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作者】 韩天福
【机构】 甘肃省玛曲县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开设多年,但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这一方面是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价机制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性认识,导致其难以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教学要求中,信息技术只作为能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来开设,并且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往往对该科目心不在焉,认为可有可无,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字:如何激发 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在当今的高中课程设置中,信息技术只是定为必修课,作为能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来开设,但不在高考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然围绕着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在转,而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无非就是在电脑上玩玩游戏,上网聊聊天而已,对信息技术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心不在焉,根本不会引起重视,更谈不上学好这门课。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高中科目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上,教师总是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苦恼,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不高。实践提示,要想在信息技术课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要重视在课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高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这个心理特点,而好奇心强又是激励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新的知识。
下面就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语的设计是多样化的,一个好的提问就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如"你能让电脑为你唱歌吗?你能用电脑制作出贺卡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事先设置问题或者是运用道具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这节课中对Word文档中表格制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展示出一幅已经制作好的表格,通过展示精美的表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之把信息教学的内容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讲解,通常意义上学生对字体的颜色、底纹和对齐方式等很感兴趣,此时我们就可以重点讲解以上内容。又如,教师在讲授《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这节课中讲解Excel的时候,就可以在全班内开展技能比赛,通过分组分配任务、参加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着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良好的交互性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爱玩游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玩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把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我们在课前制作和寻找结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游戏,通过学生玩游戏的情况,总结遇到的问题难点,再次深入的讲解知识,以此实现教学目的。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以往在信息技术课中讲练结合、多媒体演示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教学就感到乏味。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去讨论去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误,在纠正错误中获取知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多动手、问答、讨论的方式,以此总结出不同的方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注重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上大半节课,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如果老师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会越学越不感兴趣。与此同时,老师还要面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在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愿多完成一些其他相关任务,以满足其学习需求,每个学生可以尽情发挥,不必考虑结果差异如何,如画一幅画、编辑一篇小报、设计一组幻灯片、制作一个动画等等,只要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即可,不要强求作业的质量。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分配课程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留足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消化所学到的知识,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意见来改进自身的教学策略。
总之,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吉伟 浅析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年23期
[2]姜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J].2009,第20期(20):31-31
[3]吴琦 新课程:中学[J].2011,第12期(12):48-49
作者简介:韩天福,工作单位:甘肃省玛曲县高级中学,学 历:本科,职称/职务:一级教师.
关键字:如何激发 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在当今的高中课程设置中,信息技术只是定为必修课,作为能通过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来开设,但不在高考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依然围绕着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在转,而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无非就是在电脑上玩玩游戏,上网聊聊天而已,对信息技术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心不在焉,根本不会引起重视,更谈不上学好这门课。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高中科目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以往的信息技术课上,教师总是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苦恼,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不高。实践提示,要想在信息技术课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要重视在课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高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这个心理特点,而好奇心强又是激励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新的知识。
下面就如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语的设计是多样化的,一个好的提问就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如"你能让电脑为你唱歌吗?你能用电脑制作出贺卡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扣住了学生的心弦,驱动了他们的好奇心,接着进入新课的讲授学生便很容易接受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事先设置问题或者是运用道具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文本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这节课中对Word文档中表格制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展示出一幅已经制作好的表格,通过展示精美的表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之把信息教学的内容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讲解,通常意义上学生对字体的颜色、底纹和对齐方式等很感兴趣,此时我们就可以重点讲解以上内容。又如,教师在讲授《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这节课中讲解Excel的时候,就可以在全班内开展技能比赛,通过分组分配任务、参加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二、充分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学科,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着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良好的交互性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爱玩游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玩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把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我们在课前制作和寻找结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游戏,通过学生玩游戏的情况,总结遇到的问题难点,再次深入的讲解知识,以此实现教学目的。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以往在信息技术课中讲练结合、多媒体演示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在被动接受,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对这种教学就感到乏味。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去讨论去尝试,允许他们犯错误,在纠正错误中获取知识。通过让学生自己多动手、问答、讨论的方式,以此总结出不同的方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注重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性辅导量也大,常常需要老师马不停蹄地在机房转上大半节课,以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改进方法。如果老师放任学生自己练习而疏于辅导,有不少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会越学越不感兴趣。与此同时,老师还要面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完成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在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最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愿多完成一些其他相关任务,以满足其学习需求,每个学生可以尽情发挥,不必考虑结果差异如何,如画一幅画、编辑一篇小报、设计一组幻灯片、制作一个动画等等,只要学生努力完成任务即可,不要强求作业的质量。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的,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分配课程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留足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消化所学到的知识,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结合学生的意见来改进自身的教学策略。
总之,要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学习,从而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吉伟 浅析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年23期
[2]姜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J].2009,第20期(20):31-31
[3]吴琦 新课程:中学[J].2011,第12期(12):48-49
作者简介:韩天福,工作单位:甘肃省玛曲县高级中学,学 历:本科,职称/职务: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