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何学知

【机构】 通江县诺江镇赤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学教育新课标已经对小学英语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孩子起码要等到进入初中教育之后才有能力接受英语教学。然而这种观念已经被抛弃了。因为经研究发现,学生从小学阶段就能够很好地开始接受第二语言的教学。因此,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机构的重视。将首先分析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再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研究有效实施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有效教学 教学节奏
  新课程背景下,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课堂异彩纷呈的热闹景象已司空见惯。沉下心来仔细思量,我们也会发现,许多的英语课堂是浮于表面的,学生表现出浮躁、不安分,不能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能做到静心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思。撩开热闹非凡的外衣,构建优质有效的英语课堂,就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共同的追求。
  一、调节学生情绪,推动课堂教学节奏
  课堂节奏的控制调节与学生的情绪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堂课如果学生情绪涣散低落,教师即使口若悬河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调节学生情绪,并及时找出原因,随时调控教学节奏,从而控制课堂节奏。
  1.趣味游戏穿插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疲倦时,教师应及时变化一下节奏,穿插一些有趣味性的东西,以活跃课堂气氛。
  2.肢体语言弥补在教学一些表示动作单词时,如果只是纯粹地老师教,学生跟读,整堂课会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学生也很难理解,往往会显得有些彷徨无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借助于手势、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帮助他们理解掌握,学生也可以在模仿老师的动作之后加深印象,显然课堂效果则更佳。
  二、渗透学习策略,培养学习能力
  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并不在于教师传授了什么,而应该是学生学会了什么以及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学习策略的,是无意识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注重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简明易懂的课堂教学语言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十分重视正确使用课堂用语,在备课时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课堂对话情景做好充分准备,充分发挥它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使英语教学更有效益。首先,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教师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这样可以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优化问题设计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细节。同一内容不同的问题设计、同一问题的不同的教学安排,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从设问时机、问题呈现形式、问题变式尺度等方面精心设计,减少课堂隐形浪费。
  四、实现角色转变,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
  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让学生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幸福中成长;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成长中收获幸福。这应该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师水平发挥的极致。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后台走向前台,变听为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角色转变的实现,标志着学生学习观的彻底转变,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互动的多向、立体,使得师生的关系不再是对立的矛盾体,而是促进和谐的合作者,是能平等相待的朋友。教师融在学生中间,听着孩子们的质疑,引导着孩子们的互动,思维跟着学生思维走,加上适时的点拨,拨开学生眼前的云雾,课堂氛围不再沉闷,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互动中,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自主参与、踊跃地表现,学习兴致非常高涨。这样的学习,就不再是负担,不再显得迫不得已,学习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竞争、一种收获,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
  五、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但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有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创新,认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一个,一节课下来,学生没能掌握应学的知识,弱化了教学目标。
  曾有一节题为Buying fruit的公开课。教师在呈现营业员和顾客的常用句式时,既没有创设情景,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操练,只将一些句子写在黑板上,就急于分小组模拟购物活动。学生对这种形式感到新鲜,跃跃欲试,但不会用英语进行交流,有的学生拿了苹果就走,一句英语都没说,致使活动草草收场。这些脱离基础知识训练和技能培养而一味追求教学形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言,逐步具备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设计活动,帮助学生扫除活动过程中语言知识的障碍,再设计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对话操练,这样,既巩固了句型,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是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全体、全面、全程关注每位学生,优化各个教学环节,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震.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言能力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5,(12).
[1]杨翠花.愉快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9,(03).
  [2]刘玉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冷思考[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1).
  [3]朱丽丹.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时代教育,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