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作者】 刘良山 韦士勇

【机构】 山东临沂第十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是我们的教学理想,我们应想方设法加以实现,使其更好地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学生将来发展服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效果 提高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高耗低效,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如何提高教学效果,让数学更好地发挥奠基教育的重要作用呢?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必须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才能从困扰我们已久的低效状态中找到高效的创建路子。下面,我们谈谈实践感受。
  一、注重学情备课设计
  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很好,得满分是常有的事,而有的学生却只能得二三十分,甚至几分,如此差别,这等严重的两极分化。而且,这种现象还相当普遍,很多班级好差各半。造成这种现象,既有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也与学生自身的问题。但我认为,学生问题我们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方法得当,能找到他们的需求所指,就能换醒其学生主动性的。实践中,我是从学情出发,加强针对性的学情教学设计开始践行的,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悉数学情。要熟悉学生当前知识与能力现状,避免过高或过低要求学生。对于两极分化现象的班级,我们如何定位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优生教的策略和差生的培养方法肯定应该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要求学生“齐步走”。对于优等生,不教自能学;而差生,我们如果不考虑学生基础与能力的现状,任意扩充教学内容,拔高能力要求,往往事与愿违,而且极有可能连最基本目标都达不到。反之,如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着极强的求知欲,教师却任意降低难度和要求,这无疑是浪费学生大好时光,“无异于谋财害命”。所以,备课时必须悉数学情,只有遵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基本原则,才能提高教学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适时调整。学习心理是随时都可以变化的,我们必须时时注重学情分析,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多变的。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其年龄阶段的特征,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此外,班级如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尽管性格可以培养,但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集体对新知兴趣、期望值的大小、接受挑战的可能性和对困难的承受力就能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教师的预想值。
  二、创新开展课堂教学
  数学是抽象的,枯燥的,如果教的过程还是传统宣讲式,让学生背着手儿听讲,其效果提高也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们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准备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形态。如多媒体、教具;实验法、讨论法等。有效的课堂在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备好了课,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是有效的课堂。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关注,问题的提出源自教学的低效,避免低效或无效,追求高效。
  (一)营造氛围。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兴奋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营造氛围,搭建起师生互动交流的对话桥梁,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自身的心理品质、意志品质得到最佳发展。
  (二)更新角色。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就将教师的角色地位退后一格了。为此,新课标又指出:“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师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有效的学习指导,要把握好五个关键点。一是适时,在学生最需要指导时,不失时机地给与指导,以取得最大效益。二是适度,指导既不要包办代替,和盘托出,也不要指导不足,让学生手足无措,过犹不及。三是适当,指导的针对性要强,解决学生急于想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四是适合,指导要采取恰当的方法,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五是适应,关注学生的需要和需求,激励、唤醒、鼓舞,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互动交流。教学是师生的互动对话。互动成为新课改的“热词”,是课堂师生、生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师生互动,现已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并被教师主动地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这一策略的有效运用,可促进课堂活跃,提高教学效果。
  (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的教的、学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种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也是教师为使学生达到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在小组中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在成绩分化严重的班级运用,其效果也是很好的,能通过“以优辅差”,实现“兵教兵”的教学意图。既可减轻教师负担,也可满足优生的成功心理。对于提高优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采用多元评价手段
  课堂教学评价可将教师、学生个体和小组群体评价三者结合起来使用。但评价的具体形式要根据每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性质选用相适应的评价形式,教师无需将所有评价形式都在一堂课中体现。如以练习课,我们可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操练等活动,着重采用个体评价和教师评价方式;以探究新知为主的课,可着重采用个体评价与同座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复习为主的训练课,可着重采用教师、个体和小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等等。为了能让教师更系统地全面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促进教学更好地进行,培养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意识,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给予评价。
  当然,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阐述,“教无定法”也说明了各班情况不一样的背景下,即使相同教学内容,也有不同教学之策略的可能,所以,我们也只能“抛砖”、谈感受,至于更适合你班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我们自身去研究,去总结、去发现。
  参考文献:
  [1]曾国强,新课改背景下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
  [2]牟玉娟,有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年。
  [3]宋顺如,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