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从审美角度看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策略

【作者】 罗志琴

【机构】 四川省通江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古诗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从审美角度来教学古诗文,挖掘古诗文中的内在美、意蕴美和情感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大有裨益,也利于提升学生文学鉴赏水平。
  关键词:审美意识;审美兴趣;审美感受;古诗文
  海德格尔说过:“诗是艺术的本质。”中国是诗的国度,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诗歌曾经灿如繁星,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如何从审美的高度,从育人的层次来使学生走近诗歌,接受诗歌的洗礼,修炼身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来品味诗歌的形式美、情境美和思想美呢?笔者常在诗歌教学中采用以下策略,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走近经典、设身入境——培植审美意识
  常言道:“美是诗的本质。”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精华,它既包含了一定的文学因素,更蕴藏了一定的美学因素,比如自然美、艺术美和人格美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要创造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走近经典,并设身入境,在诗歌的美境中修炼一颗审美之心。
  诗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诗的本质定位。大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生生不息的资源和用之不竭的文明,这就为古典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素材。例如,王维的名作之一《山居秋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读之甚至不需分析,眼前就能出现诗一般的生活化境,一幅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油然展然在读者面前,读之便能欣赏到幽美明净的自然美。这些诗句虽只有简单的物象构成,但极具代表性和画面感,似淡实腴,诗和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表达了诗人对政通人和之理想世界的内在追求。自然之美,在诗人颇具美学思想的处理下,一下子勾起了读者的审美意识,自然而然的引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情意和美的意识。
  文章不是无情物,古诗更是“有情人”,古典诗词的思想内涵是隽永丰富的。有很多诗歌都有其内在的美,他们或寄情山水(孟浩然《过故人庄》),或思乡念亲(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还有的表达诗人一种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等等,不管是哪一类诗歌,都是诗人自然感情的流露。真实的才是美的,因为它充满了人性之美和人格之尊。教师要努力将这些美通过一定方式展现出来,定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触发学生的审美意向。
  二、近观其字,聆听其音——激发审美兴趣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古代诗词的语言非常凝炼,简洁,思想高度集中,尤其是形式美是其它任何体裁的文学所不具备的,有时一词和一句,就能描摹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近观其字,就是要静下心来品味其字的意境,将字词之物象还原成自然之美,并用心去思考其所代表的美意,诗人对词的选取可谓煞费苦心,所以才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佳话。聆听其音,它要求读者真正通过感官的联通,听到字里行间的声音,从而让诗词真正还原成为一幅立体的画卷,把自然美、人文美和思想美呈现出来。
  例如,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个短语创设了很好的意境,值得读者仔细玩味。“乱石穿空”是从形态维度写的,值得用眼去看;而“惊涛拍岸”是从声音的维度来描述的,需读者去聆听,同时,“卷起千堆雪”则是写颜色。如果就看的角度来分,“乱石穿空”则是仰视,“惊涛拍岸”是俯视。这些描写让人身临其境,激发了人的多种感官,让读者不由地进入对诗词意象美的体悟之中。
  要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就要学会欣赏,尤其是对古诗词教学来说,教会学生学会欣赏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在准确传神,美在言简意丰,无论是观其形,还是听其音,都有一种近距离的在场感。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特点,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辨析,并反复推敲作者用词的传神,从而欣赏到诗词语言给我们带来的音乐美和色彩美。
  三、由情入境,情意合一——培养审美感受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诗词中,意境美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学特征之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正确把握古诗的意境,深入挖掘古诗的艺术价值,揭示诗词的艺术真谛,则定能达成审美教学的目的。“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玩意象,真正带领学生忘我地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之中,从而领会诗歌所表露的意象和潜在的意蕴,并由此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将诗中的此景此情幻化为我情我景,达到“诗我合一”的境界,从而真正享受到诗歌美的熏陶和感染。
  如李清照的名作《一剪梅》,此词的意象美很值得欣赏,它有很多寓意的载体,如兰舟、雁书、锦书、西楼和花等,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载体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相思、无奈和愁苦等情绪的载体。由于这些意象负载着词作者的情思,整个词也就是词人情思的寄托者,所以在意象上自始至终都闪烁着词人的情感脉动。
  再如晏殊的名作《蝶恋花》,其中有关于罗幕“轻寒”与“燕子双飞去”的细节描述,那么,这两个细节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而文中一再点出“双飞去”有什么深刻意味呢?如果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很多触发人情感的脉络和纹理。因为他们间虽没有真接联系,但在一个满眼哀愁,对节候很敏感的词人眼里,燕子本身也就有了寓情而飞的思想,所以燕子才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其实与其是说燕子在飞,倒不如说是帘中人的感觉。因为他不仅感到生理上的轻寒逼近,更感受到了心理上孤独凄清,这又进一步地反衬出主人公的孤单。因此可以说尽管表面上是客观事物的描写,但词人的情感也可在此窥斑见豹。
  法国美学家卢梭说过:“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教师要善于发现诗歌中的美,要将教学重心从解析上跃迁到审美上,让学生抱着欣赏、感受、发现和愉悦的心情徜徉在诗歌里。只有让学生纵情在诗歌里,在诗歌里放歌,获得诗歌学习的获得感,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诗歌鉴赏潜质。
  参考文献:
  [1]陈静,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7
  [2]赵东,高中语文选修课古诗文鉴赏教学策略,考试周刊,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