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一笔一划皆有度 妙笔生花润身心 ——浅议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写字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 张永娟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写字是人们进行书面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一种交际工具,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小学写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写好字。可当前的写字教学流于形式,通过教学观察、实践,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在教师示范、学生书写习惯、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试图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为小学教师了解写字教学现状,改善教学策略,改进写字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字:小学低段 语文课堂 写字教学
走上教学岗位至今,一直在中段以上任教,接手过多个班级,发现总有些学生,似乎特别爱写错别字,写字多一笔少一笔成为家常便饭,写字的姿势一塌糊涂,写的字更是难以目睹,我们的方块字愣是成了一个个“圆体字”,“斜体字”。近一年来,随着汉字听写大会的热门,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低下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各种类似的活动和比赛,也开始走进我们的校园,但反馈来的结果往往令我们老师失望。作为教研组长,本人走进低段课堂,与师生交流语文课堂的写字教学,得到的信息并不容乐观。
从调查和听课情况看,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认为在低段,写字教学是语文课堂中重要的一环,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也都预留了10分钟左右进行写字教学。通过对备课笔记的检查,这一环节一般的设计流程如下:1.揭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2.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3.指名学生,提出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易错点;4.教师范写自己认为难写或重要的1到2个字;5.学生在课本上描红、临写;6.教师检查、交流、指进。乍一看,似乎可圈可点,但实际课堂的呈现呢?我就我所听的常规语文课堂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学生真正动笔写字的时间多的5-6分钟,少的只有1分钟,甚至半分钟,没有一节课能让学生当堂写完该写的生字,加上现在低年级学生不再有书面家庭作业,学生的书写水平可想而知!教育部曾专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就写字教学提出了目标和方向。2011版新课标的实施,进一步强调了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侧重识字写字的教学。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语文的具体体现,那么面对现实,低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又该怎么保障呢?本人认为,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字要求,小学年段语文教学要切实地把写字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学生的写字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一、备课细致,总结规律
说到写字教学,首先要谈备课。教师备课时不能只重视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忽视文中生字的备课,对于课后要求认识、会写的每个生字,教师都该备到,而且要备细,不但要备这些字的读音,还要备如何记忆、书写这些字,不但要对字的结构、偏旁、笔顺、笔画了如指掌,更要对这些字进行归类,梳理出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生字,在此基础上,找寻规律,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字。
归类指导应该是一个好的方法。教材中,一课的生字有时有十多个,如果一个一个地指导,既费时也不便于学生记忆,我们可以将要写的生字进行归类,根据字的结构、笔画占位的多少等归类指导。
除了归类指导外,突出重点指导也非常重要。对于一些便于记忆而学生容易书写的字,我们就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少指导甚至不指导,我们的指导应该在学生易错、难写的点上,不能面面俱到。备课要细,指导要精。
二、兴趣引领,爱我汉字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便会由被动变成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就能变得持久,观察力也就变得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他们也容易保持兴奋的学习劲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1. 故事导趣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多的书法家,到今天还流传着他们的奇闻轶事。在学生写字前以这些名人的故事来激趣,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如王羲之“力透纸背”的故事,柳公权勤奋练字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的故事等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要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在写字过程中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
2. 优化环境
良好的环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写字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开阔视野,有一个经常接触书法的语言环境,可以在教室里展出学生的作品,可以贴“写字心语”,也可以展出从报刊上剪下的优秀书法作品等,学生天天置身于这样浓厚的写字氛围,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写字的兴趣
3. 启迪想象
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天性,对儿童进行启迪,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如教学“讠”,启发学生想象,学生说,它像我家的小狗站起来给人拜年的样子,点是小狗的头,横是小狗作揖拜年的手,折是小狗直起的身子,提是小狗翘的直直的尾巴。最后让学生在想象中写好“ 讠”字旁。又如教“人”,人的撇和捺要写得大方,像一个人正在走路的样子,两脚分开踏地,落地要平,前后两脚要站在直线上,通过想象,学生的脑中就换起了“人”的形象,在写“人”时就不会一脚长一脚短了。这样练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激发他们仔细读贴的热情,让写字教学变得趣味无穷。
4. 乐随笔扬
练字是一项高雅的活动,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过程。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在写字时播放音轻音乐,如《渔舟唱晚》、《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等。孩子们伴着轻柔的音乐静悄悄地书写,写字已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改进教学,提点方法
近些年来,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往往集中在中高段,即使是低段阅读教学,也很少有教师关注到写字教学这个环节。我们看到的写字教学模式基本相同,往往陷入以说代写的局面。我们说“横平竖直”,但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横笔为什么要略为上翘,竖笔又为什么有的尖,有的钝,于是我们开始了书法理论的讲解,可一、二年级的孩子能懂吗?我们还说“注意间架结构”,让学生看着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找位置,但“结构”岂有固着?学生难以参透个中奥妙,写字更不是只在田字本上。可见,仅凭教师的枯燥讲解、学生的纸上谈兵,是很难掌握写字技巧的,学生写字基本功应该是动笔练出来的,学生动笔练习是主体,所有的分析、讲解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动笔练习进行,都应点到为止。
1.指导与范写的策略。
对于教师的写前指导,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上的不是一年级的起始课,对于写字学生已有一定基础,关于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笔顺、每笔所占的位置,有时并不需要我们教师面面俱到地去提醒。同样是生字,有些字难写,有些字容易写,指导的程度应该有所区分,字字都详教,字字都用力,就没了重点,想让学生印象深刻也就很难。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还是适合学生自主练习写字的,每课后面要求会写的生字,第一个练习格都给出了描红,低年级起始阶段还安排了笔画、笔顺的分解。只要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自己是完全能够学会记忆、书写那些生字的。反思我们的教学环节,对教材的特点考虑太少,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低估了,在学生动笔前总会喋喋不休提醒很多看似非常重要的易错的点,挤掉了学生自己学习写字的时间。其实,按照教材每课都有描红的编排,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在动笔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感悟、发现。教师的点拨、提醒,应放在学生动笔后的疑难处,学生书写生字的指导过程,可以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加以改变,即:读帖描红、交流、点拨,静心临帖、展示评点。学生有疑问则指导,没疑问则不需要多讲。因为有时候,教师一讲易错点,学生本来不会写错的字,心里一紧张,就写成了教师笔下的错别字。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主感悟能力越强,教师越要放手学生自学。
同理,教师的范写也应有所注意。教师书写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的写字态度、写字习惯、写字风格、写字水平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课堂上教师重视自己范写,采用范写的形式指导学生写字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做法。问题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字需要实践,学生写的字究竟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老师纠正、示范,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教师的范写不应该都安排在学生自主写字之前,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2.写字方式的多样化
写字教学中,教师指导字形分析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分析只能帮助辨认,记忆还得多读和多写。写字应有多种方式,比如书空,就是让学生伸出食指在空中书写汉字,简便易行,效果不错,同时也便于对笔画、笔顺的掌握,但现在课堂上用得不多。写字也可以把写词语、写句子等结合起来,或者采用填字游戏的方式。在本子上书写,不是次数越多越好。同一个字一般以写四至六遍为宜。写多了,无论从巩固字形还是从练习书法的角度看,都不会有更好的效果。这样,学生不会感到写字枯燥,增强了写好字的兴趣。语文老师还应该协调各科,在数学、音乐、美术、品德等基本课程中渗透书写教育,写字教学可与各科的教学协调互进,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写字,如抄写歌词、欣赏书法作品、写写宣传语等方式促使学生练字、写字。要求各科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均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树立一种“提笔即练字”的意识。
3.保证学生写字的时间
教材中每课后面要求书写的字有多有少,多的可以安排在两课时中,少的则可以安排在一课时中,根据教材情况,可以有所变化。但绝不能因学生讲如何识字浪费了时间,或教师预留的时间不足等原因,把写字变成了匆匆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写字是需要心静的,心静是保证书写质量的前提。书写质量涵盖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写得是否正确;第二字写得是否规范;第三写字的习惯怎样。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保障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如何能让学生心静下来,又如何能保证书写质量呢?从学生书写时间看,预留的写字教学时间中,应保证有10分钟以上的时间给学生动笔写字。学生当堂书写,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既看到学生写得对不对,还能看到写字的笔顺是否正确,写字是否用心,写字的习惯如何等。当面辅导,才能保证学生的写字质量。
4.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
2011版语文课标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都着重指出:要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的确,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容易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有利于呼吸顺畅和精神集中,能防止儿童脊椎弯曲和眼睛近视;在写字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会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在小学低年级,教师要把写字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我们的一些学生写字潦草,错别字多,不仅是基本训练不够的问题,也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养成良好习惯造成的。因此,要想写好字,从根本上解决就是要营造事事认真的写字环境。所以教师要特别要注重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要加强对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要求与指导。但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见得最多的是在学生写字时,老师口头提醒一下:注意写字姿势哦!这显然是不够,教师应亲自示范,不断提醒,树立榜样,不仅板书要整洁、漂亮,平时给学生批改作业也要把字写得端正、整洁,最好一笔一画写正楷字,这样就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书写的好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应包括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正确使用和保管写字工具,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相机、适时加以指导,并且做到持之以恒。
四、评价贴切,适度评比
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是提高写字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进取的方法。课堂上,对小学生的微小进步都要适时鼓励,以树立他们写好字的信心。成绩好的学生要树为典型,让学生学有榜样。在表扬学生时,要有导向性,不能笼统地说“写得好”、“写得漂亮”、“写得正确”等无指向(下转第72页)(上接第87页)性的评价语言,而要根据每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节课的不同要求,结合学生本人的特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如“某小朋友写字姿势好”、“某小朋友运笔方法正确”、“某小朋友的横笔特别到位”、“某小朋友写的字结构严谨”等等。对学生的书面作业,也不能就一个红勾加日期,在圈出错别字的同时应附有相应的评语,并指出写得最美的字。同时,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对学生平时的书写及时进行评价总结,并进行书写技能评比活动,给予一定的奖励。既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平时书写的一次检验和要求。这样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方向明确,扎扎实实地教,认认真真地学,切实提高写字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从小练写出一手好字,从而终身受益。
写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坚持,循序渐进,由写正确到写端正,由写端正到练入体。只要我们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汉字的构造规律以及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能够抓住重点,多读多写,更新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就能走出困境,提高效率,学生的书写技能也能掌握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宏伟,人教版小学语文写字教材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陈燕,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1期
[3]李连星,浅议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刘延军,小学低年级写字课教学方法探究【J】,青少年书法,2011年09期
[5]崔文学,识字、写字教学四部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3期
[6]郝玲,浅谈如何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9期?
[7]《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关键字:小学低段 语文课堂 写字教学
走上教学岗位至今,一直在中段以上任教,接手过多个班级,发现总有些学生,似乎特别爱写错别字,写字多一笔少一笔成为家常便饭,写字的姿势一塌糊涂,写的字更是难以目睹,我们的方块字愣是成了一个个“圆体字”,“斜体字”。近一年来,随着汉字听写大会的热门,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低下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各种类似的活动和比赛,也开始走进我们的校园,但反馈来的结果往往令我们老师失望。作为教研组长,本人走进低段课堂,与师生交流语文课堂的写字教学,得到的信息并不容乐观。
从调查和听课情况看,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认为在低段,写字教学是语文课堂中重要的一环,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也都预留了10分钟左右进行写字教学。通过对备课笔记的检查,这一环节一般的设计流程如下:1.揭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2.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3.指名学生,提出写这些字的注意点、易错点;4.教师范写自己认为难写或重要的1到2个字;5.学生在课本上描红、临写;6.教师检查、交流、指进。乍一看,似乎可圈可点,但实际课堂的呈现呢?我就我所听的常规语文课堂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学生真正动笔写字的时间多的5-6分钟,少的只有1分钟,甚至半分钟,没有一节课能让学生当堂写完该写的生字,加上现在低年级学生不再有书面家庭作业,学生的书写水平可想而知!教育部曾专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就写字教学提出了目标和方向。2011版新课标的实施,进一步强调了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侧重识字写字的教学。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语文的具体体现,那么面对现实,低年级学生的书写能力又该怎么保障呢?本人认为,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字要求,小学年段语文教学要切实地把写字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学生的写字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一、备课细致,总结规律
说到写字教学,首先要谈备课。教师备课时不能只重视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忽视文中生字的备课,对于课后要求认识、会写的每个生字,教师都该备到,而且要备细,不但要备这些字的读音,还要备如何记忆、书写这些字,不但要对字的结构、偏旁、笔顺、笔画了如指掌,更要对这些字进行归类,梳理出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生字,在此基础上,找寻规律,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好字。
归类指导应该是一个好的方法。教材中,一课的生字有时有十多个,如果一个一个地指导,既费时也不便于学生记忆,我们可以将要写的生字进行归类,根据字的结构、笔画占位的多少等归类指导。
除了归类指导外,突出重点指导也非常重要。对于一些便于记忆而学生容易书写的字,我们就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少指导甚至不指导,我们的指导应该在学生易错、难写的点上,不能面面俱到。备课要细,指导要精。
二、兴趣引领,爱我汉字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便会由被动变成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就能变得持久,观察力也就变得敏锐,想象力也会变得丰富,他们也容易保持兴奋的学习劲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1. 故事导趣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过许许多多的书法家,到今天还流传着他们的奇闻轶事。在学生写字前以这些名人的故事来激趣,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如王羲之“力透纸背”的故事,柳公权勤奋练字的故事,郑板桥“卖字助穷人”的故事等等。学生就会被这些故事中的主要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所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而受到启发,在写字过程中个个表现得兴趣盎然。
2. 优化环境
良好的环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写字的兴趣。为了使学生开阔视野,有一个经常接触书法的语言环境,可以在教室里展出学生的作品,可以贴“写字心语”,也可以展出从报刊上剪下的优秀书法作品等,学生天天置身于这样浓厚的写字氛围,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写字的兴趣
3. 启迪想象
想象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天性,对儿童进行启迪,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如教学“讠”,启发学生想象,学生说,它像我家的小狗站起来给人拜年的样子,点是小狗的头,横是小狗作揖拜年的手,折是小狗直起的身子,提是小狗翘的直直的尾巴。最后让学生在想象中写好“ 讠”字旁。又如教“人”,人的撇和捺要写得大方,像一个人正在走路的样子,两脚分开踏地,落地要平,前后两脚要站在直线上,通过想象,学生的脑中就换起了“人”的形象,在写“人”时就不会一脚长一脚短了。这样练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还激发他们仔细读贴的热情,让写字教学变得趣味无穷。
4. 乐随笔扬
练字是一项高雅的活动,是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过程。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在写字时播放音轻音乐,如《渔舟唱晚》、《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等。孩子们伴着轻柔的音乐静悄悄地书写,写字已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改进教学,提点方法
近些年来,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往往集中在中高段,即使是低段阅读教学,也很少有教师关注到写字教学这个环节。我们看到的写字教学模式基本相同,往往陷入以说代写的局面。我们说“横平竖直”,但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横笔为什么要略为上翘,竖笔又为什么有的尖,有的钝,于是我们开始了书法理论的讲解,可一、二年级的孩子能懂吗?我们还说“注意间架结构”,让学生看着田字格的横中线、竖中线找位置,但“结构”岂有固着?学生难以参透个中奥妙,写字更不是只在田字本上。可见,仅凭教师的枯燥讲解、学生的纸上谈兵,是很难掌握写字技巧的,学生写字基本功应该是动笔练出来的,学生动笔练习是主体,所有的分析、讲解都应该围绕学生的动笔练习进行,都应点到为止。
1.指导与范写的策略。
对于教师的写前指导,是必要的,但如果我们上的不是一年级的起始课,对于写字学生已有一定基础,关于字的间架结构、字的笔顺、每笔所占的位置,有时并不需要我们教师面面俱到地去提醒。同样是生字,有些字难写,有些字容易写,指导的程度应该有所区分,字字都详教,字字都用力,就没了重点,想让学生印象深刻也就很难。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还是适合学生自主练习写字的,每课后面要求会写的生字,第一个练习格都给出了描红,低年级起始阶段还安排了笔画、笔顺的分解。只要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自己是完全能够学会记忆、书写那些生字的。反思我们的教学环节,对教材的特点考虑太少,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低估了,在学生动笔前总会喋喋不休提醒很多看似非常重要的易错的点,挤掉了学生自己学习写字的时间。其实,按照教材每课都有描红的编排,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在动笔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感悟、发现。教师的点拨、提醒,应放在学生动笔后的疑难处,学生书写生字的指导过程,可以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加以改变,即:读帖描红、交流、点拨,静心临帖、展示评点。学生有疑问则指导,没疑问则不需要多讲。因为有时候,教师一讲易错点,学生本来不会写错的字,心里一紧张,就写成了教师笔下的错别字。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主感悟能力越强,教师越要放手学生自学。
同理,教师的范写也应有所注意。教师书写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的写字态度、写字习惯、写字风格、写字水平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课堂上教师重视自己范写,采用范写的形式指导学生写字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做法。问题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写字需要实践,学生写的字究竟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老师纠正、示范,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教师的范写不应该都安排在学生自主写字之前,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2.写字方式的多样化
写字教学中,教师指导字形分析不能花太多的时间,分析只能帮助辨认,记忆还得多读和多写。写字应有多种方式,比如书空,就是让学生伸出食指在空中书写汉字,简便易行,效果不错,同时也便于对笔画、笔顺的掌握,但现在课堂上用得不多。写字也可以把写词语、写句子等结合起来,或者采用填字游戏的方式。在本子上书写,不是次数越多越好。同一个字一般以写四至六遍为宜。写多了,无论从巩固字形还是从练习书法的角度看,都不会有更好的效果。这样,学生不会感到写字枯燥,增强了写好字的兴趣。语文老师还应该协调各科,在数学、音乐、美术、品德等基本课程中渗透书写教育,写字教学可与各科的教学协调互进,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写字,如抄写歌词、欣赏书法作品、写写宣传语等方式促使学生练字、写字。要求各科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均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树立一种“提笔即练字”的意识。
3.保证学生写字的时间
教材中每课后面要求书写的字有多有少,多的可以安排在两课时中,少的则可以安排在一课时中,根据教材情况,可以有所变化。但绝不能因学生讲如何识字浪费了时间,或教师预留的时间不足等原因,把写字变成了匆匆的过程。我们都知道,写字是需要心静的,心静是保证书写质量的前提。书写质量涵盖三个方面内容:第一写得是否正确;第二字写得是否规范;第三写字的习惯怎样。所有这些,都是需要时间保障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如何能让学生心静下来,又如何能保证书写质量呢?从学生书写时间看,预留的写字教学时间中,应保证有10分钟以上的时间给学生动笔写字。学生当堂书写,教师才能因材施教,既看到学生写得对不对,还能看到写字的笔顺是否正确,写字是否用心,写字的习惯如何等。当面辅导,才能保证学生的写字质量。
4.注重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
2011版语文课标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都着重指出:要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的确,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容易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有利于呼吸顺畅和精神集中,能防止儿童脊椎弯曲和眼睛近视;在写字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会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在小学低年级,教师要把写字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我们的一些学生写字潦草,错别字多,不仅是基本训练不够的问题,也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养成良好习惯造成的。因此,要想写好字,从根本上解决就是要营造事事认真的写字环境。所以教师要特别要注重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要加强对学生正确写字姿势的要求与指导。但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见得最多的是在学生写字时,老师口头提醒一下:注意写字姿势哦!这显然是不够,教师应亲自示范,不断提醒,树立榜样,不仅板书要整洁、漂亮,平时给学生批改作业也要把字写得端正、整洁,最好一笔一画写正楷字,这样就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书写的好习惯。良好的写字习惯应包括正确的执笔、运笔方法,正确使用和保管写字工具,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相机、适时加以指导,并且做到持之以恒。
四、评价贴切,适度评比
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及时恰当的评价是提高写字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进取的方法。课堂上,对小学生的微小进步都要适时鼓励,以树立他们写好字的信心。成绩好的学生要树为典型,让学生学有榜样。在表扬学生时,要有导向性,不能笼统地说“写得好”、“写得漂亮”、“写得正确”等无指向(下转第72页)(上接第87页)性的评价语言,而要根据每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节课的不同要求,结合学生本人的特点,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鼓励。如“某小朋友写字姿势好”、“某小朋友运笔方法正确”、“某小朋友的横笔特别到位”、“某小朋友写的字结构严谨”等等。对学生的书面作业,也不能就一个红勾加日期,在圈出错别字的同时应附有相应的评语,并指出写得最美的字。同时,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对学生平时的书写及时进行评价总结,并进行书写技能评比活动,给予一定的奖励。既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是对学生平时书写的一次检验和要求。这样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方向明确,扎扎实实地教,认认真真地学,切实提高写字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从小练写出一手好字,从而终身受益。
写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坚持,循序渐进,由写正确到写端正,由写端正到练入体。只要我们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汉字的构造规律以及汉字与汉语的关系,能够抓住重点,多读多写,更新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就能走出困境,提高效率,学生的书写技能也能掌握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陈宏伟,人教版小学语文写字教材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陈燕,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31期
[3]李连星,浅议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刘延军,小学低年级写字课教学方法探究【J】,青少年书法,2011年09期
[5]崔文学,识字、写字教学四部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3期
[6]郝玲,浅谈如何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9期?
[7]《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