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爱上阅读 学会阅读——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作者】 吴碧海
【机构】 兴宁市福兴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小学的英语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小学英语老师都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以听说为主,打好语音基础,突出兴趣培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课堂上能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诸如说歌谣、唱歌曲、做游戏、角色扮演,还有直观教具演示和电教手段。学生在听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若想再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1]。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英语水平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我们的多数学生恰恰缺乏此方面的能力,他么非常需要老师给予指导,提高阅读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应训练学生循序渐进,并与听、说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爱上阅读,再让他们学会阅读,才能较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兴趣;习惯;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小学的英语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小学英语老师都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以听说为主,打好语音基础,突出兴趣培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课堂上能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诸如说歌谣、唱歌曲、做游戏、角色扮演,还有直观教具演示和电教手段。学生在听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若想再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1]。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英语水平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我们的多数学生恰恰缺乏此方面的能力,他么非常需要老师给予指导,提高阅读能力。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小学生各项技能得到均衡发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PEP》课文中每一篇阅读短文shopping、housework、food、friends、seasons、plans、asking the way等都贴近生活,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优美的对话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动情,既能焕发他们对话的热情和欲望,还能焕发他们浓浓的阅读兴趣,并带入文本特有的意境中,从而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师生相互间的对话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英语语感和口语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创设课文情境。如教学《PEP》六年级上册 Unit 4 B Let’s read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出阅读内容,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趁势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T: How does Amy go to school? S: 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T: Are Amy and Ann classmates? S: No, they aren’t.……整节课沉浸在情景交融的对话中,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又如《PEP》五年级上册 Unit 3 Read and write是连环画的形式,对话简短。教师先一人扮演Monkey, Rabbit, Zip and Zoom四个角色,说出不同角色的各种语气,加上夸张的表情、动作,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之中去了解课文大意。并运用富有感染力话语去吸引学生,他们会产生“我要学”的欲望,纷纷参与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既掌握了课文内容,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PEP》六年级上册 Unit 3 B Let’s read有两个句子出现单词“plant”。I’m going to plant trees. So I’m going to the plant shop.于是有针对性地出示了两个问题:What is Sarah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Where is Sarah going to buy the plants?学生在仔细朗读和回答后,会理解前一个plant是动词,表示“种植”,而后一个plant则是名词,解释为“植物”。又如在教学《PEP》六年级上册 Unit 5 B Let's read时,整篇短文分别围绕着三个不同职业的特点展开。如何让学生快速的理解并掌握每一个不同职业的特点,我决定从学生们比较熟悉的“teacher”这一职业引入课文的学习。在开始新课之前,对学生说:“I'm your English teacher.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If you do, 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这样,给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这时,再出示课文中其他职业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答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二、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正所谓“好习惯终生受益”。这要求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感知语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阅读,即是用眼睛来读,也就是要求默读。默读是英语阅读中最正确和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方式。默读要求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理解语言单位上,速度较快。但是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喜欢小声读;更有些学生喜欢手指跟着读;或者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这些都是不好的阅读习惯。当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 专心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停顿。
(二)读不出声,不用笔或手指跟随着词句读,而是直接理解阅读内容的大意。
(三)遇到生词尽量不去查词典,学会根据上下文判断该词的意思。
(四)把句子作为意义单位来理解,尽量抓住文章的正确意思。
(五)抓住文章中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如When, Where, Who, What, How, Why等这些疑问词的意义,根据这些词寻找相关信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训练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我觉得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闪光呢?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如在教学《PEP》六年级上册UNIT6 Part B Let's read时,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在已经阅读了课文的前提下,我并不是随机抽取一个学生立刻就问他问题,而是将问题抛给全班学生,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有了一定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让他们经过思考后再回答,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二)注意提问的时间差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旦问题提出,看到有学生举手,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让这个同学回答,甚至还扬扬得意地夸奖起这个同学来,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快速地回答问题,期间时间差极短,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如此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其他同学看到已经有同学举手并且老师已经叫其回答了,他们就会懒得去思考,等着“捡”别人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哪怕是只是多等上一秒、两秒,也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三)勾画圈点,理解要旨
小标记里有大文章。学生阅读文章时应养成随手勾画圈点的习惯,标明有用的语言信息。这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手段之一。阅读训练时,要求学生在速、细、精读的过程中,随时勾画圈点。可勾画的部分主要为关键句,如:揭示全文中心的主题句,提示段落中心的主题句,用来解释和支持主题句的扩展句,集中表现作者态度或议论抒情、抒发作者感受的语句以及提示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逻辑联系的词句。若学生能抓住关键句,便一下子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和要旨,为进一步细读、精读奠定了基础。再者,勾画圈点关键词句,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阅读的节奏,重点内容得到凸显。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圈点,思维随着笔尖的跳动快速转动、跳跃,文章的整体感知、驾驭便自然水到渠成
(四)感知——理解——运用
英语阅读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对其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感知是读者对书面材料的识别和辨认,其意义在于获得基本信息,为对语言材料的编码重组进行硬件上的准备,这是阅读中的信息交换过程。理解则需要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重组,解析破译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读者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阅读的关键环节[2]。如在学习完《PEP》六年级上册 Unit 5 B Let's read后,我向学生出示了从事三种不同职业的三个人的图片(歌手—周杰伦,老师——自己,演员—成龙),以及相应的选项,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想法:I think Zhou Jielun is a singer.He likes singing。 He goes to work by car.等等。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引导学生运用的环节,让他们扮演单位的负责人,根据读取应聘人员的信息来为所属单位选择合适的人员。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阅读,进一步体现阅读的意义。
(五)阅读后活动
1.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
2、依据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口头或者笔头练习(角色扮演,大意复述,采访活动等)。如表演:让学生阅读之后把短文内容表演出来,能帮助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吸收与运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复述短文: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可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言语表达能力。在对篇幅较长的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利用关键词、关键句加图片进行分段、分节或整体对课文复述。如学完《PEP》六年级上册UNIT4 B Let’s read My new friend by Liu Yun.的课文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去描述自己的朋友,再把它写出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应训练学生循序渐进,并与听、说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爱上阅读,再让他们学会阅读,才能较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2]刘建清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10)
关键词:阅读;兴趣;习惯;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逐步向纵深发展,小学的英语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小学英语老师都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以听说为主,打好语音基础,突出兴趣培养,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课堂上能够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诸如说歌谣、唱歌曲、做游戏、角色扮演,还有直观教具演示和电教手段。学生在听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但若想再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进一步增强语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1]。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积累,英语水平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我们的多数学生恰恰缺乏此方面的能力,他么非常需要老师给予指导,提高阅读能力。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小学生各项技能得到均衡发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PEP》课文中每一篇阅读短文shopping、housework、food、friends、seasons、plans、asking the way等都贴近生活,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优美的对话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动情,既能焕发他们对话的热情和欲望,还能焕发他们浓浓的阅读兴趣,并带入文本特有的意境中,从而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师生相互间的对话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英语语感和口语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创设课文情境。如教学《PEP》六年级上册 Unit 4 B Let’s read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出阅读内容,创设生动、形象、逼真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趁势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T: How does Amy go to school? S: She goes to school by bike. T: Are Amy and Ann classmates? S: No, they aren’t.……整节课沉浸在情景交融的对话中,学生兴趣盎然,意犹未尽。又如《PEP》五年级上册 Unit 3 Read and write是连环画的形式,对话简短。教师先一人扮演Monkey, Rabbit, Zip and Zoom四个角色,说出不同角色的各种语气,加上夸张的表情、动作,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特定的情景之中去了解课文大意。并运用富有感染力话语去吸引学生,他们会产生“我要学”的欲望,纷纷参与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既掌握了课文内容,也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PEP》六年级上册 Unit 3 B Let’s read有两个句子出现单词“plant”。I’m going to plant trees. So I’m going to the plant shop.于是有针对性地出示了两个问题:What is Sarah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 Where is Sarah going to buy the plants?学生在仔细朗读和回答后,会理解前一个plant是动词,表示“种植”,而后一个plant则是名词,解释为“植物”。又如在教学《PEP》六年级上册 Unit 5 B Let's read时,整篇短文分别围绕着三个不同职业的特点展开。如何让学生快速的理解并掌握每一个不同职业的特点,我决定从学生们比较熟悉的“teacher”这一职业引入课文的学习。在开始新课之前,对学生说:“I'm your English teacher.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me? If you do, you can ask me some questions.”这样,给学生的提问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这时,再出示课文中其他职业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答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二、培养阅读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正所谓“好习惯终生受益”。这要求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感知语言,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阅读,即是用眼睛来读,也就是要求默读。默读是英语阅读中最正确和最符合要求的一种方式。默读要求学生把注意力放在理解语言单位上,速度较快。但是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喜欢小声读;更有些学生喜欢手指跟着读;或者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这些都是不好的阅读习惯。当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 专心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停顿。
(二)读不出声,不用笔或手指跟随着词句读,而是直接理解阅读内容的大意。
(三)遇到生词尽量不去查词典,学会根据上下文判断该词的意思。
(四)把句子作为意义单位来理解,尽量抓住文章的正确意思。
(五)抓住文章中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如When, Where, Who, What, How, Why等这些疑问词的意义,根据这些词寻找相关信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训练阅读技巧,让学生学会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因此,我觉得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很多情况下是暗示)。试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能有一定深度吗?学生能获得多少“顿悟”和思维的闪光呢?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心理,匆忙寻找只言片语作答,表面上气氛活跃,实际上是走进了繁琐而肤浅的一问一答的圈子中去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当学生回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期待的目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
如在教学《PEP》六年级上册UNIT6 Part B Let's read时,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了植物生长的过程。在已经阅读了课文的前提下,我并不是随机抽取一个学生立刻就问他问题,而是将问题抛给全班学生,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有了一定的阅读和思考能力,让他们经过思考后再回答,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二)注意提问的时间差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旦问题提出,看到有学生举手,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让这个同学回答,甚至还扬扬得意地夸奖起这个同学来,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快速地回答问题,期间时间差极短,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如此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其他同学看到已经有同学举手并且老师已经叫其回答了,他们就会懒得去思考,等着“捡”别人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哪怕是只是多等上一秒、两秒,也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三)勾画圈点,理解要旨
小标记里有大文章。学生阅读文章时应养成随手勾画圈点的习惯,标明有用的语言信息。这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手段之一。阅读训练时,要求学生在速、细、精读的过程中,随时勾画圈点。可勾画的部分主要为关键句,如:揭示全文中心的主题句,提示段落中心的主题句,用来解释和支持主题句的扩展句,集中表现作者态度或议论抒情、抒发作者感受的语句以及提示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逻辑联系的词句。若学生能抓住关键句,便一下子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和要旨,为进一步细读、精读奠定了基础。再者,勾画圈点关键词句,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阅读的节奏,重点内容得到凸显。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圈点,思维随着笔尖的跳动快速转动、跳跃,文章的整体感知、驾驭便自然水到渠成
(四)感知——理解——运用
英语阅读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对其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感知是读者对书面材料的识别和辨认,其意义在于获得基本信息,为对语言材料的编码重组进行硬件上的准备,这是阅读中的信息交换过程。理解则需要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编码,然后重组,解析破译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全面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信息,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读者得以顺利有效地进行阅读的关键环节[2]。如在学习完《PEP》六年级上册 Unit 5 B Let's read后,我向学生出示了从事三种不同职业的三个人的图片(歌手—周杰伦,老师——自己,演员—成龙),以及相应的选项,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想法:I think Zhou Jielun is a singer.He likes singing。 He goes to work by car.等等。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引导学生运用的环节,让他们扮演单位的负责人,根据读取应聘人员的信息来为所属单位选择合适的人员。这样,可以让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阅读,进一步体现阅读的意义。
(五)阅读后活动
1.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
2、依据所阅读的材料进行口头或者笔头练习(角色扮演,大意复述,采访活动等)。如表演:让学生阅读之后把短文内容表演出来,能帮助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吸收与运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如复述短文: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通过复述短文可激活学生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知识能力模块,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言语表达能力。在对篇幅较长的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利用关键词、关键句加图片进行分段、分节或整体对课文复述。如学完《PEP》六年级上册UNIT4 B Let’s read My new friend by Liu Yun.的课文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去描述自己的朋友,再把它写出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应训练学生循序渐进,并与听、说有机结合,先让学生爱上阅读,再让他们学会阅读,才能较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2]刘建清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