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王春兰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嘉陵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增强他们识字需求。为此,我们要搭建平台,教给他们识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实践策略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会深刻体会到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一个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产生的重要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小学阶段识字量大,任务重,情况复杂,且过程枯燥乏味。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是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为此,我们要创新策略,多措开启学生识字学习之路。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我们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这个过程源于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的心理。顺应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搭建游戏识字平台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我们知道,小学生爱游戏,我们如果能把识字寓于游戏情境中,既能满足学生爱游戏的心理需求,又能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甚至识字效果更好。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可搭建游戏识字平台,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我们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良好的方法是取得成功的保障。当学生有了好的识字方法,自然也能提高识字有效性。我们知道,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让他们有识字的方法。
(一)引导分析汉字结构特点。我们知道,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二)用顺口溜、谜语等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生字。一是用顺口溜识字。如在教学“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字时,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升,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单纯的读字抄字的效果好得多。二是根据字型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飘”字时,我用边说儿歌边写字的方法出示生字,“西二小,真轻巧,风一吹,它就飘起来”。孩子们哈哈大笑,很快就记住了“飘”。再如教“坐”字时,我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我再问:“你们现在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我说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一、两遍,字型与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在阅读中识字,又叫随文识字,是以阅读为载体,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汉字。这是新课标倡导的识字方法,与独立识字有着明显不同。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识字,不仅能丰富学生识字,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拓展见识,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更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用得较多。而实践中,我们要搭建阅读平台,仅靠教材上的课文阅读,是不能丰富学生识字量的,我们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多读课外书。由于低段学生识字量少,我们选择的课文不宜太长,且要有拼音的更好,这样更能促进学生识字。除了阅读课外书识字外,我们还可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广告、商标等平台识字。如生活中他们就识了“娃哈哈”、 “贝奇野菜汁”、“脑白金”等广告词中的字。这样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更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认识的也不只是课堂学到的字,弥补了课堂上的局限。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理解字义,发展了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创新识字教学策略,去枯燥化教学,让学生在新颖生动的教学过程中获得识字方法,形成较强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婵媛,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J].中华少年,2012年。
[2]韦美云,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3年。
[3]胡延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 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实践策略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会深刻体会到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一个学生今后继续学习产生的重要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小学阶段识字量大,任务重,情况复杂,且过程枯燥乏味。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是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为此,我们要创新策略,多措开启学生识字学习之路。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我们知道,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我们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这个过程源于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的心理。顺应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我们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搭建游戏识字平台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我们知道,小学生爱游戏,我们如果能把识字寓于游戏情境中,既能满足学生爱游戏的心理需求,又能愉快地完成识字任务,甚至识字效果更好。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可搭建游戏识字平台,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识字。我们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良好的方法是取得成功的保障。当学生有了好的识字方法,自然也能提高识字有效性。我们知道,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让他们有识字的方法。
(一)引导分析汉字结构特点。我们知道,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二)用顺口溜、谜语等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生字。一是用顺口溜识字。如在教学“青、清、请、情、晴、睛”这组字时,我编了一句顺口溜:“草青青,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太阳升,是晴天,看东西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单纯的读字抄字的效果好得多。二是根据字型的特点用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飘”字时,我用边说儿歌边写字的方法出示生字,“西二小,真轻巧,风一吹,它就飘起来”。孩子们哈哈大笑,很快就记住了“飘”。再如教“坐”字时,我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我再问:“你们现在是站着,还是怎么着?”学生齐声回答:“坐着”。我说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坐”字,然后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一、两遍,字型与字义就自然而然的掌握和理解了。
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在阅读中识字,又叫随文识字,是以阅读为载体,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汉字。这是新课标倡导的识字方法,与独立识字有着明显不同。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识字,不仅能丰富学生识字,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拓展见识,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更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用得较多。而实践中,我们要搭建阅读平台,仅靠教材上的课文阅读,是不能丰富学生识字量的,我们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多读课外书。由于低段学生识字量少,我们选择的课文不宜太长,且要有拼音的更好,这样更能促进学生识字。除了阅读课外书识字外,我们还可引导学生利用影视、广告、商标等平台识字。如生活中他们就识了“娃哈哈”、 “贝奇野菜汁”、“脑白金”等广告词中的字。这样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更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认识的也不只是课堂学到的字,弥补了课堂上的局限。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理解字义,发展了组词造句的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我们要创新识字教学策略,去枯燥化教学,让学生在新颖生动的教学过程中获得识字方法,形成较强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婵媛,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J].中华少年,2012年。
[2]韦美云,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3年。
[3]胡延文,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