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

【作者】 郑翠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普安镇冠英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众多学生的文章或形式单一,或枯燥乏味,或荒诞平庸,或生硬做作,或苍凉孤独……凡此种种无不无情地折磨着语文教学,无不严肃地责备着语文教师。
  我们认为课堂作文教学训练必经读、说、写、评、改、展六个环节。在各环节训练的摸爬滚打中总结经验,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强而有效的法门之一。
  “读”是作文训练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中所占份量最大的过程。教材是最直接、最直观的读的资源,我们不必舍近求远。平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认真读懂作品的思想,读通作品的构思,读透作品的用材,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积累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这就是“所占份量最大”的理由。
  作文训练是平时教学质量与能力的延伸,作文训练实践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对经典事例、写法或精彩语段的表述、应用等都应通过诵读、抄摘、复述等手段熟记于胸,为写作训练奠定丰厚的基础。把原来浮于教材表面的素材存储在记忆中,如此反复不断,无形中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语文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归类、提炼的二度深加工,让他们学会“一料多用”的积累样式,使其更接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作文境界。
  “说”是作文训练的手段,以说促写。它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说读文,也就是说教材中作品的内容。学生在读完一遍后,两人一组互相复述原文内容,交流本文在结构、语言、开头结尾等方面的可学之处,交流各自对原文的评价鉴赏。第二步说作文,也就是在作文训练中各小组对规定的作文题“写什么”“怎样写”等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各小组推举一人参加全班交流,这可使学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将说的内容由复述评价转向创造,由简单转向深入。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互相启发,激活了思想,发散了思维。这就是通过“说”的训练是强化了学生对素材有意识存储的一种烙印式的记忆。
  在作文训练中要打破时空的界限,进行必要的拓展写作训练。在日常课堂上,要就文本的构思、任务情节的推进等层面上让学生有表达与交流的意愿与时空。在设置片段写作训练时,要尽量做到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在内容上要达到思想认识上的到位,学生能够条理清晰地口头表达。这样的训练方式对学生来说不会成为负担反而乐于完成。对教师而言,作文训练与平时教学也就变得灵动起来。
  “写”是作文训练的目的,它重在系统,重在积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训练要求,每阶段每次的写作训练都应突出一个重点,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对各种文体、每篇习作进行规范化训练,还要进行突破性训练,要让学生每次作文都有新鲜感,想说想写,不写不快。同时要求学生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在文章标题、卷面等几方面也应该严格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明显感到写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写作兴趣也会随之越来越浓。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会让学生多写多练。为了让学生能够做到勤于练笔,不妨把周记的写作形式做些调整:把全班分若干小组(学生或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按能力搭配组合),每个成员在二至三周内只完成一篇,做到每小组内每周都有一篇周记。这既能减轻作业负担,又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情完成周记训练。这的确提高了写作热情,又可有效地提升写作训练的实际效果。
  “评”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反思”,目的在于“提高”,是学生通过互相评价,达到互相学习的关键过程。
  完成作文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互相修正错别字、错用的标点符号、错用的词语,有毛病的句子,不衔接的句段、不合题意的材料……同时要求对同学的作文中精彩观点、句子、文段做出记号,互学互勉,然后每人对组内的每篇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几方面提出公正的、不隐恶的、不溢美的评语,字数大概在100字左右。评分时要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赋分,把小组内各成员的评分相加得到的总分除以评判人数的平均分,并在规定的时间收集交给老师迅速浏览。老师选出有可比度的文章、文段、学生的评语为典型进行详细的点评,并把本次的练习训练的总体特点反馈给学生,提出纠正偏差的看法与意见。讲评时应做到注重中心明确,文从字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等规范性、基础性强的要求,同时关注叙事风格,写作角度、构思立意,体验感悟的创新性、发展性的特点。
  作文本发还给学生后,教师还可与学生进行个别的交谈,一定要给学生自己充分发表对作文的想法和看法,真正让学生在评判中明了教师、同学点评的意图,让学生通过修改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由惯性思维产生创新思维,由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由定向思维转化为发散思维,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更多元、更细腻、更个性、更深刻地大,打量和反映自己的社会生活的思想与看法的表达能力,以便让学生在修改自己的作文中既能对症下笔,又能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改”是作文训练的延伸,目的在于巩固学识与能力。学生拿回教师、同学评定后的作文后,可按大家的点评意见认认真真地修改,再与原文作比较,他们会发现修改前后的差别,从而发现自己进步的亮点与希冀,激活学习的动力与活力,收获付出的经验与体会。
  互评作文后,每个学生会对他人给予的评价进行反思性修改。修改不外乎有两种形式。一是局部调整和遣词造句的推敲,二是整段整篇重新构思。教师可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的写作问题进行一处或两处深入的自我评价、自我修正,此举可不让自评自改流于“大而空”的形式。
  在学生对原文进行修改写下心得体会后,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写、评、改的态度进行肯定,表扬主动的、有创新的典型,借此鞭笞个别懈怠的有厌倦情绪的。让他们明白写作的态度决定各人进步的幅度和最终的高度。
  “展”是作文训练成果的展示,旨在进一步提升自信力和成就感。这个环节即“学生习作成果赏析汇展”。汇展一般采取半学期一次、不公开作者姓名、班级学习园地集中张贴、由别班同学做群众性投票、邀请相关教师做专业评点的形式,这种阶段性的成果展示往往将我们的写作训练推向一个小高潮,同时也是部分学生成为尖子写手的加速器。此环节虽短暂却有趣,它确实能为写作训练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着实提升了学生写作的成就感,无形中増强了学生习作的内在动力。
  总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不可能在一朝一夕显现出来,而作文训练注重的不是量的大而是质的高。只要在不断的教学中抓住每个训练的主题与时机进行实实在在的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