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化学教学应创设有效情境

【作者】 谭建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长安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有效情境不仅是有效教学的支撑和保障,更是学生快乐学化学的重要载体。因为高效的情境不仅具有激趣性,还有煽情性和诱思性,能从多方面促进学生主体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有效情境。实践中,我们可通过问题情境、实验情境和生活情境来实现。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情境  有效性  创设
  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学习总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的。因此,情境教学便成为我们很多教师创建高效课堂的首选策略。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一般的教学策略相比,情境教学具有较好优势,因为其具有现实性、生动性、丰富性、趣味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内化和吸收,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和推崇。而初中化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教育平台,创设情境教学更是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因此,化学教学应着力创设有效情境教学,使教学更有效。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贵有疑,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教有疑”策略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使之在“问”的诱发产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探究化学、建构化学知识。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就是“教有疑”策略的重要体现,这样可催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如教学《分子和原子》时,我们可用魔术实验喷有酚酞溶液的白色纸花逐渐变成红色,引导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其变红的原因?接着运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花香粒子运动的微观过程,引发学生思考敞口放置的水逐渐减少、能闻到花香等生活现象的原因?带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探索欲望,经逐步引导,学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正确的解释结论。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再去认识更高层次问题的过程。
  二、创设实验情境,引导科学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实验就成为化学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挖掘实验的教学功能,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使实验情境发挥应有的作用。化学实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激疑情境,其实验过程充满着探求的因素、神奇的实验现象吸引着学生的注意,是一个可以强化学生好奇心理的“教学场”、“激疑场”。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强化学生好奇心的重要因素。实验设计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更能有效地强化其好奇心理。所以作为老师要多为学生提供设计实验和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让学生根据问题来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学生通过完成“活动与探究”1、2明白了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后,我对“活动与探究”3进行了改进,将烧杯换成了注射器的小瓶(以免大量氨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影响师生身心健康,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节约了实验的药品),不将氨水直接加入酚酞溶液中,你有办法让酚酞溶液变红吗?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观察、思考与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各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对A瓶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当你漫步于花园小道、走进“火锅”城、路过臭水沟时,你都能闻到别样的气味,引领学生从化学走向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运用化学实验创设有效情境,不仅可集中全体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使教学在一种更为和谐的对话中进行,并富有直观性和启发性。
  三、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以致用
  新课标明确要求到:“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密切课程内容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关系,化学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我们知道,化学源于生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从化学角度进行分析,很多问题也可以利用化学知识进行解决。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对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产生好奇心,并喜欢尝试利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所读的书、所看到的现象、所想的问题、所接触的事物、所面对的生活等有很多都充满着问号,充满着神奇,其中有许多就可以利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释去回答。教师可设法利用一些生活现象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好奇心。
  实践证明,只有当学习内容与所创的教学情境有效结合时,其意义才会发生,所学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运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建构主义认为:把学生置于真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受、体会、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通过化学情境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化学教学离不开有效情境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刘莉,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情境创设[J].散文百家,2014年。
  [2]韩梅,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化学学习效率[J].小作家选刊,2014年。
  [3]蔡冬燕.初中化学教学情境探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