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言活动设计 故事表演——《两只笨狗熊》

【作者】 程 琳

【机构】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里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设计意图:
  在半期一次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我安排了一节故事表演的教育家学活动,决定请家长走进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达到“亲近课堂、了解幼儿、与师沟通”的目的。
  《两只笨狗熊》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儿的儿童故事,故事中大黑和小黑捡到干面包后被狐狸骗了的故事情节,既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又和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在故事中可以让幼儿懂得遇到问题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要总是依赖别人,要学会以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养成与同伴相互谦让的精神。  
  活动设计——故事表演“两只笨狗熊”
  活动目标:
  1、熟悉角色对话,尝试用不同的语气及体态、表情表演角色的性格特征。
  2、在表演中能克服胆怯,大胆表现,积极参与表演。
  3、体验表演活动的乐趣,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表现大熊、小熊的对话动作
  1、记得这两只熊吗?它们是两只什么样的熊?请小朋友来演演,来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简单评价:从语气、体态、表情)
  2、出示太阳,天气真好,大熊、小熊出去玩,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3、听故事,请幼儿两两结合表演拣饼、争吵这一段。
  4、幼儿个别表演(简单评价)
  二、模仿狐狸的语气表情、体态动作。
  1、哥儿俩都想吃干面包,怎么办?谁来帮助它们?(出示狐狸)
  2、狐狸看见干面包心理怎么想?那它又是怎么表现的?(一起看老师的表演)
  3、你觉得老师表演的狐狸大婶哪儿最象?一起学一学。
  4、狐狸的语气:声音尖细、骗人的语调;动作:一手在嘴前做尖嘴,一手在背后做尾,眼珠转、斜看人,身体轻巧 。
  三、完整表演
  1、请幼儿三人一组,带上头饰合作表演。
  2、个别小组表演。
  四、 总结
  两只熊为什么吃到很小的一点儿干面包,这两个哥哥弟弟应该怎样做才不会上狐狸的当?
  教学反思:
  故事对幼儿来说很有吸引力,为他们的想象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再加上绘声绘色的故事表演,为幼儿提供将语言的形象转换成动作的形象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唤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
  开展活动时,第一个环节让幼儿听故事录音,让他们对故事有初步了解。接着第二个环节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同时在这个环节中请幼儿们说了大黑、小黑和狐狸说的话,大部分都可以掌握,在第三个环节讨论后,幼儿们积极发言,但时间不够,不能让幼儿都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表演熟悉故事内容,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我特意以分组的形式让全班幼儿参加,每个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很有乐趣。孩子们专心地去表演,最后的总结几乎没有再进行了,留到了第二课时。下次在设计的时候应事先对活动情况多一些预设,这样在完成活动时会显得比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