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回归生活,享受课堂
【作者】 黄桂珍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振兴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因此,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带领学生"找"数学;激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数学;回归生活现实,拓展学生"用"数学。
关键词:捕捉、激活、回归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富有情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领学生"找"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为出发点,把他们经历过和感受过的小故事、小情景、小游戏等"生活经验"作为数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在叙述这些"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二、激活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数学源于生活、生产,所以学习数学要结合生活实际才能学好。为了学习新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学起来有兴趣。而教师一定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尤其是不要使学生局限于课堂上的几个学习例子和教材的几种方法,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教室之外,提倡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花。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我就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办起了"数学商店",老师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课上老师利用学生的铅笔盒中的文具作"商品"办起了"文具商店"。老师标出每种文具的价格,再让学生来购买两种以上的文具。学生在计算价钱的时候,就能理解到:分和分相加满十后,就是一角,则在角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角;当角和角相加满十后,就是1元,就在元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元,依次类推。这样学生就掌握了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第一步: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学生还对小数的退位减法也能轻松的掌握,不感到茫然,也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在计算时想到了买东西付钱的情景。
这样,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不但推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算的过程。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引入一则录像:一位阿姨路过一间时装店门口突然站住,她被一则广告吸引:开业志喜,九折酬宾。(暂停)教师问:"你看到什么?"学生至少可以获得两个信息:(1)这间时装店刚刚开业。(2)这间时装店的服装九折出售。教师接着问:"谁知道'九折'是什么意思?"教师就趁势导入了新课。新知教学之后,再继续播放录像:那阿姨进了时装店,她挑了一件原价200元的服装,给了店主200元,店主客客气气地找回她10元。请同学们帮阿姨算一算,店主找回她10元对吗?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的新知识说明原因:原价200元,九折出售,现价应是:200×90%=180(元)。这样,就把此例题联系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探"出数学来。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捕捉生活现象,挖掘生活实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诱发学生好奇、好问、敢想、敢问、敢为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数学。
三、回归生活现实,拓展学生"用"数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员的题材,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地处理教材,拓宽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生活问题,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知识内化,每学到一个新知识,都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学完圆的周长与直径时,让学生想办法求出校园最粗的一棵树的直径是多少?学习了"面积计算"可以让学生计算课室和自己卧室的面积。在教学完求平均数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数 据,算出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后,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乏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数学问题。
综上所说,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进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在生活中拓展"用"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是数学,也是生活。
关键词:捕捉、激活、回归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实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富有情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领学生"找"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为出发点,把他们经历过和感受过的小故事、小情景、小游戏等"生活经验"作为数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在叙述这些"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二、激活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探"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数学源于生活、生产,所以学习数学要结合生活实际才能学好。为了学习新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学起来有兴趣。而教师一定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尤其是不要使学生局限于课堂上的几个学习例子和教材的几种方法,要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教室之外,提倡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花。
如:教学"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我就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办起了"数学商店",老师先当"售货员",学生当"顾客",课上老师利用学生的铅笔盒中的文具作"商品"办起了"文具商店"。老师标出每种文具的价格,再让学生来购买两种以上的文具。学生在计算价钱的时候,就能理解到:分和分相加满十后,就是一角,则在角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角;当角和角相加满十后,就是1元,就在元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元,依次类推。这样学生就掌握了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第一步: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学生还对小数的退位减法也能轻松的掌握,不感到茫然,也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在计算时想到了买东西付钱的情景。
这样,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不但推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算的过程。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可引入一则录像:一位阿姨路过一间时装店门口突然站住,她被一则广告吸引:开业志喜,九折酬宾。(暂停)教师问:"你看到什么?"学生至少可以获得两个信息:(1)这间时装店刚刚开业。(2)这间时装店的服装九折出售。教师接着问:"谁知道'九折'是什么意思?"教师就趁势导入了新课。新知教学之后,再继续播放录像:那阿姨进了时装店,她挑了一件原价200元的服装,给了店主200元,店主客客气气地找回她10元。请同学们帮阿姨算一算,店主找回她10元对吗?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的新知识说明原因:原价200元,九折出售,现价应是:200×90%=180(元)。这样,就把此例题联系到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探"出数学来。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充分捕捉生活现象,挖掘生活实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诱发学生好奇、好问、敢想、敢问、敢为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数学。
三、回归生活现实,拓展学生"用"数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员的题材,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灵活地处理教材,拓宽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生活问题,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知识内化,每学到一个新知识,都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在教学完圆的周长与直径时,让学生想办法求出校园最粗的一棵树的直径是多少?学习了"面积计算"可以让学生计算课室和自己卧室的面积。在教学完求平均数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数 据,算出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后,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乏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数学问题。
综上所说,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那么,一定会使数学更贴进生活。同时也会越来越让人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在生活中拓展"用"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回归生活学数学既是让数学自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又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到了富有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是数学,也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