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探寻识字教学策略和方法
【作者】 解绍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第二实验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老师指出:“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重点不重,后患无穷’,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绝不能马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而可见,在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教学不可轻视,特别是在小学低、中年级,识字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准确把握《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因此,认真解读这些教学目标对我们的教学起到指导、引领和规范的作用。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常用的识字方法有:
二、常用识字方法。
1、讲故事识字法。
讲故事识字法,就是把汉字的几个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如讲《伯虎卖画》的故事,说的是唐伯虎卖画,画面上是一个人牵着一只狗,让人猜字,谁猜准了就赠画给谁,有一个人猜中画的是个“伏”字,就把画拿走了。再如“游”字,学生经常把右边写成反文旁,可以编故事帮助记忆——游泳要到水 ( 氵 ) 里去,游泳池是方 ( 方 ) 形的,大人 ( 人 ) 带着孩子 ( 子 ) 去游泳。通过讲一个故事,识一个或几个汉字,寓识字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一个个抽象的汉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这样一来,这些字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发展。
2、猜谜识字法。
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就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
3、编顺口溜识字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编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如:“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爱”——“爪字头,平宝盖,小朋友真可爱;区别“渴”与“喝”— 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左”和“右”—小朋友,分左右;“左”字下边是个“工”,“右”字下边是个“口”;“辨、辩、辫” —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 编顺口溜识字的方法,幽默风趣,琅琅上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4、表演识字法。
表演识字法主要通过幻灯、投影、动作或实验演示的方法进行识字。学生不仅喜欢接受,而且有益于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小纸团,然后用黑板擦向下一压,这样,火就“灭”了。识记“尖”字时,拿支铅笔,笔头向上,上“小”下“大”即“尖”。识记“红”、“黄”、“绿”、“蓝”等字时,可以展示不同颜色的纸张或布块,以便辨认、识记。对于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名词,可借助于实物,使学生既理解了字义,又激发了兴趣。
5、做游戏识字法。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如:(1)找朋友:教师把生字卡片发到学生手中,一个学生拿着“回”说:说:“找呀找,找呀找,谁是我的好朋友?”另一个拿着“家”的学生马上出来和“回”合在一起,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最后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小朋友手中的卡片(回和家组成回家)。(2)摘水果:教师可以先画一棵苹果树,苹果的正面写着汉字。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摘果子的比赛,学生会读哪个字就把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放进筐里。这种游戏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学生特别喜欢,特别有成就感。(3)火眼金睛:教师出示有错误的生字,师:在这些字宝宝中藏着一个小错误,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把问题找出来。生齐:小小孙悟空,眼睛亮晶晶,快来找一找,问题在哪里?请一位学生上来做孙悟空找一找。找对了,学生就说:“小眼睛亮亮亮。”找错了,就说:“小马虎没分清。”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这种带点刺激的游戏他们特别喜欢。每当他们找到卡片时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高高地举起卡片,大声呼喊:我先找到的!(4)“开火车”。开火车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导语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开火车时,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有利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谁说错了,火车就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这样既认识了生字,又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5)“送信”游戏。师:老师这里有几封信,想请邮递员来帮我送一送,收到信的小朋友只要把信念出来,这份信就是你的。生齐: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阿姨(叔叔)来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在学生说儿歌的同时,老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大家。发到卡片的学生就上台举起卡片带领大家读。如果这位学生读对了,就跟他读,并说:“对对对,收到啦。”如果错了,就说:“错错错,没收到。”然后请一位学生来帮助这位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认读。像这种识字游戏还有很多:词语接龙、大转盘、我说你猜等等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这种识字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6、探究识字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识字教学中也应该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当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的时候,可以以2人或4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商量找出难记的生字,并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探究识字时每人都说自己的识字方法,既发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在与同伴合作交流时,学习表达、倾听和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师生之间创建了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7、归类识字法。
归类识字法,就是把同一类型的字放在一起来学。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把生字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通常可以按以下几种方法归类:(1)部首归类:由一个部首带出一串的字,如:月字旁:胖、肝、肤、股、肚、肠等,而且这些字都与身体有关。提手旁的字:捡、提、拔、拾、拎等字都是和手的动作有关,我们可以同时记住相同偏旁的字。(2)形声字归类。如:半——伴、拌,兰——拦、栏,钩——沟等。(3)反义词比较归类,量词归类等。归类的时候,除了本堂课的生字进行归类以外,还要注意和以前学过的生字进行归类、比较。用归类的方法识字可以大大减少错别字和提高识字的数量。
8、“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结构原理,抓住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汉字形音义的教学。“字理识字”法将每个汉字巧妙转化为一个具体图形,快速激活学生的大脑,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边玩耍边学习,开发想象力的同时又提高了智力,可谓一举两得!
常言道:“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让我们在识字教学探寻之路上继续前行,引领学生在识字的王国里自由翱翔!
一、准确把握《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因此,认真解读这些教学目标对我们的教学起到指导、引领和规范的作用。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常用的识字方法有:
二、常用识字方法。
1、讲故事识字法。
讲故事识字法,就是把汉字的几个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如讲《伯虎卖画》的故事,说的是唐伯虎卖画,画面上是一个人牵着一只狗,让人猜字,谁猜准了就赠画给谁,有一个人猜中画的是个“伏”字,就把画拿走了。再如“游”字,学生经常把右边写成反文旁,可以编故事帮助记忆——游泳要到水 ( 氵 ) 里去,游泳池是方 ( 方 ) 形的,大人 ( 人 ) 带着孩子 ( 子 ) 去游泳。通过讲一个故事,识一个或几个汉字,寓识字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一个个抽象的汉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这样一来,这些字就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发展。
2、猜谜识字法。
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就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
3、编顺口溜识字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编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识字,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如:“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里装着两块糖;“爱”——“爪字头,平宝盖,小朋友真可爱;区别“渴”与“喝”— 渴了要喝水,喝水要张嘴;“左”和“右”—小朋友,分左右;“左”字下边是个“工”,“右”字下边是个“口”;“辨、辩、辫” —一点一撇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找到丝线扎小辫。 编顺口溜识字的方法,幽默风趣,琅琅上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4、表演识字法。
表演识字法主要通过幻灯、投影、动作或实验演示的方法进行识字。学生不仅喜欢接受,而且有益于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小纸团,然后用黑板擦向下一压,这样,火就“灭”了。识记“尖”字时,拿支铅笔,笔头向上,上“小”下“大”即“尖”。识记“红”、“黄”、“绿”、“蓝”等字时,可以展示不同颜色的纸张或布块,以便辨认、识记。对于一些学生很难理解的名词,可借助于实物,使学生既理解了字义,又激发了兴趣。
5、做游戏识字法。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如:(1)找朋友:教师把生字卡片发到学生手中,一个学生拿着“回”说:说:“找呀找,找呀找,谁是我的好朋友?”另一个拿着“家”的学生马上出来和“回”合在一起,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最后大家读一读这两个小朋友手中的卡片(回和家组成回家)。(2)摘水果:教师可以先画一棵苹果树,苹果的正面写着汉字。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摘果子的比赛,学生会读哪个字就把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放进筐里。这种游戏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学生特别喜欢,特别有成就感。(3)火眼金睛:教师出示有错误的生字,师:在这些字宝宝中藏着一个小错误,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把问题找出来。生齐:小小孙悟空,眼睛亮晶晶,快来找一找,问题在哪里?请一位学生上来做孙悟空找一找。找对了,学生就说:“小眼睛亮亮亮。”找错了,就说:“小马虎没分清。”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这种带点刺激的游戏他们特别喜欢。每当他们找到卡片时总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高高地举起卡片,大声呼喊:我先找到的!(4)“开火车”。开火车可以横着开,也可以竖着开,还可以开双轨列车。导语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开小火车,看哪一列火车最先开到我们首都北京。开火车时,其他孩子学着很轻很轻地发火车开动的“呜——咔嚓、咔嚓” 的声音,有利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谁说错了,火车就停下。选其他组的修理员修理(重读字音),修理好了继续开。这样既认识了生字,又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5)“送信”游戏。师:老师这里有几封信,想请邮递员来帮我送一送,收到信的小朋友只要把信念出来,这份信就是你的。生齐: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阿姨(叔叔)来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在学生说儿歌的同时,老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大家。发到卡片的学生就上台举起卡片带领大家读。如果这位学生读对了,就跟他读,并说:“对对对,收到啦。”如果错了,就说:“错错错,没收到。”然后请一位学生来帮助这位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认读。像这种识字游戏还有很多:词语接龙、大转盘、我说你猜等等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这种识字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6、探究识字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在识字教学中也应该提倡自主合作学习。当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的时候,可以以2人或4人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商量找出难记的生字,并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探究识字时每人都说自己的识字方法,既发展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足了空间,在与同伴合作交流时,学习表达、倾听和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师生之间创建了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7、归类识字法。
归类识字法,就是把同一类型的字放在一起来学。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把生字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通常可以按以下几种方法归类:(1)部首归类:由一个部首带出一串的字,如:月字旁:胖、肝、肤、股、肚、肠等,而且这些字都与身体有关。提手旁的字:捡、提、拔、拾、拎等字都是和手的动作有关,我们可以同时记住相同偏旁的字。(2)形声字归类。如:半——伴、拌,兰——拦、栏,钩——沟等。(3)反义词比较归类,量词归类等。归类的时候,除了本堂课的生字进行归类以外,还要注意和以前学过的生字进行归类、比较。用归类的方法识字可以大大减少错别字和提高识字的数量。
8、“字理识字”法。
“字理识字”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结构原理,抓住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汉字形音义的教学。“字理识字”法将每个汉字巧妙转化为一个具体图形,快速激活学生的大脑,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边玩耍边学习,开发想象力的同时又提高了智力,可谓一举两得!
常言道:“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让我们在识字教学探寻之路上继续前行,引领学生在识字的王国里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