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王金山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五图街道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在我校以普遍展开,比如我们可以运用authorware、powerpiont、Flash等多媒体系统开发工具软件等进行多媒体课件和软件设计,在教学中运用自制的课件进行教学,那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把学生带进了一个五彩的境界,创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关键词:数的概念;图形;运算;应用题
如何利用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吧。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使用课件时,为了达到更佳的效果,还可以配合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一年级教学"0的认识"时,可以将每个数字做成一个很生动的动画人物,演示成几个数字一起排队出去郊游,遇到了新朋友"0",然后发生了很多故事,从中大家都了解了"0"这样一个情境。并且给课件加上声音,让课件中的人物、动物、物体开口说话,让学生在新奇中充满好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反映"0"的两个意义之一:"本来有的,现在没有了"时,可以做一段简单的动画,如原来地里有四只萝卜,被小兔子都一个一个的拔掉了,现在地里一只萝卜都没了。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楚的理解0的这层含义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到快乐又能学习到新的知识,是多么开心的事啊。
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运算的概念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理解,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教学"5以内的减法"时,我通过几个动画来体现。一开始是一个小男孩手拿两个气球,后来一个气球慢慢飞走了,最后消失,小男孩手里只剩下一只气球,初步引入减法;第二个动画是先有三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后来走掉了一个小朋友,画面上还剩下两个小朋友,从而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每剩下多少,用减法算;第三个动画画面上有四只鸟停在树上,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提问,飞走一只、两只或者三只、四只鸟时,树上还剩几只鸟,我就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的播放飞走一只、两只或者三只、四只鸟时的动画 ,并出示相应的减法算式。这就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互动性,将学生的回答与课件演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这样,通过一连串生动的故事、动画,使学生对这堂课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并且很形象的解释了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来计算的道理。
三、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知道"形"的概念和"数"的概念一样,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我们研究几何图形,只是研究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而不涉及其它性质。我们可以采用彩色显示的方式,先让学生看到具体的实物图形,随后隐去实物图形中的色彩、图案,只剩下几何图形,并向学生说明:学习几何图形我们不研究它们的质地、颜色、图案,只研究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即点、线、面、体,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突出图形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一开始就显示学生熟悉的国旗和手帕图案,图形色彩鲜明,花纹美丽。当问及它们的形状时,学生说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随即隐去这两个图形的色彩和花纹,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同样在认识长方体时,先显示火柴盒的模拟图形,并与实物对照。认识立体图上每个面的形状,各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用不同色彩显示三条虚线,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直观图。再用分别着色的方法来显示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后面。这样通过分层演示,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
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些是比较复杂难懂的,如来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若这些运动情形制作成动画,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展示给学生,使这些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动感表象,使学生对相遇问题当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数量关系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增强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教学时,先显示一个人单向行驶的动画,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这一运动过程,再制作一个双向运动的动画,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运动情形。在演示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和最后相遇的运动情形。然后再一分钟一分钟的演示,让学生观察每过一分钟,他们每个人行了多少路程?他们两个的路程和是多少?这样一步一步,老师一边讲一边提问,电脑一边演示,学生一边回答,直到两人最后相遇。这时让学生分析两人的行驶速度和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之间距离的关系,从而得出两人在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时,他们的速度和×时间等于他们走过的路程,也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这一结论,就是两个物体的速度和×时间=两地间的距离。由于利用了动画直观的效果,变静为动,形象地把两个物体(或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好像正站在一个制高点上观察这一运动过程,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并逐步得出结论,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自己编制的课件,用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能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的境界,创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燃起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使那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喜欢上了数学。这样把教学和电脑紧密地结合起来,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的概念;图形;运算;应用题
如何利用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吧。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使用课件时,为了达到更佳的效果,还可以配合情境进行教学。例如在一年级教学"0的认识"时,可以将每个数字做成一个很生动的动画人物,演示成几个数字一起排队出去郊游,遇到了新朋友"0",然后发生了很多故事,从中大家都了解了"0"这样一个情境。并且给课件加上声音,让课件中的人物、动物、物体开口说话,让学生在新奇中充满好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反映"0"的两个意义之一:"本来有的,现在没有了"时,可以做一段简单的动画,如原来地里有四只萝卜,被小兔子都一个一个的拔掉了,现在地里一只萝卜都没了。这样学生就能很清楚的理解0的这层含义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能体会到快乐又能学习到新的知识,是多么开心的事啊。
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运算的概念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理解,我们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难题。例如在教学"5以内的减法"时,我通过几个动画来体现。一开始是一个小男孩手拿两个气球,后来一个气球慢慢飞走了,最后消失,小男孩手里只剩下一只气球,初步引入减法;第二个动画是先有三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后来走掉了一个小朋友,画面上还剩下两个小朋友,从而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每剩下多少,用减法算;第三个动画画面上有四只鸟停在树上,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提问,飞走一只、两只或者三只、四只鸟时,树上还剩几只鸟,我就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的播放飞走一只、两只或者三只、四只鸟时的动画 ,并出示相应的减法算式。这就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互动性,将学生的回答与课件演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这样,通过一连串生动的故事、动画,使学生对这堂课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并且很形象的解释了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来计算的道理。
三、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知道"形"的概念和"数"的概念一样,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我们研究几何图形,只是研究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而不涉及其它性质。我们可以采用彩色显示的方式,先让学生看到具体的实物图形,随后隐去实物图形中的色彩、图案,只剩下几何图形,并向学生说明:学习几何图形我们不研究它们的质地、颜色、图案,只研究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即点、线、面、体,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突出图形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一开始就显示学生熟悉的国旗和手帕图案,图形色彩鲜明,花纹美丽。当问及它们的形状时,学生说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随即隐去这两个图形的色彩和花纹,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同样在认识长方体时,先显示火柴盒的模拟图形,并与实物对照。认识立体图上每个面的形状,各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用不同色彩显示三条虚线,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直观图。再用分别着色的方法来显示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后面。这样通过分层演示,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
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些是比较复杂难懂的,如来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若这些运动情形制作成动画,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展示给学生,使这些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动感表象,使学生对相遇问题当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数量关系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增强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教学时,先显示一个人单向行驶的动画,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这一运动过程,再制作一个双向运动的动画,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运动情形。在演示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和最后相遇的运动情形。然后再一分钟一分钟的演示,让学生观察每过一分钟,他们每个人行了多少路程?他们两个的路程和是多少?这样一步一步,老师一边讲一边提问,电脑一边演示,学生一边回答,直到两人最后相遇。这时让学生分析两人的行驶速度和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之间距离的关系,从而得出两人在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时,他们的速度和×时间等于他们走过的路程,也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这一结论,就是两个物体的速度和×时间=两地间的距离。由于利用了动画直观的效果,变静为动,形象地把两个物体(或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好像正站在一个制高点上观察这一运动过程,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并逐步得出结论,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自己编制的课件,用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能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的境界,创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燃起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使那些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喜欢上了数学。这样把教学和电脑紧密地结合起来,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