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

【作者】 吕玉莹

【机构】 酒泉市瓜州县第三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教学效果是所有教学的最终目的,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幼儿在得到更多快乐的同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必须从提高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开始。教师应从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游戏的趣味性,把握教学时机,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家校联动入手,促进幼儿注意力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注意力   有效策略    研究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课堂注意力,顾名思义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课堂教学。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提高幼儿课堂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保障。
  一、注意力的定义
  1.在儿童心理学上,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通常称为"专心"。
  注意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指向,一个是集中。所谓"指向",是说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内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所谓"集中",是指被指向的事物在人脑中能得到最清晰、最完全的反映。当幼专心听故事,看木偶戏,看小人书时,对故事、木偶戏、小人书的内容感知得非常清楚,而对周围人们的说话、活动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就是注意的表现。
  2. 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基本形式。
  幼儿的注意发展特征以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处于逐步形成阶段,所以注意的稳定性差、范围小。幼儿的注意力受年龄特点的制约。幼儿心理学证明"小班幼儿注意力只能集中3-5分钟;中班幼儿只能集中10分钟左右;大班幼儿能集中10-15分钟"。
  二、培养注意力的重要性
  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入学后学业成绩的高低。注意是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加,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映也难以完成认知过程。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是学习的门户",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注意力的形成虽然 先天的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更为重要。在注重早期教育的今天,要想全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就必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三、如何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幼儿园的集中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有意注意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根据幼儿注意的特点,精心设计教育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幼儿的注意吸引到活动中来。设计活动时还注意了动静交替,时张时弛,使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以调节大脑皮层的活动,使幼儿自始至终情绪愉悦,积极性高涨。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了情境表演、谈话、讲故事、游戏、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大胆表述、扮演角色,使他们情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2.把握一堂课的最佳时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指向和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兴奋中心,并且兴奋中心有稳定的节奏。对儿童的研究表明:两岁儿童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为7分钟,四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因此,在教学中应紧扣连续注意的最佳时间。教师可以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放在前十分钟,后面适当进行游戏、练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征兆时,教师可以通过变换声调、榜样示范和游戏奖励等办法,让孩子重新关注课堂。
  3.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学龄前儿童的活动力主要以游戏为主,幼儿期的活动力要在游戏中培养,在游戏中逐步训练才能形成。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让孩子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放在与之不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幼儿注意力的时间。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22分钟,6岁幼儿可以坚持71分钟,而且分别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
  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如果一个孩子在游戏时也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将来到了小学怎么会专心读书学习呢?那么,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呢?首先,我们要保证足够的游戏时间,在孩子们游戏过程中,不要随意中断孩子的游戏活动。其次,供给幼儿的玩具不要太多,如果一下子供给太多的玩具,孩子的兴趣会不断地转移,我们每次游戏活动只要提供几件玩具给孩子玩,将大部分玩具收起来,过一段时间,再予以调换,孩子的兴趣在同一方向保持一段时间,再给以新的刺激,以使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
  4.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时时受到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儿的行为方式都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万物细无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家人和睦,是让孩子感到快乐、安全的首要条件,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身心健康,做事情也更能集中注意力。
  同样,父母努力创造和保持喜爱学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将会使孩子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萌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孩子也一定会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惯”字,有一以贯之的意思,就是说,要求和标准不能走样。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需要家长在教育上的配合以至。家长和学校对孩子在教育上取得一致,意味着相同“信息”重复输入孩子的大脑,易于形成神经联系,促使习惯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无所适从,逐渐养成钻空心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容易形成孩子的两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当然,要实现要求一致,不是轻而易举的,家长应十分重视并努力去实现,可以订立一个约定,如果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发生分歧,决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暴露矛盾,而要在事后交换意见,以求统一行动,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好。
  四、结论
  注意力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幼儿的游戏、绘画,甚至其他的早期学习中,都需要注意力。由此可见,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注重幼儿注意力的培养的何等重要。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还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理论,再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使其日臻成熟。幼儿教育也是一门学问,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开发幼儿智力,努力培养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等,使每个中华少儿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明天建设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