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依据“思考练习”教学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作者】 宋振广

【机构】 广东东莞市石龙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小学中高年级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它具有教学的目标性、任务性和引导性,学生必须学好和掌握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考·练习”教好。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偏离“思考·练习”教学,舍本逐末,只管把课文讲读完,没有完成“思考·练习”的任务,把课后的“思考·练习”当作可有可无,失去了“思考·练习”应有的价值,导致阅读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必须彻底纠正这种教法。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围绕“思考·练习”进行教学,将每一道题融入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把每一道题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呢?
  一、利用“思考·练习”题,让学生在多读中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现在课文的“思考·练习”题目突出朗读的要求,有的课文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有的要求学生有分角色朗读,有的要求学生默读等,形式多样。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通过多读,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提高对课文语言的吸收和运用。
  1.通过朗读,掌握课文主要内容。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一切不是靠教师在讲台上详细的讲解,精彩的分析,而是靠学生反复朗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教《匆匆》这篇课文的“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我从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1)初步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在朗读时,要求学生围绕“匆匆”进行朗读,做到不读错字,不读漏字,能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时间匆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大意。
  (2)抓住重点段朗读课文,弄清每个然段大意。《匆匆》这篇课文不但具有音乐的美感,而且显得典雅又朴实,读起来朗朗上口,如第三段时,突出作者对一日匆匆来去的描述,细细感受“洗手的时候”“吃饭的时候”“默默时“伸出手遮挽时”等这些特定时间里“匆匆”流逝。又如在朗读日子一分一秒匆匆来去时的婉惜之情,语速应慢一些,语调舒缓,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者感情之中,体会作者在焦虑之中找到答案的急切之情。
  2.通过默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足见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默读即是不着声地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默读特别注意用心去读,给学生自慰的一种心理满足,能使学生心领神会,达到独立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按什么顺序写。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印象最深刻中什么?”为了让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在教学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通过默读2-7自然段,知道时间是“被捕前”,再默读8-17自然段,知道时间是“被捕时”,然后默读18-29自然段,知道时间是“法庭上”,最后默读30-32自然段,知道时间是“被害后”。学生掌握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后,就知道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进行描写,为进一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打下基础。
  (2)放手让学生自由默读,掌握课文写了哪些事。由于学生在第一次默读中了解了按时间顺序写后,在这次默读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默读,仔细思考在一每个时间段里写一件什么事,再细细回味整篇课文中哪一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教师检查时,学生很快回答:被捕前主要写了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被捕时主要写了父亲镇定,处乱不惊,与敌人的心虚和残暴形成对比。被捕后主要写父亲在法庭上与敌人斗争,被害后主要写全家人的悲痛心情。最后引导学生将这些事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在法庭上李大钊的镇定、沉着,生命置之度外的精神,给同学们留下最难忘的印象。
  二、利用“思考·练习”,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培养解答问题能力
  “思考·练习”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思考”就是带着课后的问题去思考,去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所谓“练习“就是通过动口、动手的过程中,进行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如下面课文“思考·练习。”
  1.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桥》)
  2.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 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2)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
  第一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解答能力。先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中的重点语段进行朗读,从中体会老汉的品质,如“老汉清瘦的脸淌着雨水,他不说话,只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让学生体会到这里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这座山让群众看到生存的希望。“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说明了共产党应该先让群众后自己的风格。“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学生体会到在老汉的指挥下,群众有秩序走上木桥,脱离危险。“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让学生体会到老汉在危险的面前把生存的机会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精神,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老汉是一个无私无畏,先人后己,不徇私情,不怕牺牲的人。当学生回答,教师最后启发学生回答最后一个问题:“你从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教师再让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从“老汉的镇定 、沉着指挥群众,把儿子从前排队中拉出来,又用力把儿子推上木桥等行动中就可以感受到。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解答能力。
  第二题主要是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了解答一个问题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解答,如第二大题第一小题:“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 是什么意思?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要回答第一问小问题,教师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后,将这个词语放在句子中去理解,然后认识到“不确定” 的意思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等。第二问是“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为了让学生正确回答,教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不确定是出乎意料的事,学生经过启发明白了:“指人生中会遇到很多不确定的事,如突然生病、车祸、下岗,或者其它的自然灾难。至于第二小题“种树的人不再来了, 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教师引导学生再阅读第7至14自然段,启发学生进行概括地回答,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学生能够回答:“因为桃花心木在种树人的精心调教下,学会了适应环境,能够在“不确定” 中生存,它们已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到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所以,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这样的训练不仅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还培养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思考·练习,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中提高学习能力
  一位教育家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学习方法。”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不是教给学生的知识,而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新课程课文对学习方法很重视,还通过课文后“思考·练习”,目的是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下面题目。
   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羊补牢”中的“亡”和“牢”的意思。(三年级下册,课题旁边学习伙伴的对话)
  2.我能说出用上带点词语好在哪里,并把这几个句子抄下来。
  向导极不愿意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
  3.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
   从上面几道“思考·练习”可以看出:编者的意图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下面几种学习方法。
  1、通过这样训练,要求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会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学习中常见的一种学习方法,但是,在学生中阅读课文中经常遇到一些陌生的词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如上面第1题,编者的意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查字典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的“亡”字和“牢”字的意思是什么?学生通过查字典后,知道了“亡”字的意思是“丢失 ”,“牢”字的意思是“牲口圈”,然后理解课文这个成语的意思,培养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2、通过这样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句子中谈带点词语好在哪里?上面这个句子中的带点词语极不情愿的意思是表明向导在同伴的强迫下无奈地救了不龟,这样的写法好处是把向导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颓丧”意思是情绪低落,精神委靡。这样写出嘲鸫失落的样子,形象生动;“悲叹”表达的是悲伤之情,更符合向导的心情。
  3、通过这样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古人云:“大凡读书,先要熟读,熟读了自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说明多读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学生读书效率低,主要原因是不知用什么方法读书,所以,必须教给学生的读书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书,培养学生在读书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如上面《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思考、练习”第三题“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读课文的第六、七自然段后,学生熟读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了解到作者的读书方法有七种:①、揣摩写作目的。②、读编故事。③、品味欣赏。④、查漏补缺。⑤、积累所得。⑥、联想作者。⑦理解故事内容。当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后,教师再回答“她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这时,学生纷纷回答,有的学生说:“通过学习,我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在今后的读中,我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读书,不断提高读书效率。”有的学生说:“我从中认识到方法是最重要的,通过掌握学习方法后,对我以后的读书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总结读书方法,还要鼓励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阅读课文,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思考·练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使思考成为学习课文,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两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偏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就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