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班主任工作当从细节入手
【作者】 林瑞霞 宫述良
【机构】 山东省昌邑市围子街道宋庄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善于利用细节去感染、教育、管理学生的人。身为班主任应该从细节上做学生楷模;从细节中培养“优等生”严谨踏实的习惯;在细节上做好“学困生”的感化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也就是说成大事者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才能“细中见精”、“小中见大”。结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深感事无巨细,非常繁琐,但抓细节、重小事,是做班主任工作有成效的不可或缺的部分。班主任讲求细节不一定能使班级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管理必定讲求细节。
关键词: 班主任;细节管理;学生楷模
一、 在细节上做学生楷模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做楷模。班主任是跟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老师,在工作中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在不同场合下得体的穿着,合适的言行,积极的情绪,谦恭的态度,因为这一切都会影响学生,都能教育学生。学生走进学校,他们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的道理。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文明的言行,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名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例如,有些老师在升旗时与同事小声讲话,或将手插在口袋里,或东张西望;有些老师开会时接、打手机;有些老师服饰随意,要么不修边辐,要么奇装异服;有些老师办公桌上杂乱无章;有些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抽烟……如果班主任不注意这些细节,又怎能让学生信服你讲的那些“做人”的大道理呢?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很注重这些方面,例如,上课时间我从不迟到和外出,在集会时不跟其他同事闲聊,升国旗的时候,我会跟我班学生一样立正站好,双目注视国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听广播,在结束讲话时,我总会和学生一起对报告者报以热烈的掌声;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学生和我打招呼,我总是有礼貌的回应;学生做作业或考试时铅笔橡皮掉了,我看见了总是轻轻地帮他们捡起。这些细节都感染着我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就铸就了一种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 从细节中培养“优等生”严谨踏实的习惯
“优等生”总体上学习成绩优异,但不能”一俊遮百丑”,因为他们在班上往往有较高的威信,因而他们的一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在班上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较大。要让他们懂得注重小节、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会管理好自己并保持严谨作风和不断进步。所以班主任老师对“优等生”应该首先在理念上保持清醒、公平和严格,并在行动上予以及时、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到症结,从源头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和身为榜样的光荣。
品学兼优的学生,头上顶着光环,在学习和生活中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但他们往往缺少宣泄的机会和环境,心里有了“疙瘩”,不敢对老师、父母讲,对同伴也不能倾诉。时间一长,心理上就出现问题。班主任老师在教育中应该为他们提供宣泄的时机,帮助他们维护心理健康。为此,班主任经常找优等生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发现问题及时做工作,才能使优生健康成长。
三、 在细节上做好“学困生”的感化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学困生”方方面面的情况,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帮助其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这样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要注重方法和细节,多给予爱心。有些“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与众不同。往往“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例如上课传纸条、说话、睡觉,自习课不学习,把手中的笔转着玩,打瞌睡、喧哗等等,这种情况发生后,班主任一般都要进行处罚,学生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搞得很紧张。反过来,我们不妨想一下,这些“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他们并不是没有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关爱。如班级的座位安排就是个细节,在开学初,我将“学困生”排在成绩比他好的同学周边,让这些同学去帮助、影响他;我发动学生组织课外合作学习小组,使“学困生”得到及时地帮助。平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激励上进心,增强学习信心;要根据他们学习的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们踮足可及……班主任只要对每位“学困生”用不同的方式在细节上给以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他们的肯定与信任,给他们指出的发展方向,对每位“学困生”用不同的方式关注和激励,他们肯定会逐渐懂得爱、懂得情感、懂得思维和知恩图报。师生之间充满了信任,学生学习、做事就有了无穷的内驱力,学生没有理由不出成绩。
总之,小细节是成功的大关键,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班主任工作必须从细节做起。注重教育细节的班主任,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就能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家长尊敬、同行敬佩的好教师。
关键词: 班主任;细节管理;学生楷模
一、 在细节上做学生楷模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做楷模。班主任是跟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老师,在工作中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在不同场合下得体的穿着,合适的言行,积极的情绪,谦恭的态度,因为这一切都会影响学生,都能教育学生。学生走进学校,他们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的道理。常言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文明的言行,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名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例如,有些老师在升旗时与同事小声讲话,或将手插在口袋里,或东张西望;有些老师开会时接、打手机;有些老师服饰随意,要么不修边辐,要么奇装异服;有些老师办公桌上杂乱无章;有些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抽烟……如果班主任不注意这些细节,又怎能让学生信服你讲的那些“做人”的大道理呢?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我一直很注重这些方面,例如,上课时间我从不迟到和外出,在集会时不跟其他同事闲聊,升国旗的时候,我会跟我班学生一样立正站好,双目注视国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听广播,在结束讲话时,我总会和学生一起对报告者报以热烈的掌声;无论什么时候,遇到学生和我打招呼,我总是有礼貌的回应;学生做作业或考试时铅笔橡皮掉了,我看见了总是轻轻地帮他们捡起。这些细节都感染着我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就铸就了一种认真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 从细节中培养“优等生”严谨踏实的习惯
“优等生”总体上学习成绩优异,但不能”一俊遮百丑”,因为他们在班上往往有较高的威信,因而他们的一些看似细小的问题在班上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较大。要让他们懂得注重小节、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会管理好自己并保持严谨作风和不断进步。所以班主任老师对“优等生”应该首先在理念上保持清醒、公平和严格,并在行动上予以及时、具体的指导和要求,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到症结,从源头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和身为榜样的光荣。
品学兼优的学生,头上顶着光环,在学习和生活中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但他们往往缺少宣泄的机会和环境,心里有了“疙瘩”,不敢对老师、父母讲,对同伴也不能倾诉。时间一长,心理上就出现问题。班主任老师在教育中应该为他们提供宣泄的时机,帮助他们维护心理健康。为此,班主任经常找优等生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发现问题及时做工作,才能使优生健康成长。
三、 在细节上做好“学困生”的感化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学困生”方方面面的情况,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帮助其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这样能创造出教育的奇迹。要注重方法和细节,多给予爱心。有些“学困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与众不同。往往“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例如上课传纸条、说话、睡觉,自习课不学习,把手中的笔转着玩,打瞌睡、喧哗等等,这种情况发生后,班主任一般都要进行处罚,学生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搞得很紧张。反过来,我们不妨想一下,这些“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他们并不是没有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这个时候,他们更需要关爱。如班级的座位安排就是个细节,在开学初,我将“学困生”排在成绩比他好的同学周边,让这些同学去帮助、影响他;我发动学生组织课外合作学习小组,使“学困生”得到及时地帮助。平时,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激励上进心,增强学习信心;要根据他们学习的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们踮足可及……班主任只要对每位“学困生”用不同的方式在细节上给以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他们的肯定与信任,给他们指出的发展方向,对每位“学困生”用不同的方式关注和激励,他们肯定会逐渐懂得爱、懂得情感、懂得思维和知恩图报。师生之间充满了信任,学生学习、做事就有了无穷的内驱力,学生没有理由不出成绩。
总之,小细节是成功的大关键,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班主任工作必须从细节做起。注重教育细节的班主任,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就能使自己成为学生爱戴、家长尊敬、同行敬佩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