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习,从识字开始——谈谈课后生字条

【作者】 周 燕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高楼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课后生字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教学中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易被一些教师忽略。在此,就其特点和作用等,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课后生字条的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人教版)一至六年级],课后生字条的编排体系,很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认识规律。体现了由浅入深,从低到高,先扶后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科学原则。课后生字条具有以下特点:
  1. 课后生字条,除第一册拼音字条外,均为楷书字体。
  2. 一年级课后生字条:“会认”的生字在前,无拼音(课文全文注音),无田字格。“会写”的生字以“描描写写”的形式出现,田字格,带拼音;个别生字前方带有偏旁;田字格上方都有该字的笔顺,并且还有让学生临摹的空白田字格。
  3. 二年级课后生字条:“会认”的生字略有差异,上册是带拼音无田字格,下册则是无拼音无田字格。“会写”的生字以“我会写”的形式出现,田字格(共四格),带拼音;田字格,前两格为生字,一黑色一红色,醒目,起书写临摹示范作用。后两格空白田字格,则是让学生临摹。个别生字前方也有偏旁。(附:二年级上册课文全拼音,下册课文仅给生字注音。)
  4. 三、四年级会认会写的生字,集中编排在一起。会写的生字在前,田字格带拼音,取消了临摹田字格;会认的生字编排在后,不带拼音,无田字格。
  5. 五、六年级生字条:会认读的在前,带拼音,无田字格;会写的生字编排在后,带拼音,田字格变为方框。
  二、课后生字条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后生字条,除第一册部分生字有偏旁部首提示作用外,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后生字条是识字教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体现。这是生字条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它明确无误地告诉师生,该篇课文识字教学课程标准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内容。也就是说,学生学完本课之后,要能对课后生字条上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对生字条上会认的生字,读准字音。
  2. 课后生字条,另一重要作用是学生书写生字的示范作用。一、二年级课程标准中写字部分的要求为:“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与此相适应,一、二年级课后田字格生字条,便充分体现了应有的示范作用。哪一笔该占田字格的哪一部分,生字条展示得清清楚楚,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样子可学。同时,这也为五年级起,丢开田字格在方框内写字做好了准备。三至六年级,课程标准不仅要求能写,能用铅笔、钢笔写,而且还要求能熟练地写。所以,学生不可能继续像一、二年级那样——先看田字格生字,然后用田字格书写。所以,课后生字条楷书字体的示范作用就更显重要了。此外,编者还考虑得非常周到,课文都用楷书字体印刷的,这也为学生能顺利过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肌肉的发达,写字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放手让学生练习——首先观察字体,分析字形、结构,然后规范书写。从而实现正迁移,使学生逐步掌握楷书规范书写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书写水平。
  3. 课后生字条,还有培养学生某些相关能力的作用。识字教学过程中,一、二年级,在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生字条上生字的字形、结构、笔画、笔顺的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又训练了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初步能力。三、四、五、六年级,则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观察、分析、书写课后生字条生字。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另外,三、四、五、六年级的课后生字条,还训练了学生查字典,理解字义等能力。
  三、课后生字条运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把握生字条在教材中的编排体系,明确课程标准对不同年级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语文出版社人教版教材,围绕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身心特点,对生字条作了相当合理的安排。因此,要认真把握。
  2.要与课后“读读写写”相结合。“生字条”是基础,“词语花篮”“读读写写”是对它的进一步深化与提高。“词语花篮”“读读写写”包含着“读准、读懂、读会、熟读,写正确、写会,写熟”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及其不同的层次。没有抓好生字条的指导和训练,就谈不上对课后“读读写写”真正的训练。反之,亦然。
  3.要重视养成教育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一是要在低段,学生初步接触生字条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字条的作用。注意指导学生养成观察分析生字条的习惯;二是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其能力;三是指导要细,要求要严。如怎样读准字音,防止写错别字等,都要细心指导,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