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作者】 廖善金
【机构】 福建省宁化县湖村中心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以学为中心理念的具体 落实。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课堂探究与尝试的实践、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了思考和论述。本文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有效性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引领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意义、探究与尝试、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高效课堂,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合作学习是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是实现以优带差,中等升优,优者更优的理念。新课标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借助于学生在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形成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充分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素质等。由此,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有成效,自然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管理有相应的策略与措施跟进。因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了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合作学习的探究与尝试
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几点的探究与尝试:
1.进行合理的小组成员组合,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尽量使小组内的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这样的合作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达到互补,使不同水平和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实现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的目的。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在分组前,本人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进行详细了解。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让每个小组为自己组起一个理想的名称,例如: "智多星"、"智慧树"等等。每个组由6名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其中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小组学习;副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的协调、记录工作(组长、副组长每周换一次)。组长、副组长、另外4名组员,则依次命名为1、2、3、4、5、6的代号,班级交流时直接用代号出现(代号的目的是让学生时刻不忘代表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初中语文由六个单元组成,可以根据学习单元,在每学完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对小组做一次的调整,以便让学生快速适应学习环境也有更宽的交流空间。
学习小组建立了,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我们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个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它必须要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求同存异、相互促进。小组成员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增强集体的荣誉感。
2.明确活动方向与恰当指导学习
①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根据本课学习的目标,确定学习方法和步骤。教师要认真研究本班的学习状况,每项活动都从学生的角度去构思和展开,努力适应他们的具体情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标任务。由此,在每一个学习任务开始时,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
②精心设计问题。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设计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一个好的学习问题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也是合作学习具有教育价值的基础。
③广开活动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语文特有的优势,开展演讲比赛、分角色朗读比赛、课堂优秀作文比赛等活动。这些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学生在活动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活动由师生共同为小组打分,评比最佳小组,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学习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不只是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④教师要做好调控和指导作用。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作用。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参与到小组中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并作适当的点拨,一旦发现学生有独特新颖的见解,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学习。这样既防止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偏离学习重点,也能随时调控活动的进程,防止延误课时。
3.给予足够的合作时间与均等的发言机会
①在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合作时间。试想,一个小组有6个成员,如果按常规在2分钟的时间内,是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有足够的时间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必要保证。其次,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有了准备的讨论交流,才有可能提高交流的质量。所以教师应给一定的活动时间。
②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在班级学习交流与问题探讨中,每个组只安排中心发言人,而且中心发言人要轮流担任,这样就使每个人的发言机会是均等的。其目的就是消除权威、体现学生地位与发言机会均等,从而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
4.注重评价的对象与方法
教师的评价方法,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象由过去的某某同学应转变成某某小组,特别是一些赞赏性的评价,如果教师能把"你"改为"你们组",那么小组的其他人员同样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这样就能极好地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达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境界,这也是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能力,教师要加强激励评价合作方法的提升。例如:同样在合作小组中,中心发言人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小组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进行明确的褒奖与婉转的纠错。以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教师通过评价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
三、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初中语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整理了合作学习的案例片段。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考虑到如何使每个组员积极承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合作将流于形式;应要求个人完成的任务小组进行加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还应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另外,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做好管理和调控工作,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程把握。
总之,教师在新课标环境下,要注重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形式不一的合作学习方法。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彩灵.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
[2]林志强.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3]赵彦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4);
[4]赵永良.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02).
关键词:合作学习、意义、探究与尝试、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高效课堂,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合作学习是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其目的是实现以优带差,中等升优,优者更优的理念。新课标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借助于学生在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形成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充分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尝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素质等。由此,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有成效,自然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管理有相应的策略与措施跟进。因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成了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合作学习的探究与尝试
如何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人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几点的探究与尝试:
1.进行合理的小组成员组合,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尽量使小组内的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特征。这样的合作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达到互补,使不同水平和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实现所有的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的目的。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在分组前,本人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进行详细了解。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并让每个小组为自己组起一个理想的名称,例如: "智多星"、"智慧树"等等。每个组由6名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其中设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小组学习;副组长一名,负责小组的协调、记录工作(组长、副组长每周换一次)。组长、副组长、另外4名组员,则依次命名为1、2、3、4、5、6的代号,班级交流时直接用代号出现(代号的目的是让学生时刻不忘代表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初中语文由六个单元组成,可以根据学习单元,在每学完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对小组做一次的调整,以便让学生快速适应学习环境也有更宽的交流空间。
学习小组建立了,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我们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个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它必须要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合作、求同存异、相互促进。小组成员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而增强集体的荣誉感。
2.明确活动方向与恰当指导学习
①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根据本课学习的目标,确定学习方法和步骤。教师要认真研究本班的学习状况,每项活动都从学生的角度去构思和展开,努力适应他们的具体情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完成目标任务。由此,在每一个学习任务开始时,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小组学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才能保证各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质量。
②精心设计问题。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设计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一个好的学习问题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也是合作学习具有教育价值的基础。
③广开活动平台。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语文特有的优势,开展演讲比赛、分角色朗读比赛、课堂优秀作文比赛等活动。这些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使学生在活动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活动由师生共同为小组打分,评比最佳小组,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学习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这样不只是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④教师要做好调控和指导作用。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作用。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参与到小组中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并作适当的点拨,一旦发现学生有独特新颖的见解,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学习。这样既防止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偏离学习重点,也能随时调控活动的进程,防止延误课时。
3.给予足够的合作时间与均等的发言机会
①在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合作时间。试想,一个小组有6个成员,如果按常规在2分钟的时间内,是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有足够的时间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必要保证。其次,给予独立思考的时间。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有了准备的讨论交流,才有可能提高交流的质量。所以教师应给一定的活动时间。
②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在班级学习交流与问题探讨中,每个组只安排中心发言人,而且中心发言人要轮流担任,这样就使每个人的发言机会是均等的。其目的就是消除权威、体现学生地位与发言机会均等,从而培养学生平等合作的意识。
4.注重评价的对象与方法
教师的评价方法,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象由过去的某某同学应转变成某某小组,特别是一些赞赏性的评价,如果教师能把"你"改为"你们组",那么小组的其他人员同样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这样就能极好地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达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教学境界,这也是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能力,教师要加强激励评价合作方法的提升。例如:同样在合作小组中,中心发言人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小组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进行明确的褒奖与婉转的纠错。以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教师通过评价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
三、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初中语文新教材的教学实践,整理了合作学习的案例片段。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考虑到如何使每个组员积极承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合作将流于形式;应要求个人完成的任务小组进行加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还应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另外,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做好管理和调控工作,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情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程把握。
总之,教师在新课标环境下,要注重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形式不一的合作学习方法。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彩灵.初中语文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4);
[2]林志强.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3]赵彦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4);
[4]赵永良.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