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体会
【作者】 程 敏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测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促进教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试卷讲评课比其他课型,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更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试卷评讲 原则 技巧
要避免教师一言堂,一张卷子由教师从头讲到尾,这样虽详细周到,但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改错的机会,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是事倍功半。那么如何上讲评课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大收获呢?什么样的讲评课才是高效而务实的呢?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总结了几点试卷讲评课的体会:
一、数学试卷的讲评原则
1. 突出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
在讲评试卷时,教师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因此,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另外对内涵丰富、有一定背景的试题,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教师也应以它为例,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进行针对性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自主性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参与。
数学试卷讲评与其他类型的课一样,教师要注重知识获得过程的教学和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试卷讲评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3.激励性原则,多重视学生的情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激励应贯穿试卷讲评课的始终,教师要注意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进步,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避免在个别错题上对学生纠缠不休、埋怨责备,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查找出错的原因,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二、 试卷讲评要重视技巧。
1.抓住讲评的最佳时期。
有些教师为了反馈及时,往往是批阅完试卷后试卷一发下就立即讲评,认为学生刚做完还没忘,效果要好一些。其实不然,因为教师这时去讲,往往是讲学生做错的一些题目,而事实上学生做错的题目并不一定不会,很可能学生看后很快就能自己解决,有的甚至在刚交上试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就能弄明白的题目,无需教师去讲。因此,教师应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
2.试卷讲评的关健是备课。
教师应根据试卷批改的情况精心备课,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讲解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讲解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多了解学生对做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另外,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
3.注意分析归类,注重减负高效。
教师在讲评课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试题的变式或延伸。
在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而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教师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可将原题中的已知条件、结论等进行改动,然后重新分析、求解。此训练宜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三、重视讲评后的内容的消化,问题的复现和个别辅导。
1.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讲评内容。
为了巩固讲评结果,讲评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个别消化讲评内容。要求学生在讲评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点,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典型错题建到自己的错题集中,以便随时查阅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重视课后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多数情况下,课堂上师生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课后老师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时要求老师能够与学生真诚平等对话而不是训斥,才能理解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解题中的成功之处,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总之,讲评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的错例,选择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归纳。
关键词:试卷评讲 原则 技巧
要避免教师一言堂,一张卷子由教师从头讲到尾,这样虽详细周到,但剥夺了学生的自我改错的机会,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往往是事倍功半。那么如何上讲评课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大收获呢?什么样的讲评课才是高效而务实的呢?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总结了几点试卷讲评课的体会:
一、数学试卷的讲评原则
1. 突出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
在讲评试卷时,教师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因此,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另外对内涵丰富、有一定背景的试题,即使这个题目解答无多大错误,教师也应以它为例,对它丰富的内涵和背景进行针对性讲评,以发挥试题的更大作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自主性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参与。
数学试卷讲评与其他类型的课一样,教师要注重知识获得过程的教学和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试卷讲评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
3.激励性原则,多重视学生的情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激励应贯穿试卷讲评课的始终,教师要注意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进步,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避免在个别错题上对学生纠缠不休、埋怨责备,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查找出错的原因,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二、 试卷讲评要重视技巧。
1.抓住讲评的最佳时期。
有些教师为了反馈及时,往往是批阅完试卷后试卷一发下就立即讲评,认为学生刚做完还没忘,效果要好一些。其实不然,因为教师这时去讲,往往是讲学生做错的一些题目,而事实上学生做错的题目并不一定不会,很可能学生看后很快就能自己解决,有的甚至在刚交上试卷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悟就能弄明白的题目,无需教师去讲。因此,教师应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去讲。
2.试卷讲评的关健是备课。
教师应根据试卷批改的情况精心备课,将课上的主要精力、时间集中到存在问题最突出、最主要和学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上来,为学生解惑、释疑,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讲解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讲解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出学生答题出现失误的“关节”点,透彻分析、解疑纠错,防止类似错误的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前多了解学生对做错的题是怎样思考的,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这类问题)上出错?”找出学生在理解概念、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这样讲评才会击中要害。另外,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要找得准、敲得狠,注意集体引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使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
3.注意分析归类,注重减负高效。
教师在讲评课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4.试题的变式或延伸。
在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而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教师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联”、“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可将原题中的已知条件、结论等进行改动,然后重新分析、求解。此训练宜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三、重视讲评后的内容的消化,问题的复现和个别辅导。
1.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讲评内容。
为了巩固讲评结果,讲评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个别消化讲评内容。要求学生在讲评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点,教师可进行个别指导,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典型错题建到自己的错题集中,以便随时查阅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重视课后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多数情况下,课堂上师生主要是对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个别学生在解题中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课后老师与学生个别交换意见,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时要求老师能够与学生真诚平等对话而不是训斥,才能理解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解题中的成功之处,从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总之,讲评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型的错例,选择要点加以点拨,充分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