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班级管理中的“规、激、诱、转”
【作者】 赵 滨 乔 宁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和平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在班级管理中,结合几年来的实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总结出四个字:“规、激、诱、转”,在工作实践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班级和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下面谈一下点滴体会。
一、“规”,即规范、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采用了如下措施:
1、学规范、定规范
组建班级伊始,我就特别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除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中学生一日常规》外,还结合班级的情况制定班规,并分别张贴在班级文化建设宣传栏内,这样从形式和环境上形成一种学规范、讲规范、守规范的氛围。
2、守规范,成习惯
我在具体执行上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尽快摆脱原有的不适应初中生活的观念和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尽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比如学校规定男生不许留长发,我自己就常年留个小平头,以此来为学生做出榜样。当老师带头做到后,便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为防止5+2<5的情况,每接手一次新生,我都会在开学两周之内开出第一次家长会,主题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家长放心,实验中学有一群在认真工作的老师;其二是要家校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刚刚迈入初中之门的学生。
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形成需要20—30次的重复,如果要在改正不良习惯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则需要更多次的强化和反复,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提个关键点。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三分钟热度易做到,长久执行难坚持。在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我退一步,学生有可能退一丈,或许会功亏一篑。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此时是黎明前的黑暗,是收获前的劳累。
所以,所以学生练好良好习惯的行成过程,也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的过程,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当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后,良好的班风、学风也就悄然而至,个人工作的成就感、愉悦感也慢慢涌上心头。
二、“激”,即激励、激将
组建班级伊始,我就对学生说:你们将是我教学生涯中,迄今最优秀的一批学生。班级黑板边缘,使我经常用名言激励学生的地方。我深信: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堆火焰。高度的认同感会成为指引学生前进方向的一盏明灯!
《孙子兵法》中说:"怒而挠之."就是说对于易怒的敌将,要用挑逗的方法来激怒他(使其失去理智,轻举妄动),这就是激将法。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最爱用的办法之一是“激将法”,战马超之前要先激张飞,说谁也打不过马超,要请关云长来;打张颌前要激黄忠,说除了张飞谁也敌不过张颌;征孟获时又激赵云……,结果手下的将士们都超额完成了任务。
对班级的学生有时我也尝试一下激将法。初一的班干部,工作的依赖性往往比较大,为此我有时对他们说,假如我上一级的班干部们,这些事情一定会干的很出色!一到这时,小干部们往往争强好胜,憋着口气也要出色完成。
激将法的实施,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在得潜力,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诱”,即诱导、吸引。
兵法上讲:用兵贵诱。一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等到上课间操时,坑洼的地方有一些积水。看到学生穿着自己心爱的鞋子不愿意站在水里时,我就对学生说:“学校常常是一下雨就停止课间操,学生极少有机会在雨里、水里做操,你们看别的班的学生避开水站队,咱们不避水,看谁有机会站在水里做操的体验?”一时间,那些站在水里的学生仿佛是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一样,不但做操特别认真,而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所以对学生进行诱导,就是要使学生转变思想,站在另外的角度看问题,能看到问题的合理的一面,从而能积极去做。
四、“转”,即转化、转变
语文课本《愚公移山》中,有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此何遽不为福乎?转化的思想,例子有很多:成语“苦尽甘来”;诗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各学科中也常有变式训练。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有这种或那种失误,为此老师们常常感觉失望,这就是输的结果;如果在此基础上挖掘和转化,或许还真离成功不远。我在教育叙事《为我们的不高兴而高兴》中,就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在学校艺术节第一个节目合唱比赛当中,我们班因为准备不充分,便首尝败绩,真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回到教室里,我没有再埋怨学生,而是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勇敢地走出来,以百倍的信心和充分的准备去迎接下面的节目。结果学生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在后面的项目中一路高歌猛进,最后夺得级部第二的好成绩。
日常生活中,挫折在所难免,因此我常对学生说,有本事,把坏事变成好事!
蒲松龄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作为班主任,经常要处理许多棘手的问题,但是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沉静下来,则教学毕成,管理必精。
一、“规”,即规范、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我采用了如下措施:
1、学规范、定规范
组建班级伊始,我就特别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除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中学生一日常规》外,还结合班级的情况制定班规,并分别张贴在班级文化建设宣传栏内,这样从形式和环境上形成一种学规范、讲规范、守规范的氛围。
2、守规范,成习惯
我在具体执行上进行严格要求,使学生尽快摆脱原有的不适应初中生活的观念和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尽施于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也坚决不做。比如学校规定男生不许留长发,我自己就常年留个小平头,以此来为学生做出榜样。当老师带头做到后,便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为防止5+2<5的情况,每接手一次新生,我都会在开学两周之内开出第一次家长会,主题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家长放心,实验中学有一群在认真工作的老师;其二是要家校合力,共同影响和教育刚刚迈入初中之门的学生。
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形成需要20—30次的重复,如果要在改正不良习惯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则需要更多次的强化和反复,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提个关键点。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三分钟热度易做到,长久执行难坚持。在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我退一步,学生有可能退一丈,或许会功亏一篑。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此时是黎明前的黑暗,是收获前的劳累。
所以,所以学生练好良好习惯的行成过程,也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的过程,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当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后,良好的班风、学风也就悄然而至,个人工作的成就感、愉悦感也慢慢涌上心头。
二、“激”,即激励、激将
组建班级伊始,我就对学生说:你们将是我教学生涯中,迄今最优秀的一批学生。班级黑板边缘,使我经常用名言激励学生的地方。我深信: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堆火焰。高度的认同感会成为指引学生前进方向的一盏明灯!
《孙子兵法》中说:"怒而挠之."就是说对于易怒的敌将,要用挑逗的方法来激怒他(使其失去理智,轻举妄动),这就是激将法。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最爱用的办法之一是“激将法”,战马超之前要先激张飞,说谁也打不过马超,要请关云长来;打张颌前要激黄忠,说除了张飞谁也敌不过张颌;征孟获时又激赵云……,结果手下的将士们都超额完成了任务。
对班级的学生有时我也尝试一下激将法。初一的班干部,工作的依赖性往往比较大,为此我有时对他们说,假如我上一级的班干部们,这些事情一定会干的很出色!一到这时,小干部们往往争强好胜,憋着口气也要出色完成。
激将法的实施,就是要激发学生内在得潜力,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诱”,即诱导、吸引。
兵法上讲:用兵贵诱。一天,天上下着蒙蒙细雨,等到上课间操时,坑洼的地方有一些积水。看到学生穿着自己心爱的鞋子不愿意站在水里时,我就对学生说:“学校常常是一下雨就停止课间操,学生极少有机会在雨里、水里做操,你们看别的班的学生避开水站队,咱们不避水,看谁有机会站在水里做操的体验?”一时间,那些站在水里的学生仿佛是获得了巨大的荣誉一样,不但做操特别认真,而且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所以对学生进行诱导,就是要使学生转变思想,站在另外的角度看问题,能看到问题的合理的一面,从而能积极去做。
四、“转”,即转化、转变
语文课本《愚公移山》中,有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此何遽不为福乎?转化的思想,例子有很多:成语“苦尽甘来”;诗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各学科中也常有变式训练。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有这种或那种失误,为此老师们常常感觉失望,这就是输的结果;如果在此基础上挖掘和转化,或许还真离成功不远。我在教育叙事《为我们的不高兴而高兴》中,就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在学校艺术节第一个节目合唱比赛当中,我们班因为准备不充分,便首尝败绩,真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回到教室里,我没有再埋怨学生,而是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勇敢地走出来,以百倍的信心和充分的准备去迎接下面的节目。结果学生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在后面的项目中一路高歌猛进,最后夺得级部第二的好成绩。
日常生活中,挫折在所难免,因此我常对学生说,有本事,把坏事变成好事!
蒲松龄说: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作为班主任,经常要处理许多棘手的问题,但是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沉静下来,则教学毕成,管理必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