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高中地理答题如何实现关键词提取与知识的联系——记2015年四川高考改卷有感
【作者】 刘 飞
【机构】 四川广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2015年六月四川高考完,笔者参加了四川卷改卷,参与13题第三小题的批改工作,通过本题及一年的教学总结本文将侧重分析四川高考改卷中,简答题的答题与教学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学生学习地理和教师教学探索一条学与用的实践道路。实现以下三个目标,第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课本的理论知识讲解落实为关键词语;第二目标,学生在学习理解知识框架之时如何把理解内容转化为关键词语;第三目标,学生在解答简答题时如何把准确的关键词语落实到卷面上。从而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如何把理论落实到实践,学生把理解的知识落实到卷面上,指出明确道路。
关键词:高考、简答题、地理学科关键词、知识体系
高考的价值在于其公平性及延续性,通过高考向各行业分流专业人才,本文通过一个高考试题及一个教学案例来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与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以达到提升教师自我教学水平的目标。
一、概念解释:
1、地理学科关键词:
是中学地理知识的总结性词汇、地理专业术语、生活常用的和地理学科相关的语言词汇,亦是使用频率高的、具有代表地理学科的相关词汇。可以直接用于知识体系解释,或者书面语言解释,落实于卷面上的最终语言词汇。
二、实际评卷关键词及理论依据
笔者以2015年四川文综卷第13题(3)小题为例分析评卷组如何获取改卷标准及关键词,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答题效果分析问题所在,最终提出解决措施,达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落实教学的目的。
1、原题及官方公布答案呈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6);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7)。
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12分)
官方标准答案: 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2分),多暴风雪(2分);内陆地区,气候干旱(2分),多风沙(2分); 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2分),易发生滑坡、泥石流(2分)。
2、评卷组获取改卷标准及关键词
①标准答案为基本原则,称之为不动原则,评卷组所有的支撑依据全部来自标准答案。因为标准答案中含有本题所需的基本知识理论及依据,体现了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状况,并且考查考生能否表达完整。
在统一改卷前一天,高考组会组织出题组人员、一线地理特级教师若干,先进行统一阅卷一天,针对阅卷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结合中学教学实际与地理知识理论依据,判断需要哪些地理学科关键词来作为以后阅卷的依据和评分标准。
②改卷实际答案: 三暴(暴风、暴雪、暴雨) 、三大(大风、大雨、大雪)、一沙(沙尘暴或者沙尘)、一涝(洪涝或者洪水或者水灾、雪灾)、一质(地质灾害,或者写任何一种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
特别说明:三暴等同于三大,因为暴风、暴雪、暴雨在生活常用语中,我们亦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表述为大风、大雨、大雪
③、实际答案解释:
首先,自然灾害的概念学生必须理解,自然异变导致客体(人、资源、财产)损失。
其次,答案分析必须是分析原因加结论,因为题干的问题是“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其中主要的问题词是“分析”“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最终的完整表述为暴风是原因,导致沙尘暴;暴雨是原因,导致洪涝;暴雪亦会导致雪灾及水灾;前三者都可以造成地质灾害 。在逻辑关系上三个原因,三个结果。总分12分 ,每一点2分。
三、考生解题问题呈现
1、基本功缺失,文科生关键词错别字现象较多,书写模糊无法辨识,失分严重。
在改卷过程中,“暴雨”写成“瀑雨”或者“爆雨”,“沙尘暴”写为“沙城暴”“沙尘爆”,“滑坡”写为“划坡”“滑波”等例子不胜枚举,关键词错误本得分点不得分。
书写过程中书写不规范,字体潦草,并且无法辨识,最终无法得分。
2.语言表述口头化、表述重复、逻辑混乱、前后矛盾。
文科的语言表述至关重要,考生在拿捏不准确关键词的同时,就会潜意识想要把所想到的表达出来,但是表述就会混乱、不准确。例如:“滑坡”就有表述为“石头从山上掉下来”,“沙尘暴”表述为“大风把沙吹起来”等,均不能有效得分。
在高考的大环境下,考生紧张,迫切想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表述清楚,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表述重复、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现象。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阅卷繁琐程度增加,间接的可能导致失分。例如:“下大雨变成了暴雨”,在改卷中标准词“暴雨”等同于“大雨”,所以只能得一个得分点。
前后矛盾虽然不对错误的地方扣分,但是导致考生花费大量时间来思考,在两个半小时的文综答题过程中,明显的是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
3、地理主干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概念不清。
自然灾害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是选修教材,所以学生的重视程度一般,甚至一线地理教师亦会认为不重要,所以讲解过程中概念讲解模糊,定位不准确,关键词落实不到位,最终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不能理解知识与生活中那些现象联系。最终导致失分现象异常严重。
4、地理素养缺失,知识与生活应用脱节。
地理知识只停留于书面解决问题中,无法应用于现实中,新材料题及新概念题无法与所学联系。课本里面不会把每一个概念名词都做解释,比如自然灾害教材中,暴风、暴雨、暴雪的解释,这就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概念,联系实际,做出选择。方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有神。
四、教学中如何落实关键词
笔者本年度教高一地理,所以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例,结合教学实例及学生反响,总结如何有效落实关键词,达到在考试中有效答题。
1、紧扣教材,回归课本,紧抓关键词或关键语言。
教材中的关键语言、关键词汇是一线教师紧抓的重点。
在教材中活动有如下描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就是一个明确定义,是一个明确的地理专业术语,也是一个常用的关键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讲述整个过程中,明确指出大气逆辐射是哪一个箭头,如何产生,并且有什么作用,最后落实“大气逆辐射”本词汇的重要性。
教材活动第一个问题“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此中,“大气保温作用”就是另一个关键词汇,教师讲解过程中必须阐述清楚其产生的原理过程,并且明确表示“保温作用”是指那些过程,强化学生理解,最终落实到“保温作用”四个字上。
在高考阅卷过程中必须紧扣关键词,看到关键词给分,所以要想从理论上升到实践高度,必须由教师引导紧抓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熟练应用关键词,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写的词语就是得分点,在平常讲解新课时,不但要训练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还要熟练应用关键词,实现关键词语落实于关键答题所在。
2、地理知识印证生活规律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永远是定位在课本之内,课本之外看到的就是经验,把经验和知识放置于两个平行空间,不能有效结合,让知识搁置于高台之上。而现阶段,地理高考试题从以前的纯粹理论性向实践靠拢,研究近三年全国高考题,我们会发现所有的题型已经完全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是看得到,也是我们生活中摸得到的实用性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抛砖引玉,据实以说,让学生学到的是看得到,摸得到的地理学科知识,能够把掌握的基本知识原理,应用于生活,又能高于生活。
笔者所应用的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案例,老版本人教版教材中有“削弱作用”的概念,新版本人教版教材中已经取消了这个概念,但是原有的含义还是表述非常清楚,并且“削弱作用”这个关键词使用的频率依然很高,原文为“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在讲解过程中,最直观的案例,晴天和阴天,笔者引导学生“为什么在同一个季节,比如我们现在这几天里,有晴天,有阴天,晴天的白天我们感觉热一点,阴天的白天我们感觉凉一点?”通过问题可以直观的把太阳辐射能到达地面的多少表述为热或者凉,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最终落实为两个关键词“削弱作用强”和“削弱作用弱”。在理解的过程中强化应用,使得知识落实为实践,利用实践反哺知识体系的完整,并在试卷中明确体现。
结语: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只是一个身份,不是终点,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方能走的更远,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本规范,强化基本规范,淡化模式讲解,从基础突破,探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本身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把能力用关键词准确表达,促进素养内生,实现教育关键化、落实化、有序化。
关键词:高考、简答题、地理学科关键词、知识体系
高考的价值在于其公平性及延续性,通过高考向各行业分流专业人才,本文通过一个高考试题及一个教学案例来阐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与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以达到提升教师自我教学水平的目标。
一、概念解释:
1、地理学科关键词:
是中学地理知识的总结性词汇、地理专业术语、生活常用的和地理学科相关的语言词汇,亦是使用频率高的、具有代表地理学科的相关词汇。可以直接用于知识体系解释,或者书面语言解释,落实于卷面上的最终语言词汇。
二、实际评卷关键词及理论依据
笔者以2015年四川文综卷第13题(3)小题为例分析评卷组如何获取改卷标准及关键词,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答题效果分析问题所在,最终提出解决措施,达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落实教学的目的。
1、原题及官方公布答案呈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蓉欧快铁”货运直达列车于2013年4月26日开始运行.”快铁”线路西端的欧洲中部地区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钢铁、汽车制造工业历史悠久;东端的成都平原地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两端广阔的货物集散区域经济互补性强。
材料二“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6);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7)。
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12分)
官方标准答案: 较高纬度地区,冬季气候寒冷(2分),多暴风雪(2分);内陆地区,气候干旱(2分),多风沙(2分); 季风气候的山区,夏、秋季节多暴雨(2分),易发生滑坡、泥石流(2分)。
2、评卷组获取改卷标准及关键词
①标准答案为基本原则,称之为不动原则,评卷组所有的支撑依据全部来自标准答案。因为标准答案中含有本题所需的基本知识理论及依据,体现了学生对本知识点的理解状况,并且考查考生能否表达完整。
在统一改卷前一天,高考组会组织出题组人员、一线地理特级教师若干,先进行统一阅卷一天,针对阅卷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结合中学教学实际与地理知识理论依据,判断需要哪些地理学科关键词来作为以后阅卷的依据和评分标准。
②改卷实际答案: 三暴(暴风、暴雪、暴雨) 、三大(大风、大雨、大雪)、一沙(沙尘暴或者沙尘)、一涝(洪涝或者洪水或者水灾、雪灾)、一质(地质灾害,或者写任何一种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
特别说明:三暴等同于三大,因为暴风、暴雪、暴雨在生活常用语中,我们亦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表述为大风、大雨、大雪
③、实际答案解释:
首先,自然灾害的概念学生必须理解,自然异变导致客体(人、资源、财产)损失。
其次,答案分析必须是分析原因加结论,因为题干的问题是“据图示信息,分析“蓉欧快铁”运行沿线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其中主要的问题词是“分析”“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
最终的完整表述为暴风是原因,导致沙尘暴;暴雨是原因,导致洪涝;暴雪亦会导致雪灾及水灾;前三者都可以造成地质灾害 。在逻辑关系上三个原因,三个结果。总分12分 ,每一点2分。
三、考生解题问题呈现
1、基本功缺失,文科生关键词错别字现象较多,书写模糊无法辨识,失分严重。
在改卷过程中,“暴雨”写成“瀑雨”或者“爆雨”,“沙尘暴”写为“沙城暴”“沙尘爆”,“滑坡”写为“划坡”“滑波”等例子不胜枚举,关键词错误本得分点不得分。
书写过程中书写不规范,字体潦草,并且无法辨识,最终无法得分。
2.语言表述口头化、表述重复、逻辑混乱、前后矛盾。
文科的语言表述至关重要,考生在拿捏不准确关键词的同时,就会潜意识想要把所想到的表达出来,但是表述就会混乱、不准确。例如:“滑坡”就有表述为“石头从山上掉下来”,“沙尘暴”表述为“大风把沙吹起来”等,均不能有效得分。
在高考的大环境下,考生紧张,迫切想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表述清楚,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表述重复、逻辑混乱、前后矛盾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现象。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阅卷繁琐程度增加,间接的可能导致失分。例如:“下大雨变成了暴雨”,在改卷中标准词“暴雨”等同于“大雨”,所以只能得一个得分点。
前后矛盾虽然不对错误的地方扣分,但是导致考生花费大量时间来思考,在两个半小时的文综答题过程中,明显的是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
3、地理主干知识掌握不熟练,基本概念不清。
自然灾害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是选修教材,所以学生的重视程度一般,甚至一线地理教师亦会认为不重要,所以讲解过程中概念讲解模糊,定位不准确,关键词落实不到位,最终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不能理解知识与生活中那些现象联系。最终导致失分现象异常严重。
4、地理素养缺失,知识与生活应用脱节。
地理知识只停留于书面解决问题中,无法应用于现实中,新材料题及新概念题无法与所学联系。课本里面不会把每一个概念名词都做解释,比如自然灾害教材中,暴风、暴雨、暴雪的解释,这就需要学生充分理解概念,联系实际,做出选择。方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做到胸有成竹,下笔有神。
四、教学中如何落实关键词
笔者本年度教高一地理,所以以大气受热过程为例,结合教学实例及学生反响,总结如何有效落实关键词,达到在考试中有效答题。
1、紧扣教材,回归课本,紧抓关键词或关键语言。
教材中的关键语言、关键词汇是一线教师紧抓的重点。
在教材中活动有如下描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大气逆辐射”就是一个明确定义,是一个明确的地理专业术语,也是一个常用的关键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讲述整个过程中,明确指出大气逆辐射是哪一个箭头,如何产生,并且有什么作用,最后落实“大气逆辐射”本词汇的重要性。
教材活动第一个问题“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此中,“大气保温作用”就是另一个关键词汇,教师讲解过程中必须阐述清楚其产生的原理过程,并且明确表示“保温作用”是指那些过程,强化学生理解,最终落实到“保温作用”四个字上。
在高考阅卷过程中必须紧扣关键词,看到关键词给分,所以要想从理论上升到实践高度,必须由教师引导紧抓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熟练应用关键词,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写的词语就是得分点,在平常讲解新课时,不但要训练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还要熟练应用关键词,实现关键词语落实于关键答题所在。
2、地理知识印证生活规律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知识永远是定位在课本之内,课本之外看到的就是经验,把经验和知识放置于两个平行空间,不能有效结合,让知识搁置于高台之上。而现阶段,地理高考试题从以前的纯粹理论性向实践靠拢,研究近三年全国高考题,我们会发现所有的题型已经完全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是看得到,也是我们生活中摸得到的实用性知识。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抛砖引玉,据实以说,让学生学到的是看得到,摸得到的地理学科知识,能够把掌握的基本知识原理,应用于生活,又能高于生活。
笔者所应用的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案例,老版本人教版教材中有“削弱作用”的概念,新版本人教版教材中已经取消了这个概念,但是原有的含义还是表述非常清楚,并且“削弱作用”这个关键词使用的频率依然很高,原文为“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在讲解过程中,最直观的案例,晴天和阴天,笔者引导学生“为什么在同一个季节,比如我们现在这几天里,有晴天,有阴天,晴天的白天我们感觉热一点,阴天的白天我们感觉凉一点?”通过问题可以直观的把太阳辐射能到达地面的多少表述为热或者凉,有效地促进学生理解,最终落实为两个关键词“削弱作用强”和“削弱作用弱”。在理解的过程中强化应用,使得知识落实为实践,利用实践反哺知识体系的完整,并在试卷中明确体现。
结语: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活动,教师只是一个身份,不是终点,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方能走的更远,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本规范,强化基本规范,淡化模式讲解,从基础突破,探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师本身及学生的思维能力,把能力用关键词准确表达,促进素养内生,实现教育关键化、落实化、有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