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作者】 刘 军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东峰镇初级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现行语文教材特别注重素质教育,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多下工夫。
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感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首先搞清语感的本质及特点,然后才能采取恰当的语感训练手段,反复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使其逐步形成语感能力。
一 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诵读吟咏
新课标提出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其语感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美读吟诵的指导。指导朗读的关键之处,不应只注重节奏重音、急缓顿挫的标示,而应把重点放到朗读的根本——怎样在朗读中拓展想象、涵养美感上。通过吟咏诵读引导学生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2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果,只有加强写作实践,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重视阅读和写作。关于读写能力问题,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说明读和写的联系十分紧密。要能写,必须多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重在多读、多涉猎、增见识,力求读懂,最好能背熟。在读书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读和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加强语感分析训练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语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揣摩、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理解能力。理解作者的用意,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具体做法有:
2根据语境,解读语意
例如,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中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从字面来看,介绍墙外有两株枣树,从修辞来看,这利用“反复”修辞格没有必要,不如说成“我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还精炼些。但作者是有意这样写的,他隐含着作者寂寞、凄清、苦闷的心情。再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将“泻”换成“照”字,行不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将“浮”换成“升”字,又是否可以呢?——不行。因为一个“泻”字,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动感来了;而用“浮”字,能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是轻而缓的出来。这就是依据语境分析词语而获得的语感。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依据教材,分析具体语境下词语或语句的不同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3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
在形象、情感的基础上,领悟出语言文字所蕴藉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体验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字面上理解:孩子们看见陌生的老人走来,感到很奇怪,所以笑着寻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但寄于孩童的“笑问”背后,则是诗人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客的悲凉。这看似平平淡淡的问话,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起。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简而意丰。语感强的人不但能正确理解作品,还可将原作品的意蕴作新的开拓和补充,使阅读达到更高的层次。
4运用想象,意会语言
我们可以利用朗读后产生的直觉思维,调动学生过去的情感体验,力求让他们脑海中浮现出作品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而展开想象、创造意境,产生形象语感。这环节,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效果更好。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象那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勾勒出一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图。读朱自清的《绿》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朗读,然后根据课文提供的文字信息,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梅雨潭“绿”的美景图画,以培养他们想象的能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捕捉到语言文字中的信息,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产生领会能力,激发了形象语感。
三、语感训练的有效途径
培养语感能力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即要通过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准确、得体、连贯使用语言的能力,最终使其达到能对语言材料进行鉴赏式语感分析。
语感是一种长期积累形成的悟性,因此语感训练必须抓住悟性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必须让学生懂得“悟”的重要,掌握“悟”的技巧,从而实现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品味和感悟。
1.静听感悟。
一般的语言材料既包括语义内容,又包括语言形式。实际上,作者是借助语义的形象化和语言的语气化来传递信息的,而语言的语气化又表现为语音的高低、预期的强弱、语势的缓急、语流的继续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语言材料中语音、语气、语势、语流的固有特征,借助有效的听觉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材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听《荷花淀》的名家录音,特别是指导学生注意静听四位青年妇女准备去探望刚离家不久的丈夫时那一番别有情趣的调侃,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整体感知,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感悟作者语言的高超表现力。
2.诵读体悟。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诵读对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作用。阅读教学中的读,可以是朗读,可以是吟读,可以是默读……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他们体会语言材料中蕴含的语义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几个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态中感受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就可以品味出邹忌受蒙蔽的原因,完成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体悟。
3.再现彻悟。
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调动大脑思维,将眼前的语言材料与已有的经验信息联系起来,进行联想、想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到对原材料的新感悟。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处于静思状态时,大脑直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会变窄,可以全神贯注,使潜意识活动加剧,使众多意识外的隐存信息在直觉意识作用下迅速勾联,重新组合,实现对语言材料的大彻大悟。这才是语感训练的最高境界。例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段进行冥思,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指导他们运用联想、想象,在大脑中再现古人春游的图景,进一步品味作品中透露出的思想底蕴和情感寄托。这样,学生就可以体味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自然完成对语言材料的彻底感悟。
总之,语感能力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习语言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靠学生自己就能形成的,它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是分不开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对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和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感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首先搞清语感的本质及特点,然后才能采取恰当的语感训练手段,反复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使其逐步形成语感能力。
一 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诵读吟咏
新课标提出了“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其语感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美读吟诵的指导。指导朗读的关键之处,不应只注重节奏重音、急缓顿挫的标示,而应把重点放到朗读的根本——怎样在朗读中拓展想象、涵养美感上。通过吟咏诵读引导学生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2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果,只有加强写作实践,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重视阅读和写作。关于读写能力问题,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说明读和写的联系十分紧密。要能写,必须多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重在多读、多涉猎、增见识,力求读懂,最好能背熟。在读书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读和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加强语感分析训练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语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1揣摩、品味语言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理解能力。理解作者的用意,就必须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具体做法有:
2根据语境,解读语意
例如,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中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从字面来看,介绍墙外有两株枣树,从修辞来看,这利用“反复”修辞格没有必要,不如说成“我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还精炼些。但作者是有意这样写的,他隐含着作者寂寞、凄清、苦闷的心情。再如: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将“泻”换成“照”字,行不行?“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将“浮”换成“升”字,又是否可以呢?——不行。因为一个“泻”字,把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动感来了;而用“浮”字,能显示出雾的轻飘状态,是轻而缓的出来。这就是依据语境分析词语而获得的语感。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依据教材,分析具体语境下词语或语句的不同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力。
3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
在形象、情感的基础上,领悟出语言文字所蕴藉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体验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字面上理解:孩子们看见陌生的老人走来,感到很奇怪,所以笑着寻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但寄于孩童的“笑问”背后,则是诗人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客的悲凉。这看似平平淡淡的问话,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起。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简而意丰。语感强的人不但能正确理解作品,还可将原作品的意蕴作新的开拓和补充,使阅读达到更高的层次。
4运用想象,意会语言
我们可以利用朗读后产生的直觉思维,调动学生过去的情感体验,力求让他们脑海中浮现出作品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而展开想象、创造意境,产生形象语感。这环节,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效果更好。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象那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勾勒出一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图。读朱自清的《绿》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朗读,然后根据课文提供的文字信息,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梅雨潭“绿”的美景图画,以培养他们想象的能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捕捉到语言文字中的信息,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产生领会能力,激发了形象语感。
三、语感训练的有效途径
培养语感能力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即要通过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准确、得体、连贯使用语言的能力,最终使其达到能对语言材料进行鉴赏式语感分析。
语感是一种长期积累形成的悟性,因此语感训练必须抓住悟性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必须让学生懂得“悟”的重要,掌握“悟”的技巧,从而实现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品味和感悟。
1.静听感悟。
一般的语言材料既包括语义内容,又包括语言形式。实际上,作者是借助语义的形象化和语言的语气化来传递信息的,而语言的语气化又表现为语音的高低、预期的强弱、语势的缓急、语流的继续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语言材料中语音、语气、语势、语流的固有特征,借助有效的听觉指导学生感悟语言材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听《荷花淀》的名家录音,特别是指导学生注意静听四位青年妇女准备去探望刚离家不久的丈夫时那一番别有情趣的调侃,让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整体感知,进而把握人物的性格,感悟作者语言的高超表现力。
2.诵读体悟。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诵读对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作用。阅读教学中的读,可以是朗读,可以是吟读,可以是默读……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他们体会语言材料中蕴含的语义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几个人物对话的语气、语态中感受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就可以品味出邹忌受蒙蔽的原因,完成对语言材料内容和形式的深刻体悟。
3.再现彻悟。
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调动大脑思维,将眼前的语言材料与已有的经验信息联系起来,进行联想、想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到对原材料的新感悟。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处于静思状态时,大脑直接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会变窄,可以全神贯注,使潜意识活动加剧,使众多意识外的隐存信息在直觉意识作用下迅速勾联,重新组合,实现对语言材料的大彻大悟。这才是语感训练的最高境界。例如,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莫春者,春服即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段进行冥思,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指导他们运用联想、想象,在大脑中再现古人春游的图景,进一步品味作品中透露出的思想底蕴和情感寄托。这样,学生就可以体味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自然完成对语言材料的彻底感悟。
总之,语感能力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习语言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靠学生自己就能形成的,它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训练是分不开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对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导和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