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教学应加强学生兴趣激发
【作者】 古银斌
【机构】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美兴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语文是奠基学科,特别是小学语文,更是奠基中的基础,不仅要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知识基础,更要奠定兴趣支撑。因此,我们应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其有足够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激发 加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能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是奠定学科,担当着知识奠基和兴趣奠基的作用。而兴趣作为学习动力之本,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主动性,发挥主体作用,还能增强师生对话互动,成就高效课堂。特别是在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入驻课堂,与学科教学结缘整合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发展之趋。我们知道,多媒体是通过图片、声音、动画、文本和视频多种介质为载体的知识呈现平台,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成为教学辅助的重要手段。不仅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能降低知识学习难度。特别是营造图文并茂、影音辉映、动静结合的教学氛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在《桂林山水》一文时,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很优秀的景物描写课文,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我们这儿学生大多没有到过桂林,没有亲临之感。如果仅通过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来教学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也会理解不透,更难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但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呈现桂林山水之美,使其在音乐中缓缓呈现,学生就会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真会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他们的热爱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学习兴趣的浓烈也带来了思维的高度活跃,从而实现了教学重点难点快速突破,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课本剧激发兴趣
小学生“好动”、“好表扬”,这是他们天性,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年龄特征为教学服务,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我们知道,现行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故事,具有很强的情节性,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把之改编为课本剧。例如在教学《奴隶英雄》一课时,这是一部优秀剧本,文章情节感人,具有很强的动作性,所以我们可让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探讨,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各组根据剧本需要决定人数多少派人来表演。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能加深对剧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学生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培养。又比如在教学《镜泊湖奇观》时,我们可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导游讲稿,让学生扮演“我是小导游”角色,带领“游客”乘着这班“旅游快车”去观赏电子白板中的美丽景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课文,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听说、表演的能力。
三、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事件,也称活动。这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实践产物,具有很强的激趣性,煽情性和诱思性,能将学生注意力有效地聚焦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就成为我们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常用手段。不论是在开课导入中可见情境,就是在新授中、巩固练习中都可看到情境的的运用。例如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在讲到课文第三自然段时,这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 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就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我们再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翠鸟钓鱼情景,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看到翠鸟的动作是那么敏捷。再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四、运用煽情语言激发兴趣
教师教学语言的亲和力,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愉悦学习氛围,还能煽情激趣,促进其主体性活跃并发挥作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有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们现在学生难对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入情入境,更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我们就可运用具有很强亲和力的语言营造氛围,催发学生学习情感,通过兴趣内驱,让学生快速进入到那悲痛送别场面中,把握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调。教学时,我们就可运用低沉的语调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1976年1月11日下午,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云集在十里长街上,在一片泪雨与哀哭中向缓缓而去的总理灵车沉痛告别,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教师满怀哀痛之情的引入,渲染低沉抑郁的气氛,这样学生一开始上课,神情就很专注,很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到老师情感脉搏。这不仅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到文章的写作基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让学生产生了对总理的爱戴之情,达到了本课学习的情感目标。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正如我国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在“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念指导下,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自我内驱力,自觉成为“我要学”的主体,进而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周丕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1年。
[2]余安,增强教学魅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动力[J].西部大开发,2011年。
[3]范荫荣,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激发 加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能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是奠定学科,担当着知识奠基和兴趣奠基的作用。而兴趣作为学习动力之本,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主动性,发挥主体作用,还能增强师生对话互动,成就高效课堂。特别是在倡导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今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入驻课堂,与学科教学结缘整合就成为教育改革的发展之趋。我们知道,多媒体是通过图片、声音、动画、文本和视频多种介质为载体的知识呈现平台,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和控制性成为教学辅助的重要手段。不仅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能降低知识学习难度。特别是营造图文并茂、影音辉映、动静结合的教学氛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在《桂林山水》一文时,我们知道这是一篇很优秀的景物描写课文,通过描写桂林山水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我们这儿学生大多没有到过桂林,没有亲临之感。如果仅通过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来教学也难以打动学生的心,对作者描绘的景物抒发的感情也会理解不透,更难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但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呈现桂林山水之美,使其在音乐中缓缓呈现,学生就会完全陶醉于桂林山水美丽的画卷,真会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感,他们的热爱自豪之感便油然而生,学习兴趣的浓烈也带来了思维的高度活跃,从而实现了教学重点难点快速突破,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运用课本剧激发兴趣
小学生“好动”、“好表扬”,这是他们天性,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年龄特征为教学服务,就能取得良好效果。我们知道,现行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故事,具有很强的情节性,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把之改编为课本剧。例如在教学《奴隶英雄》一课时,这是一部优秀剧本,文章情节感人,具有很强的动作性,所以我们可让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探讨,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各组根据剧本需要决定人数多少派人来表演。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能加深对剧本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同时学生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培养。又比如在教学《镜泊湖奇观》时,我们可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导游讲稿,让学生扮演“我是小导游”角色,带领“游客”乘着这班“旅游快车”去观赏电子白板中的美丽景色,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理解课文,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听说、表演的能力。
三、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教学事件,也称活动。这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的实践产物,具有很强的激趣性,煽情性和诱思性,能将学生注意力有效地聚焦到学习活动中来。所以,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就成为我们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常用手段。不论是在开课导入中可见情境,就是在新授中、巩固练习中都可看到情境的的运用。例如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在讲到课文第三自然段时,这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 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就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我们再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翠鸟钓鱼情景,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看到翠鸟的动作是那么敏捷。再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四、运用煽情语言激发兴趣
教师教学语言的亲和力,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愉悦学习氛围,还能煽情激趣,促进其主体性活跃并发挥作用。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有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们现在学生难对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入情入境,更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我们就可运用具有很强亲和力的语言营造氛围,催发学生学习情感,通过兴趣内驱,让学生快速进入到那悲痛送别场面中,把握沉痛悼念的感情基调。教学时,我们就可运用低沉的语调说:“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在祖国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1976年1月11日下午,首都百万群众自发云集在十里长街上,在一片泪雨与哀哭中向缓缓而去的总理灵车沉痛告别,直到今天,十里长街送总理感人的情景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教师满怀哀痛之情的引入,渲染低沉抑郁的气氛,这样学生一开始上课,神情就很专注,很有兴趣与老师交流,感受到老师情感脉搏。这不仅帮助学生准确地感受到文章的写作基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还让学生产生了对总理的爱戴之情,达到了本课学习的情感目标。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正如我国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最好的教师,是成材的必由之路。在“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理念指导下,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自我内驱力,自觉成为“我要学”的主体,进而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周丕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2011年。
[2]余安,增强教学魅力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动力[J].西部大开发,2011年。
[3]范荫荣,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