我们还可以利用童话教学,促进学生的个人性格和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珂.浅谈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意义[J].教学导向,2012(04).
[2]谭文帆.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策略与方法[J].学知报,2005(05).
[3]王桂香.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施教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 教学方法
所谓童话教学指的是,针对较低年级学生的一类教学方式,其教学的实现多是教师借助童话类的故事达到教学目的。低年级小学生往往对于直观性强、简单易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这也是他们这个阶段的学习特点。所以,我们一般会将童话式的教学用于教学的导入、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小学生情感类的教学内容中。而且由于童话本身所具备的趣味性和想象力,低年级的小学生能很快在这类教学过程中快速集中注意力,很好地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一、利用童话教学,实现教学的导入
利用童话教学,我们可以实现很好的教学导入,尤其是在课程开始的初始阶段,童话在教学内容中使用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得到快速集中。我们在将童话运用到课程的导入教学中时,一定要结合本身的教学内容进行导入,也就是导入的童话和教学内容必须有一个关键的链接点,这是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的关键作用。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中的《狮子和鹿》时,就是采用童话式的教学导入,我首先用语言和教学的课件给学生营造童话森林的氛围:在森林里啊,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今天老师要跟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是发生在这些动物中鹿和狮子的身上的。讲述完这一大段,我再对学生进行问题式的教学引导:大家觉得小鹿漂亮吗?无论是你从书本绘画上看到的,还是电视上看到的(同时我会在课件上打开鹿的图片,学生大多回应看过)。然后我继续提问:可是这只小鹿最近却很伤心,而且常常觉得苦恼,大家去书本中找一找原因,为什么小鹿会苦恼呢?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他们在后续的学习进程保持学习热情的稳定。
二、利用童话教学,实现教学案例教学
童话除了可以很好地将教学的导入插入到课程教学中以外,还能作为课堂的案例辅助教学,所谓案例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理论的事例。童话的通俗易懂能很好地让学生明白教学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童话不仅作为一个教学案例,还作为一个解释教学内容的素材呈现。另外,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定要自然,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案例的作用要能得到完整的体现。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中的《矛和盾》时,在探讨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很大的矛盾点:故事的主人公说他卖的是天下最好的矛,能刺穿任何盾;他也说自己的盾是天下最坚强的盾,能抵挡住任何剑。这个故事的矛盾点,同时也体现在伊索寓言的一个类似的故事,只是那个故事中的矛换成了剑。因此,我在讲解完该篇课文,让学生观看这个故事,并且让学生发现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矛盾点。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原先的知识,还能让他们举一反三,对原故事的了解更深入。
三、利用童话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通俗化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童话实现教学内容的通俗化,让原先一些较为复杂的文本变得简单易懂。这种通俗化的实现,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是具备一定的教学难度的,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童话在这个过程中的体现不仅要恰到好处,还要能契合教学内容。这需要教师设计一些新的教学形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由的转换。
四、利用童话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童话教学可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这一块,尤其是童话中所呈现的人物的品质和性格,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品格和个性的形成。教师在情感教育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将童话引入其中,教学生明辨是非善恶,让他们学习童话故事中主人公美好的品质。
例如,我在教学关于勇气这个课程中,利用经典的童话故事《小红和《狮子王》辅助教学,首先我会用教学的课件向学生呈现这个故事的基本内容和脉络。然后,设置一个自由谈论的环节,让学生讨论在看完这个故事以后的想法和观点。我再进行总结性的概括。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单纯地讲解课程内容要丰富有趣得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高。
五、更新教学方法,理解童话精髓。听、说、读、写对童话教学非常重要。听说童话,教学中可以通过表演童话,让学生说童话,走进童话世界。如果说听童话是让学生憧憬童话世界的话,那么读童话就是让学生进入美丽的童话世界中领略童话的魅力。读童话,可以领略童话魅力,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读可以让学生口、眼、耳、脑并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当下小学生普遍存在动笔困难的现象,学生没有素材可写,然而,童话作为启蒙读物,儿童对童话作品的阅读积累一般比较多,儿童脑中的童话故事既可作为小学生童话习作时的模仿对象,又可为其童话习作提供灵感材料,儿童有话可写。而且,小学生善于幻想,习惯用幻想解读事物,童话习作恰恰能包容并且需要儿童幻想,童话习作能让儿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解决写作困难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利用童话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教学的内容和环节,将童话合理插入到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童话教学,实现教学的导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我们还可以利用童话教学,实现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会更加了解,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我们还可以利用童话教学,促进学生的个人性格和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珂.浅谈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意义[J].教学导向,2012(04).
[2]谭文帆.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策略与方法[J].学知报,2005(05).
[3]王桂香.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施教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