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加强实践历练,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水平

【作者】 陈 坚

【机构】 广西南宁市秀田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众所周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而专门的口语交际课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较低,而且很多时候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所以教师必须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之外为学生创设充分“动口”的实践机会,通过大量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口语交际的知识、方法等内化为自身的经验、能力,切实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加强实践历练,作为提高口语交际水平的重要策略,必须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与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多方面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渠道。《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有一个口语交际训练(一年级第一学期要学习汉语拼音除外),它既与本组专题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既然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专门的口语训练练习,我们就要利用好这些口语交际内容,精心组织设计,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让口语交际成为学生乐于参加的一种学习活动。除此之外,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口语交际的素材,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让口语交际训练穿插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其他语文教学活动之中。
  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美丽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内涵丰富,直观形象,而且非常容易激发小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资源就可以被我们充分合理利用,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灵活创设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境。如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中有一幅插图:在开满紫丁香的窗台前,一位老师在昏黄的灯光下专注地批改着学生的作业……我们就可以利用课文的插图创设语境:教师节快到了,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根据插图中老师神态、动作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以“老师,我想对您说”为话题,向敬爱的老师说一说自己的心里话,要求感情要真挚,说话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有条理,有礼貌,通过“吐真情”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再比如,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作者在行文时由于一些特定的需要会将部分情节省略,这就形成了情节的“真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利用这部分“真空”,激励学生用大胆的想象去填充,灵活地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如一年级下册《王二小》一课,敌人来到山里扫荡,却在山口迷了路。这时正巧碰见在山坡放牛的王二小,就强逼他带路。对于敌人怎样引诱劝说王二小给敌人带路,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具体描述,这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空白点”。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课文这一“空白点”,让学生自由扮演“敌人”和“王二小”,自找交际对象,根据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和当时的情况进行对话。学生的口语交际就在阅读教学的“填补空白”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二、从其他学科教学中挖掘口语交际的素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各学科的知识都是相互交融、紧密相连的。不仅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口语交际无时不在,在其他各门学科中,它也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尤其在安全教育、品德与生活、美术等学科中,口语交际的各种形式的运用,体现得更加明显。如口语交际的常见方式“评价”“讨论”和“表演”就常常应用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中。数学、音乐所特有的书写符号也容易激发小学生独特丰富的想象,成为他们所热衷交流的话题。美术课中的各种涂鸦、剪纸和小创作一直都是小学生的最爱,而这种难忘的亲身经历恰恰又是口语交际的极好素材;科学课上,老师带他们制作风筝,然后去操场放风筝,这又是极好的口语交际话题……充分利用这些学科的素材,设置课前五分钟口语交际,这就使口语交际的训练渠道得到了有效保证。更重要的是,这些口语交际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三、从生活中寻找口语交际的素材,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的源头和内容是生活,同时口语交际为生活服务。教师要借助各种生活平台引导学生发掘口语交际的题材。爱说、好动是中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只有他们熟悉的生活内容,才能引发他们说的欲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所以,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口语交际的素材。
  1.联系家庭生活
  对于小学生而言,家庭是他们最熟悉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渠道,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语言训练”:如布置学生收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并记录自己最感兴趣的见闻;观看动画片,模仿着编说短小的童话故事;观察家中变化,记下这难忘的一刻……同时还可以抓住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职业特点来设计口语交际训练内容。有些家长是卖电子产品的,可以让他对班上其他同学进行销售介绍;有的家长在旅行社工作,则让他进行旅游推广宣传;有些家庭养有小动物小植物的,可以让他说说有关动物植物的趣事……这样,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高昂,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各种实践能力。
  2.联系学校生活
  学校是小学生除了家庭以外最重要的生活学习场所,在学校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他们口语交际的重要话题,为他们更好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服务。如学校举行的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校运会等大型活动,就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可以抓住契机,让同学们赛后说说感想,没参赛的同学说说观后感,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所悟,有所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多元的体验中得到有效提升。
  3.联系社会生活
  社会的丰富多彩,以及人生百相为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注入了丰富的养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比如,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社区、街道的有益活动,并要求学生记录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和感受。有了实践的体验,学生就有内容可说,一份份真情由此而产生。又如,上学、放学路上,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街上的人生百相,记下路上发生的各种难忘的事。走出课堂的学生,通过到社会中去收集资料,真实有效地培养了他们面对不同对象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