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导入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

【作者】 徐绍成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金光乡板桥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有效的新课导入,需要新颖、有趣、能诱思的导入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尽可能丰富导入方法,让学生在耳目一新开启新课学习之旅。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导入教学  实践策略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的确,有效的导入不仅具有先声夺人、顺风拉帆的作用,还能聚焦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之功效。所以,我们很多教学大家都说到要精心设计新课导入策略,使其在激趣、诱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我以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如何创新新课导入策略。
  一、激趣式导入
  爱因斯坦曾经说到:“符合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因此,要让学生学有动力,积极参与,我们就应采取激趣导入策略,让学生一开始就带着浓厚兴趣进入到新课学习中。实践中,能达到有趣的方法很多,讲故事、放音乐、做游戏等都是良好策略。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我们就可根据课文内容,利用猜谜语来激趣,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由谜底导入对“落花生”的学习,过渡自然,学生兴趣盎然;儿歌是小学生喜闻乐唱的一种艺术形式。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进一些儿歌,并加以诱导,可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有位教师讲词语的正确搭配,开始时先念了一首儿歌:“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大轿;木头沉了底,石头水上漂,你说可笑不可笑?”随着儿歌的结束,孩子们放声大笑,笑声中,已初步体会到正确搭配词语的重要。接下去讲课,效果当然好了。 
  二、介绍式导入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虽然在小学阶段用的比较少,但了解作者却也是一种课文解读的切入点,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课堂导入以引导学生从了解作者入手,了解他的身世际遇,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如在教学《生命生命》这一课时,我们可运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然后问学生:“这是首什么曲子?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我们再总结:“贝多芬一生的遭遇可以说是十分的悲惨,可是他凭着惊人的精神和意志,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而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在我们所了解的人中也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人物,如张海迪等(学生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生命生命》的作者杏林子也与他们有着相似的命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受到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对生命对人生的震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品味她的这篇文章《生命生命》,感悟作者的心灵吧。”课文在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下,学生不带着激情参与就不可能了。
  三、情境式导入
  所谓情境式导入,就是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文时,我们可这样导入:1976年1月8日,为人民劳累一生的周总理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中,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身躯。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风猛烈地吹着,但是首都几十万人涌上了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两旁,等待着,等待着灵车开来,他们要向敬爱的周总理告别。因为从今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周总理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总理那亲切的声音了。十里长街到处是白花,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低低地哭泣。同学们,这是32年前的事情,你们没有经历那让人心碎的时候,但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会让我们了解当年的情景。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四、设问式导入
  学起于思患无疑。思维不是从惊奇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中设问是开启思维的钥匙,我们可在导入中创设问题式情境,以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探思。实践证明,设问引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学习课文前我们可紧扣题目引导学生生疑,提问:谁向谁借箭?怎样借箭?借箭结果怎样?以此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情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五、媒体式导入
  媒体式导入,是指新课导入借助一定设备或器材导入,又称直观式导入。实践中,可充当教学媒体的东西很多,如幻灯片、投影仪、实物、挂图、录像机和收音机等,都可以为语文教学服务。只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需要,合理选择、科学运用,也能帮助导入教学收到好效果。但这些传统直观手段,由于功能单一,往往被科技产品所替代,现在流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比传统更具优势,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导入效果更明显。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所讲内容,为学生呈现出生动形象、立体多维的教学影像,营造出逼真的背景环境,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认识,保证学生对所学内容和语文课堂的新鲜感。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准备道具,如讲秋天,就可以收集一些落叶,讲黄河就可以准备一瓶黄河水,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实物,引发自身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总结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可能认为新课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小环节,没有加以研究和探索。
  总之,良好的导入教学,具有凝聚课堂、奠定课堂基调的重要作用,甚至能够决定一堂课的好坏,不仅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为高效课堂创建奠定基石。但这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新课导入模式,利用有限的时间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立新,浅谈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J].新课程,2011年。
  [2]陈宝春,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课导入[J].小作家选刊,2015年。
  [3]郭秀莲,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