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应实施生活化教学

【作者】 何开能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峰镇可口可乐希望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数学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描写。新课标明确指出“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是数学教与学的良好策略。而落实这一理念的方法就是实施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实施
  数学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描写。从数学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本质去寻找答案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有用的数学”就是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学数学、用数学,发展数学实践能力。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创建生活课堂,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入教学,采取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策略,加强生活与数学的互融互通互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放大了数学教材、数学书是浓缩了的生活世界。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的实用,从而增加兴趣,提高主动性。
  一、回归生活,增强学生数学发现意识  
  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生活中的事物如果用辩证的方法去思考,将有不同的收获。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学习了圆的知识,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与所学知识就能很清楚地理解:圆周上的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将轴心安装在圆心处,车轮周围的各点到轴心的距离都相等,只有这样车子行起来才会平稳;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让学生通过推拉等实践活动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接着引出生活中自行车车架、电线杆架、桥架、屋架等三角图形,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容易且印象深刻。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紧扣生活,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有计算。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要留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不断地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今天我们去秋游”这一节课时,可以让学生自主发言,提出并分析、解决在秋游活动中将会遇到的数学问题,如乘车、购买门票等等,先让学生调查,得出大车可以坐35人,小车可以坐20人,而六年级一共320人,怎么坐车最合理?在购买门票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本班45人,门票每人30元,50人以上的团体票享受八折优惠,怎样买票花钱最少?像这样在生活中引导学生提出并分析、解决这些数学问题,不但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再现生活,开展学生抽象思维训练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要使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力再现生活,创设生活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物化”,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建立形象、形成表象,逐步掌握知识。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先设计了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学校舞蹈队要去购买20套衣服,上衣每件35元,裤子每条30元,请你帮助算一算一共要带多少元?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会很清楚地说出两种不同的算法:①35×20+30×20=1300;②(35+30)×20=1300,接着让学生交流、比较两条算式之间的联系,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乘法的分配律)。这样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运用具体的情境来阐明定律、理解定律,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起来,使两种思维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情境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掌握某项数学知识。这样既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的技巧性,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利用生活,培养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其呈现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如电话缴费单、易拉罐价格、电话号码、桌子大小、大树高低……,这些在生活中可以随处可见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数学的宝贵资料。例如,在教学《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旗杆的高度。旗杆非常高,如何测量?让学生发散思维:有人提出爬上去量,不切实际,有人提议用绳子先量,然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无法上去?当学生一筹莫展时,我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让学生量出影长为1米。此时,我再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经过一番思考,学生很快推出:旗杆的高度也是它影长的2倍。(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很快学生们从测量旗杆影子的长,算出了旗杆的高。接着,我又适时启发他们: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抽象概括出:竿高: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竿高=旗杆影长:竿影长。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的概括能力。
  总之,在生活课堂实施数学教学,就是把数学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觉得实用而倍感兴趣,加倍努力。因此,我们日常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用学生身边的数学教育学生,又让学生把学的知识用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久而久之,课堂就成了学生学习的场所、生活的场所,也由此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李永桃,论小学数学生活化应用题的特征及其教学意义[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
  [2]王德林,浅淡如何创建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年。
  [3]陈跃贵,浅析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