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对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反思

【作者】 周毓华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 进行使用而教学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一套死的规则,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忽视它的交际功能,不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灵活 地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大体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课下做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部又在2003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各地颁布执行重新修订后的新的教学大纲和与之相配套的采用话题、功能结构相结合的“任务型”的新教材,要求课堂以结构和结构功能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
  关键词:素质教育/激发兴趣/学习知识/英语新教材;传统教法;学语言;语法规则;合作探究;单调乏味;课堂
  以“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要求英语课堂以结构功能为主线,组织和安排听、说、读、写的活动。教材要求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为此,教师有必要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思和重新认识,这有助于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新教材的要求、又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模式。
  一、高中英语教学理念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们把知识看成是外在于人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视知识为封闭的结论体系,甚至将知识简单地等同于真理,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性、建构性、动态性、开放性,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行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十分盛行,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某种程度上讲,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有其深刻的知识观基础,是传统知识观的必然产物。在强调创新教育、探究教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的今天,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操作方式和策略的革新上,要进行教学实践观念为前提的深层次变革上,要探讨教学革新的知识观背景,从根本上去转变长期以来支配我们教学实践的那些落后、陈旧的知识观念,而不能随着人们兴趣的下降,而导致教学中固有的积习、问题、弊端会卷土重来,面貌依旧,最后导致改革的功亏一篑。
  随着课改的纵深发展,我们一线高中英语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只有改变了观念才能接受新的事物,从而拥有更好的教学心态。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一切教学环节要以学生为主体。
  1.高中英语教师要转变“填鸭式”陈旧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做事。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态度全面发展,建立合作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课堂环境。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知识不能生硬地照本宣科地塞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其在一定的情境中去感悟知识,必要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地图、网络等学习资源。
  2.高中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厚,其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阵地。教师应该尽一切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端正的学习态度,逐步改善学习状态,让学生产生强烈地参与学习的愿望,使教学真正地相长。
  3.高中英语教师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做好学习的长短期计划,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从而建立一套个性学习认知结构。教师在各个阶段要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英语知识,在加强“双基”的前提下,提高其学英语、用英语的能力。
  4.高中英语要建立以提升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传统的“填鸭”教学方法是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地听记,分数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这种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课堂要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即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主动学习,勇于迎难而上,不断创新,让学生由苦学转变为会学,再到乐学。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必须的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态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与其年龄特点相符合的学习任务。为他们提供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英语知识。并构建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关注知识也关注能力;关注行为、认知的投入,更关注情感的投入。
  总之,我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使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知识,人人获得必须的英语水平,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把“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教学理念贯串到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二、转变语言观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一套死的规则。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忽视它的交际功能,不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得体及灵活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大体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并记笔记,然后课下做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为了改革传统教法,适应全新的“任务型”教学,教师要做到:
  1、教学设计体现互动性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交际 ( 交往 ) 活动,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和达成共识,相互协作去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境中, 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和频繁交流,创造主动参与和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如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同时又 活化了教学内容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并乐于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2、活动设计体现任务性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同时强调完成任务是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 可以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教师要从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功能性三个方面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并且确保学生明确领会并全面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授新知识时,教师应以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点, 设计难度适中和切实可行的活动或任务,使学生敢于去尝试不同难度的任务,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被关注。
  三、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进行使用而教学
  英语是一种语言,一种用来交流的工具,不是一些死的语法,规则,死的课文,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忽视它的交际功能,不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大体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课下做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为了改革传统教法弊端,适应这种全新的“任务型”教学,我们一定不能过分地注重英语语法规则的讲解,而是真正地把它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运用。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得体和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我们要做到:
  1 .课堂要有互动交往的教学设计
  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交际 ( 交往 ) 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是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在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境中,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频繁交流,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同时,活化了教学内容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乐意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2 .要有可行的教学任务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同时强调完成任务是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是对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从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功能性三个方面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并且确保学生明确领会并全面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以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点,设计难度适中,切实可行的活动或任务,使学生敢于去尝试用不同难度的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被关注到,并都能解决问题。
  四、教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的英语教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我们高中英语教师要探索并构建创新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学习。所以,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创新式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呢?笔者认为教学方法可以出新,运用一些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一些经典的课文,笔者还会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从而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把课本内容演绎出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集声音、图象、视频于一体,从而增加课堂容量,加快教学步伐,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到KFC餐厅去进行现场口语练习,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总之,教无定法,只要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五、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在我们的平时课堂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把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上,在这种单调乏味的操作中,我们成了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而新教材理念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学生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构建创新学习的模式,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要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 进行不断反思、实践、探索和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教学模式。
  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教授语言离不开反思研究。我们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有所创新, 在反思中继承和吸纳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如“填鸭灌输”、“题海战术”等。通过英语教学反思,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完善自己并提高自己,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刘小冷-《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
  2、王伟,杨帆,孟禹彤-《商情》-2011
  3、夏蓉莉-《读与写:上,下旬》-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