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倡导自主学习提高思品教学实效
【作者】 李 芹 李香茹
【机构】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孙家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的思品课程标准提出,在思品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当前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我国教育部组编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把“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的本领,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一基本素质作为新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据此,研究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就成了我们的任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对自主学习方式在小学思品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设情境 课改理念 自主学习
新的思品课程标准提出,在思品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当前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我国教育部组编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把“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的本领,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一基本素质作为新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据此,研究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就成了我们的任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对自主学习方式在小学思品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尊重学生,激趣启疑——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前提。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新知,增长才干最主要的推动力;“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德可乐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努力营造融洽、民主的氛围,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采用语言激趣,图象激趣、动作及表演激趣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借助兴趣这个“闸门”规定学生注意之水的“流向”,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到“为什么”上来,让学生探索的本能和学习的欲望有所“流向”,产生阅读和究因期待。
二、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保障。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教学《节约水电》时,我采用了自读发现——自主究因——自主延伸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悟自由,没有固定的学法规则,没有固定的阅读要求,甚至没有提出隐含的学习难点,学生们或个人思悟,或三两成组交流,教师适时为学生的读、思、悟提供服务与帮助,进行点拨和引导,在随后进行的集体交流中,竟有80%以上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目标!由此可见: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参与者。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要留给自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自由。
另外,物质环境的优化在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最为鲜明的例证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座位编排变式法。合理设计和编排课堂座位,充分利用座位的变式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意义重大。圆形排列法、会议室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为座位排列方式的不同变式,较之秧田式座位排列有着明显不同的优势,值得尝试。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座位排列方式,改变刻板、保守的传统坐法,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
三、教学激励——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要义
“教学教育的技术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我认为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知”的进步、“能”的提高,更重要的还应当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增强学生的自信。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就要求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激励,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宽松、积极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精神。
在课堂上,面对不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不同反应,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教学激励和评价行为,尽力让每一位学生有成功感,及时使用肯定评价性语言,教师应时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鼓励后进生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在激励和评价上,教师要遵循“无错原则”,即不管学生的反应对错与否,都要指出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勇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是否努力上,而不应放在学生的能力水平高低上,即对学生的评价是根据学生是否尽了力,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深化思品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当然,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联系实际勇于探索和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 教学激励最优策略论 于源溟著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2年7月
2、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实践 奎文区教研室 2001年5月
3、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教育部编写组 2001年7月
关键词:创设情境 课改理念 自主学习
新的思品课程标准提出,在思品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当前新课改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在我国教育部组编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把“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的本领,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一基本素质作为新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据此,研究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就成了我们的任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对自主学习方式在小学思品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尊重学生,激趣启疑——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前提。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新知,增长才干最主要的推动力;“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德可乐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努力营造融洽、民主的氛围,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采用语言激趣,图象激趣、动作及表演激趣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借助兴趣这个“闸门”规定学生注意之水的“流向”,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到“为什么”上来,让学生探索的本能和学习的欲望有所“流向”,产生阅读和究因期待。
二、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保障。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教学《节约水电》时,我采用了自读发现——自主究因——自主延伸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悟自由,没有固定的学法规则,没有固定的阅读要求,甚至没有提出隐含的学习难点,学生们或个人思悟,或三两成组交流,教师适时为学生的读、思、悟提供服务与帮助,进行点拨和引导,在随后进行的集体交流中,竟有80%以上的学生达到了预期目标!由此可见: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参与者。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要留给自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自由。
另外,物质环境的优化在创设自主学习情境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最为鲜明的例证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座位编排变式法。合理设计和编排课堂座位,充分利用座位的变式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化,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意义重大。圆形排列法、会议室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为座位排列方式的不同变式,较之秧田式座位排列有着明显不同的优势,值得尝试。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座位排列方式,改变刻板、保守的传统坐法,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
三、教学激励——创设自主学习情境的要义
“教学教育的技术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我认为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知”的进步、“能”的提高,更重要的还应当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增强学生的自信。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就要求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激励,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宽松、积极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精神。
在课堂上,面对不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不同反应,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教学激励和评价行为,尽力让每一位学生有成功感,及时使用肯定评价性语言,教师应时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鼓励后进生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在激励和评价上,教师要遵循“无错原则”,即不管学生的反应对错与否,都要指出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勇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是否努力上,而不应放在学生的能力水平高低上,即对学生的评价是根据学生是否尽了力,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深化思品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当然,自主学习情境的创设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联系实际勇于探索和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 教学激励最优策略论 于源溟著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2年7月
2、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实践 奎文区教研室 2001年5月
3、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教育部编写组 200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