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马仕猛
【机构】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课程是基础性课程,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只要我们认真组织、巧妙引导、科学点拨,我们就一定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产生于教育活动又维系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质量起着制约作用。应试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是主从型的,因为无论从知识的传授方法、途径还是目的来分析,它只需要学生无条件的去接受,学生在教育关系中只是储存知识的一个容器。而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增强自主意识,转变学习观念。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这就是有效性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加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加强教育,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下的主导”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引导学生,自主确立短期、长期结合的学习目标。很多的高中生语文学习计划的“战术”与“战略”的结合性不够强,学习目标“短浅”,特别是长期学习目标不明确,致使强烈的学习愿望因为缺乏“完善的过程”而失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指引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最终的目标不能由老师不顾实际地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定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获得什么。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在于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把学习――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语文学习不想理科学习那样,有很多限制。它是一门很自由的学科,延展性很强,需要学生长年累月的积累。因此,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就很有必要。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收集并学习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料,展开大量的语文阅读。如,在班级创建“图书角”,鼓励学生交换书籍阅读,增长知识,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为自己的作文添加素材,从而写出更好的作品。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作文教学也离不开素材的积累。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不只是学生一个人的学习,其中还有一部分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目前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大多数学校重视对学生小组学习合作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应用到这一点。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每个班级中的学生人数较多,往往老师只在学生的作文上随便的批阅,写几句评语。然而,展开小组合作之后,小组中展开讨论,大家相互学习,学生能更进一步明白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团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又相互竞争,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今后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知识要点,再从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获取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实际、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自学,采用诱导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成为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的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而要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只有认识到这种严峻的形势,才能对教育有投入,才能有教育的思想,有教育的风格,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思索。
不断总结方法,达到最佳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学习只是一种大的学习方式,其还有许多具体的方法。我们通常说的“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中“鱼”就是指现成的东西,指知识,“渔”才是方法,这两者是“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的关系。有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尽管学生掌握了学习的结果,但不能说明他已经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从这些学习状态上可以讲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知识及技能,但这种学习的阶段仅仅只是达到“学会”,而当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仍没有举一反三的思维判断能力及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只能是“不会学”,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不断总结方法,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其“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必定受益无穷。自主的学习,良好的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只要我们认真组织、巧妙引导、科学点拨,我们就一定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它产生于教育活动又维系教育活动,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质量起着制约作用。应试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是主从型的,因为无论从知识的传授方法、途径还是目的来分析,它只需要学生无条件的去接受,学生在教育关系中只是储存知识的一个容器。而素质教育背景下,强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增强自主意识,转变学习观念。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这就是有效性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加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只有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加强教育,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下的主导”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了解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引导学生,自主确立短期、长期结合的学习目标。很多的高中生语文学习计划的“战术”与“战略”的结合性不够强,学习目标“短浅”,特别是长期学习目标不明确,致使强烈的学习愿望因为缺乏“完善的过程”而失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学习目标,教师必须指引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但最终的目标不能由老师不顾实际地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自主地确定他们自己的学习目标,让他们从自身特点出发自主定向。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获得什么。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在于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渴求的心理,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情境之中,把学习――发展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既是自主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学民主的体现。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语文学习不想理科学习那样,有很多限制。它是一门很自由的学科,延展性很强,需要学生长年累月的积累。因此,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就很有必要。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收集并学习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料,展开大量的语文阅读。如,在班级创建“图书角”,鼓励学生交换书籍阅读,增长知识,而且能够加深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为自己的作文添加素材,从而写出更好的作品。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作文教学也离不开素材的积累。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不只是学生一个人的学习,其中还有一部分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学习。目前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大多数学校重视对学生小组学习合作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应用到这一点。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每个班级中的学生人数较多,往往老师只在学生的作文上随便的批阅,写几句评语。然而,展开小组合作之后,小组中展开讨论,大家相互学习,学生能更进一步明白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团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又相互竞争,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帮助他们今后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
创设有利条件,提高自主探索能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环境及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知识要点,再从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获取学习资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实际、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自学,采用诱导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和探讨中,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倡导“教师成为行为行动研究者”,“教师成为解放性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被动的专业发展向主动地进行其教学行为内涵上的专业化转化。而要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只有认识到这种严峻的形势,才能对教育有投入,才能有教育的思想,有教育的风格,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思索。
不断总结方法,达到最佳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学习只是一种大的学习方式,其还有许多具体的方法。我们通常说的“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中“鱼”就是指现成的东西,指知识,“渔”才是方法,这两者是“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的关系。有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尽管学生掌握了学习的结果,但不能说明他已经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从这些学习状态上可以讲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知识及技能,但这种学习的阶段仅仅只是达到“学会”,而当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仍没有举一反三的思维判断能力及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只能是“不会学”,这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我们在教学中,不光要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不断总结方法,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其“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必定受益无穷。自主的学习,良好的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