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刍议

【作者】 袁 俊

【机构】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因素可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范畴。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人的智力活动受非智力因素的控制,人们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占80%。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状况,不仅对学生高考发挥有影响,而且对学生踏上社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长期影响。作为班主任,如何有效的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在此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班主任 培养 非智力因素
  凡事难以一直顺风顺水,总有坎坷与波折。生活如此,考试更是如此。对我而言,亲历过的中考、高考已经过去好多年,回想自己当初也曾被老师称为 “黑马”,平时成绩“蛰伏”,不显山露水,但是最后一鸣惊人。做了老师以后,我也送走了好几届毕业生,每年自己总花大量力气,来引导他们提高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在我的引导之下明显有所长进,他们的长进定能为高校深造乃至踏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众所周知,每年的高考,都会有人成为“黑马”,有人“遭遇滑铁卢”,一些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在高考的考场上不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素质不稳定,考试紧张和焦虑引起的。究其原因,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意志的控制力,情感的稳定性太差。而有的学生平时注意情绪控制的训练、意志力的锻炼,在考场上就比较容易克服临考心理紧张,而发挥出平时最好状态,取得较好的成绩。高考是学生中学时代的最后一考,当然也是关系升学的关键一考,谁都想在这一大考中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我认为要想达到理想状态,首先离不开考生知识的积累,其次必须培养出好的非智力因素。
  人们认识世界的心理因素可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范畴[2]。非智力因素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人的智力活动受非智力因素的控制,人们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占80%。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状况,不仅对学生高考发挥有影响,而且对学生踏上社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长期影响。作为班主任,如何有效的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在此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一、调动主观能动性,强化进取意识
  主观能动性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进入高校深造,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学生所在家庭的发展。我会找一些身边的人成功的事例激励学生,描述一些进入高校的学生现在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发学生追求美好、幸福生活想往之情。要帮助学生树立地远大的理想,并指导学生在每一阶段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然后鼓励学生脚踏实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引导他们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这样,学生胸怀大理想,努力达到小目标,内心便产生了巨大动力,学习效果自然提高,生活质量也自然提高。
  二、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1]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凡事有了兴趣自然胃口大开,兴趣能促进人充分发挥智力作用,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我们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应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多开展一些学生实用的心理活动,将思想教育与社会需要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某一学科、某一问题产生兴趣;利用学生表现欲强的心理,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让不同层次学生均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努力做到各尽其才,因人施教。
  三、关注情感培养,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古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如果学生对老师无感情,甚至反感,那么班主任讲得再好,学生也听不进去。因此班主任应十分注意师生间的情感培养,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潜力,只是需要去努力挖掘。我常教育学生,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会做人,会学习,会健身。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会坚持把内在品质作为衡量学生的首要标准,虽然学习成绩也非常重要。学生身上总有他的长与短,老师决不能过分片面,只看成绩抛开其他。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坚持"民主平等,情理并重"的治班理念,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真正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并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对班主任的感情转化为对学习的信心、兴趣、责任感,他们就一定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他们就不会成为自认为“一无是处”的困难生。
  四、培养一定的意志力,增强吃苦精神
  意志品质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影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说明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作用。当前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意志坚强的学生有决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自信心受到鼓舞,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意志薄弱的学生,一遇到困难就放弃努力,久而久之,自尊心受挫,信心不足,学习成绩就受到影响,以致完全丧失学习积极性。女生与男生相比,内心相对要柔弱,班主任更要关注她们的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我会经常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的典型,从而让学生从榜样中吸取食粮,磨炼意志。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有意识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吃苦精神。笔者所带的毕业班,教室墙壁曾经张贴标语“此时不苦,更待何时”,我告诉学生现在你们能吃七分苦,也许能有三分回报,但是你若只能吃三分苦,就别奢望七分回报。而且现阶段能吃苦,日后进入高校,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你的吃苦精神一定会助你远超他人[3]。
  五、教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为一名(下转第58页)(上接第79页)优等生的重要保证。班主任要经常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经常组织任课老师召开学法指导会,并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不吝时间去探索,否则就会效率低下,常常会做无用功。我会经常印发一些相关阅读材料,并且利用班会课开展师生研讨。例如:好多理科生,做了大量训练题,但没有多少效果。师生研讨后得出结论,这是做题的质量与数量的问题,只顾数量,而忽视质量,那只能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总之,个人读书时代以及工作以后的感悟和经历告诉我:我们班主任仅仅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是不够的,如果一个人智力超群,而意志薄弱,习惯不良,是很难有所作为。反之,一个学生哪怕智力平平,但却坚忍不拔,有超凡的意志力,很有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杰出人物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4]。
  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社会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教育主管部门力求“减负增效”,在此阶段我们更要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锻炼,要把培养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硕果累累,我们的社会才能人才济济。
  参考文献及注释:
  [1] 杜永红, 魏欢. 增强青少年德育实效性的路径:非智力因素培养[J]. 教育探索, 2015(10):101-104.
  [2] 李洪玉, 阴国恩. 中小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J]. 心理科学, 1997(05):423-427.
  [3] 徐英. 论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J]. 心理科学, 2000, 23(02):242-243.
  [4] 白舸, 张代平, 李洁. 深挖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促进智慧情报研究创新发展[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6, 39(02):10-12.
 作者简介:袁俊 ,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职务:德育处主任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