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上好农村英语课堂
【作者】 郑志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县普安镇大理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英语课程标准》明确的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为特征的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实现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习行为的自我调节,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合一》)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具有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思维的能力。语言是一个系统,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比较把所学的各个部分、各个项、各个词句联系起来,既便于记,又便于用。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和汉语、英语和英语的比较,从而揭示英语的系统,深入英语的本质。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应改变教师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掘知识的因果关系,找出结论。
二、教学过程要对学生多赞美、多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1.多赞美,增强学生自信心。农村中学很多初中学生英语基础太薄弱,以致上英语课他们听不懂英语,不是睡觉、开小差、就是看其他书籍。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不能作“差生”定论,更不能用批评、挖苦和惩罚的方式去排斥他们。相反,更需要教师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从正面引导他们积极上进。在课上或课下不要吝惜使用 “Great”.“Good”.“Wonderful”和“You are clever”之类的赞美词,同时,教师要注意从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多赞美、多鼓励学生,如:“你读得很流利!”,“你发言声音很响亮!”,“你在小组讨论时很活跃!”等等,这种激励性语言就像催化剂,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之有味。
2.多鼓励,让学生想说、敢说。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基础差,再加上害怕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根本不敢读、不敢说。为了让学生的嘴动起来,我从点名要求学生发言开始,到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管讲对还是讲错,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我都记录起来,到半个学期,统计发言次数,看谁的发言多,以此作为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的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打破了沉默,敢于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后,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比谁回答的次数多,正确率高,从而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热情,实现课堂的最佳教学效果。
三、设计调动学生参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问题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 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要注意发挥学生个性,获得最佳发展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职责。
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有的学生辨音能力强,有的语言归纳能力强,有的模仿能力强,这些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输入的反应、接收、内化和表达。由于学生个体语言能力有异,教师必须认识和了解学生,从学生情感出发,根据各人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敢问、善思、能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补短,获得最佳发展。
五、强化训练让学生学有所得,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日常教学中,我增加了语言实践课教学。如训练学生的口头造句能力,教师先提问:学生根据各自的愿望做出不同的回答,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大胆讲,乐意讲,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语言实践课教学中,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走进文本,跟作品会话,跟实物会话;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跟角色会话;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设置特定的环境,让学生跟顾客会话。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基础不好,但他们的思维较为活跃,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完成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了解更多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例子,从而更好地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机会。通过强化训练,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六、多角度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对教学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知识性测试和智能性测试相结合,总结性测试和过程性测试相结合,总的可以概括为外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种。外部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应注意评价的指导性、启迪性和激励性。教学评价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课堂上的激励要真诚、热情、恰到好处,使每一个人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总之,新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动脑思考,而且要动眼观察、动耳听取、动口说话、动手操作,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沉浸于英语交流的喜悦中,自由地发挥。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合一》)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创造,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具有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思维的能力。语言是一个系统,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比较把所学的各个部分、各个项、各个词句联系起来,既便于记,又便于用。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和汉语、英语和英语的比较,从而揭示英语的系统,深入英语的本质。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目标应改变教师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结论喂给学生,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掘知识的因果关系,找出结论。
二、教学过程要对学生多赞美、多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1.多赞美,增强学生自信心。农村中学很多初中学生英语基础太薄弱,以致上英语课他们听不懂英语,不是睡觉、开小差、就是看其他书籍。对这部分学生,教师不能作“差生”定论,更不能用批评、挖苦和惩罚的方式去排斥他们。相反,更需要教师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从正面引导他们积极上进。在课上或课下不要吝惜使用 “Great”.“Good”.“Wonderful”和“You are clever”之类的赞美词,同时,教师要注意从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多赞美、多鼓励学生,如:“你读得很流利!”,“你发言声音很响亮!”,“你在小组讨论时很活跃!”等等,这种激励性语言就像催化剂,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之有味。
2.多鼓励,让学生想说、敢说。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基础差,再加上害怕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根本不敢读、不敢说。为了让学生的嘴动起来,我从点名要求学生发言开始,到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管讲对还是讲错,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我都记录起来,到半个学期,统计发言次数,看谁的发言多,以此作为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的依据。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打破了沉默,敢于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后,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问题让学生用英语回答,比谁回答的次数多,正确率高,从而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热情,实现课堂的最佳教学效果。
三、设计调动学生参与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我们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所提问题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 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要注意发挥学生个性,获得最佳发展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发展,既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职责。
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如有的学生辨音能力强,有的语言归纳能力强,有的模仿能力强,这些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输入的反应、接收、内化和表达。由于学生个体语言能力有异,教师必须认识和了解学生,从学生情感出发,根据各人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学生思维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敢问、善思、能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补短,获得最佳发展。
五、强化训练让学生学有所得,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日常教学中,我增加了语言实践课教学。如训练学生的口头造句能力,教师先提问:学生根据各自的愿望做出不同的回答,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大胆讲,乐意讲,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语言实践课教学中,可以把每单元的听说部分用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走进文本,跟作品会话,跟实物会话;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跟角色会话;还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设置特定的环境,让学生跟顾客会话。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基础不好,但他们的思维较为活跃,动手能力很强,可以交给他们完成一些具体任务,留出时间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会查杂志、上网,了解更多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例子,从而更好地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机会。通过强化训练,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六、多角度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英语教学中,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对教学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知识性测试和智能性测试相结合,总结性测试和过程性测试相结合,总的可以概括为外部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两种。外部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的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应注意评价的指导性、启迪性和激励性。教学评价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课堂上的激励要真诚、热情、恰到好处,使每一个人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总之,新教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动脑思考,而且要动眼观察、动耳听取、动口说话、动手操作,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沉浸于英语交流的喜悦中,自由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