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读人间词话,书若有所悟
【作者】 刘佳佳1 赵昌方2
【机构】 (铜仁学院 文学院,贵州 铜仁1 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2 )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自古以来,读和写都是做学问的必经之路。读,是吸收;写,是总结;悟,是酝酿。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领略诗词的意境,书写心中的若有所悟,聊以成文,布于天下,恰是读书之最极致,愿得文友指教之。
关键词:词;诗;意境;王国维;读书
时光,随处荡漾;生活,肆意扭曲,早就觉得有读一点书的必要了!
一个微乎清冷的下午,躺在凌乱不堪的榻上,随意翻着微信,那已经畸形了的生活,茫然得不知所谓。
随意中的无意间,看到了《人间词话》的推送信息,后面标注着作者王国维。想来,便是那把人生归结为三种境界的哲人。微信里面简单介绍了王国维独特的诗词意境,这勾起了我的求知欲,便往图书馆看了一下午的书,对所感所悟进行了总结,撰写成文。由于研究不足,涉足不深,难免有不到之处,愿得文友指正批评,共同进退。
王国维,中国近现代史相交时期的一位学者,他追求新学,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独到地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这部小说——《人间词话》,就是他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美学体系,所铸造的一部巨作。
翻开书的那一刻,才发现“人间词话“,并非通俗语言,亦非人间传统词语,而是对中国历代诗词的高度概括和深度研究,强有力的辩证与分析,还有明确的分类与整理。运用了中国古典的书写形式,西方美学的排版与布局,给人一种全新的境界,思维上的享受,心灵上的美感。
作品以境界开局,直接深入精髓的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让读者把境界放在首位,去品读下文,才有思维基础,才能豁然开朗,若有所悟。我就是先走入了先生开篇特意谋略的境界,才走入了《人间词话》的世界。先生的境界写的很详细,从造境到写境,再到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精辟地阐述了无我之境者乃为豪杰,是最高境界。无我之境的写作方法,即写作时忘乎所以,超出自己身处的环境,在静的过程当中得到法度,写出高人一筹的诗词作品,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又补充说明,境不只是景物,也是人心中的境界,即喜怒哀乐的等心情。写真景真物真情的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反之,叫做无我之境。境界不分大小,也不分优劣,只要有意境,就使得诗词有根,有本,有灵魂。
为读者做好了品读作品的境界准备后,先生开始大刀阔斧,谈论起词来了。从先秦到近代,从楚辞、诗经,到唐诗、宋词,每一种风格,每一篇典范,每一个高人,每一派宗旨,每一个朝代,都在先生的字里行间,淋漓尽致,感极而壮丽矣。先生之举,无非是想让读者感受不同的诗词意境,不同的画面氛围,跳跃在不同的空间地点、时间段落,了解整个浩浩五千年的诗词文化。太白纯以气象胜,温庭筠词婉约,南唐后主文采秀……
这样大量的举例与概括,讨论与凝练,最终得出了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强烈地扭转诗词原来的意境,给人另一个维度的理解,达到了所谓的无我之境。天下人,恐怕无人不钦服于这样的总结。
顺流而下得出经典境界后,先生开始说到词的特征。词的文雅在神韵不在外貌,在创意不在深远,在藏物不在明事。例举姜夔写景终隔一层,如雾里看花,写物不提此物而言他物,所谓无我之境也。又列举古诗十九首,写景写情一目了然,不隔任何介质,亲切,可感可触。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丰富了读者的意境之角。先生也指出诗人词人的境界,与读者分享。白石格调高而意境弱,幼安有性情且有境界,东坡词旷野,稼轩词豪迈,白石词局促,苏辛词狂放……以精妙绝伦的语言,评价先人词话,先生可谓大师也,读者饱读亦有福也。
词话一段,意境一番,便把词与诗作比较。然词不易于诗,诗之词不替,词之诗无法;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在内美,诗在外象;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诗人作诗须用词人之笔。而诗词同意境,诗词皆无题,诗词贵自然,诙谐与严肃皆备,文体始盛终衰。怎么说呢?诗中之物,词不可全绘;词中之境,诗不可皆描,但诗词之境相同,只是升华得不同而已。文体的兴衰,即是兴起时很受欢迎,但时过境迁,还是不能满足人类需求,故也会衰退。诗词都是如此,应该说,文学都是如此,不断更新与发展。不管是何诗何词,都没有一个题目能够包罗全篇意象,是满目的小点,集成的壮丽,故谓无题,诗词如一也。
小文章,大世界,诗人对所写之境,必有穿梭轮回之本领,即可入乎其内,观之细微;又可出乎其外,观之大体;又要做到既可轻视外物之意,轻易形役自然;又可重察外物之意,特别明细内部。如此,大家也!一诗半词,其心于人,先生言,大家诗词,脱口而出,无矫揉造作的姿态,见者可感其真,智者可明其深,古今皆若此也。然,文家竟多之又多,大家却少之又少。必然,诗词的创作是有难度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知景语,则大家大家情语也,不知情语,则文家词条也。而情语之妙翘,也是衡量词的一个要点,先生明示,作词言气质神韵,还不如言境界;借古人之景创我之境,盖纵观诗词,以得结论也。看到这里,我的若有所悟完成,读书的感觉也得到了满足,心里满满的。
总结
读书,读人间词话,书若有所悟。先生的小说《人间词话》,全文以文言文的形式所编写,围绕着意境大量的举例和评价,一步一步地展开对诗词的深度剖析,让读者以意境开始,体味“人间词话“。
我作为读者,读文言文的读者,对文章内容理解与评析,也就是我的若有所悟,所悟于诗词,所谓于人生。
人生之所悟,诗词;
诗词之所悟,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M].齐鲁书社,1986
[2]高崎.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5):81-82
[3]赵昌方,刘佳佳.概说《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J].读书文摘,2016(16):006
第一作者:刘佳佳 女,贵州毕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关键词:词;诗;意境;王国维;读书
时光,随处荡漾;生活,肆意扭曲,早就觉得有读一点书的必要了!
一个微乎清冷的下午,躺在凌乱不堪的榻上,随意翻着微信,那已经畸形了的生活,茫然得不知所谓。
随意中的无意间,看到了《人间词话》的推送信息,后面标注着作者王国维。想来,便是那把人生归结为三种境界的哲人。微信里面简单介绍了王国维独特的诗词意境,这勾起了我的求知欲,便往图书馆看了一下午的书,对所感所悟进行了总结,撰写成文。由于研究不足,涉足不深,难免有不到之处,愿得文友指正批评,共同进退。
王国维,中国近现代史相交时期的一位学者,他追求新学,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独到地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这部小说——《人间词话》,就是他用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美学体系,所铸造的一部巨作。
翻开书的那一刻,才发现“人间词话“,并非通俗语言,亦非人间传统词语,而是对中国历代诗词的高度概括和深度研究,强有力的辩证与分析,还有明确的分类与整理。运用了中国古典的书写形式,西方美学的排版与布局,给人一种全新的境界,思维上的享受,心灵上的美感。
作品以境界开局,直接深入精髓的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让读者把境界放在首位,去品读下文,才有思维基础,才能豁然开朗,若有所悟。我就是先走入了先生开篇特意谋略的境界,才走入了《人间词话》的世界。先生的境界写的很详细,从造境到写境,再到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精辟地阐述了无我之境者乃为豪杰,是最高境界。无我之境的写作方法,即写作时忘乎所以,超出自己身处的环境,在静的过程当中得到法度,写出高人一筹的诗词作品,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又补充说明,境不只是景物,也是人心中的境界,即喜怒哀乐的等心情。写真景真物真情的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反之,叫做无我之境。境界不分大小,也不分优劣,只要有意境,就使得诗词有根,有本,有灵魂。
为读者做好了品读作品的境界准备后,先生开始大刀阔斧,谈论起词来了。从先秦到近代,从楚辞、诗经,到唐诗、宋词,每一种风格,每一篇典范,每一个高人,每一派宗旨,每一个朝代,都在先生的字里行间,淋漓尽致,感极而壮丽矣。先生之举,无非是想让读者感受不同的诗词意境,不同的画面氛围,跳跃在不同的空间地点、时间段落,了解整个浩浩五千年的诗词文化。太白纯以气象胜,温庭筠词婉约,南唐后主文采秀……
这样大量的举例与概括,讨论与凝练,最终得出了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强烈地扭转诗词原来的意境,给人另一个维度的理解,达到了所谓的无我之境。天下人,恐怕无人不钦服于这样的总结。
顺流而下得出经典境界后,先生开始说到词的特征。词的文雅在神韵不在外貌,在创意不在深远,在藏物不在明事。例举姜夔写景终隔一层,如雾里看花,写物不提此物而言他物,所谓无我之境也。又列举古诗十九首,写景写情一目了然,不隔任何介质,亲切,可感可触。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丰富了读者的意境之角。先生也指出诗人词人的境界,与读者分享。白石格调高而意境弱,幼安有性情且有境界,东坡词旷野,稼轩词豪迈,白石词局促,苏辛词狂放……以精妙绝伦的语言,评价先人词话,先生可谓大师也,读者饱读亦有福也。
词话一段,意境一番,便把词与诗作比较。然词不易于诗,诗之词不替,词之诗无法;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词在内美,诗在外象;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诗人作诗须用词人之笔。而诗词同意境,诗词皆无题,诗词贵自然,诙谐与严肃皆备,文体始盛终衰。怎么说呢?诗中之物,词不可全绘;词中之境,诗不可皆描,但诗词之境相同,只是升华得不同而已。文体的兴衰,即是兴起时很受欢迎,但时过境迁,还是不能满足人类需求,故也会衰退。诗词都是如此,应该说,文学都是如此,不断更新与发展。不管是何诗何词,都没有一个题目能够包罗全篇意象,是满目的小点,集成的壮丽,故谓无题,诗词如一也。
小文章,大世界,诗人对所写之境,必有穿梭轮回之本领,即可入乎其内,观之细微;又可出乎其外,观之大体;又要做到既可轻视外物之意,轻易形役自然;又可重察外物之意,特别明细内部。如此,大家也!一诗半词,其心于人,先生言,大家诗词,脱口而出,无矫揉造作的姿态,见者可感其真,智者可明其深,古今皆若此也。然,文家竟多之又多,大家却少之又少。必然,诗词的创作是有难度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知景语,则大家大家情语也,不知情语,则文家词条也。而情语之妙翘,也是衡量词的一个要点,先生明示,作词言气质神韵,还不如言境界;借古人之景创我之境,盖纵观诗词,以得结论也。看到这里,我的若有所悟完成,读书的感觉也得到了满足,心里满满的。
总结
读书,读人间词话,书若有所悟。先生的小说《人间词话》,全文以文言文的形式所编写,围绕着意境大量的举例和评价,一步一步地展开对诗词的深度剖析,让读者以意境开始,体味“人间词话“。
我作为读者,读文言文的读者,对文章内容理解与评析,也就是我的若有所悟,所悟于诗词,所谓于人生。
人生之所悟,诗词;
诗词之所悟,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M].齐鲁书社,1986
[2]高崎.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5):81-82
[3]赵昌方,刘佳佳.概说《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J].读书文摘,2016(16):006
第一作者:刘佳佳 女,贵州毕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