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基于“学情视角”谈名人故事类文章教学

【作者】 张云峰

【机构】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现行语文教材中名人故事类文章这一叙事性文体的教学如何体现“学为中心”,如何践行“落实语用”,依然是广大老师的困惑。文章站在“学为中心”的角度,提出“知事、识人、润心”三个教学策略,结合笔者亲身实践,力图使这类文章的教学凸显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真正实现“学为中心,关注文体,落实语用”。
  关键词:学情视角  名人故事  教学
  名人故事类文章是叙事性文体的一种,这类文章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占据一定的分量。此类文章大都讲述名人成长的经历或成功的故事,取材范围涵盖古今中外。基于名人故事类文章的文体特点和教学目标,站在“学为中心”的角度,笔者认为此类文章教学的基本思路可以定为:基于“学情视角”理念下的知事、识人、润心。
  一、知事——知道谁的什么事
  (一)短语式概括
  关于叙事类作品第一学段大意的把握,其实新版课标中并未提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无法回避对课文整体感知的环节。尤其像在低年级这类文章的教学时,还是应该让学生初读后有整体的把握。笔者认为,第一学段名人故事类教学的“知事”可以定位在借助简单的词语或短语来概括事件。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司马光》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大致理解课文讲了“司马光救人”或者“司马光砸缸救人”即可。
  (二)支架式概括
  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对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教学中往往发现孩子们挺难把三个要素连起来,经常是分开来易表述,连起来说就又显复杂,此时笔者觉得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架,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半扶半放中”概括文章的大意。如在教学四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文大意概括时,可以先引领孩子对课文进行起因、经过、结果的梳理,然后出示填空的形式:“周恩来耳闻目睹了(                ),从中深刻体会到(                 )的含义,从而立志要(                )。”这样的半开放式概括,便于学生将零碎的思考有效地串联,为高年级较简洁完整概括课文大意打下基础。
  (三)反思式概括
  在高段的课堂里引领孩子对名人故事大意进行概括,可以让学生课外进行尝试并写下来,而后在课堂进行方法的提炼后让学生对自己的概括进行诊断性反思,从而经历再次修改提升的学习过程。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的主要内容的概括时,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初读感知环节:
  1.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对照预习作业单,每个同学都在小组里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争取说得既完整又简洁。
  2. 教师重点巡视一个组,指导学生说好文章主要内容。
  3. 指名其它组汇报,然后请教师指导组汇报或评价。教师总结利用文章三封电报这一主要线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师:老师刚参与了这组的学习,请这组的同学来说说。知道他为什么说得好吗?因为他抓住了文章三封电报这一主要线索。)
  为突破学生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这一重点,老师采用个别指导一组,以一组带全班的形式进行。教师的“下手”恰到好处,学生的原有认知与新的知识产生链接点,产生了无缝地耦合。
  二、 识人——感悟谁是怎样的人
  (一) 从“形象到形象”── 多角度个性感悟
  从“形象到形象”,就是按照一般的读名人故事类文章思路,会先有一个对人物整体的印象,而后进行深入阅读,又可能会产生对人物的特点更为细化的感悟和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六下的一篇课文,“美丽”一词统领全文。我引领孩子在种种意象中体会着居里夫人立体的“美丽”。但这一部分的文本所体现的“美丽”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的经验与独特的理解进行多角度的理解。于是,我让学生进行逐句品味。学生从文本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在那个年代弄到一顿工业废渣的艰辛和不易;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对事业的执着和坚持;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对名利的高尚境界……这一个个意象在学生的脑海里交错出现,又经过自己经验的耦合,转化成一个个的词语。
  (二) 从“方法到形象”── 言意间和谐感悟
  从“方法到形象”即从描写人物的方法入手感知人物形象,这个过程往往能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规律,习得描写人物的方法,感知人物的形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一课中,对于罗丹的人物特点,笔者是引导学生在句子的感悟中实现的。
  第一处:
  出示句式: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________________;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处:
  ▲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
  句式训练: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他忘记了(               )。
  上述的案例是解读文章“想象”这一基本表达方式的。在具体的解读时,教师首先利用第一处文章详细写到的两个地方,让学生顺着罗丹的想象进行合理想象。更为主要的是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动情地把自己的想象念出来,让想象更符合文章的实际,更符合当时的情境。而第二处的想象内容作者是完全写出来的,在这个时候,学生对想象已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他忘记了______ ”这样的句式训练,是课文情感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对课文“想象”这一表达方式的强化。
  三、润心——决心做那样的人
  (一)分享阅读感受
  新版课标对叙事性文体的教学,几乎在每个年段提出要交流阅读感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学完《毛主席在花山》一文,可以让学生说说你觉得在这个故事中,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目的是让孩子们从人物平凡的生活细节中体会精神的伟大。从“学情视角”的核心内涵来看,这其实是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层面,弄清楚学生是否具有或具有哪些“结果性经验”。
  (二) 实现精神迁移
  有的名人故事传递着某种精神,可以通过同类故事的续写达到精神内化和迁移的目的。如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神贯注》一文后,笔者引领孩子做这样的续写:
  伟大的发明王爱迪生常常通宵达旦的工作,仅为了白炽灯的灯丝就用了上千种材料,连胡子,头发,竹丝这样的材料也都实验过。据说他在工作室工作时常常是熬夜加班直到天明。有一次,他的助手将早饭给他送了进来,放下后,助手就走了。(                                                     )
  这样作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合理的想象,把“全神贯注”这个词语的意义拓展、丰厚,从而使这种精神品质得以迁移运用。
  (三)内化范式语言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定语言实践,实现“润心”这一过程,那么这样的情感熏陶是带有语文特质的,这样的过程本身就是“言”与“意”和谐共舞的过程。在《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一课最后,笔者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笔:
  (师:在毛出席作出批示的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做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夜,毛主席肯定又经历了心理的煎熬。)
  那一夜,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人们发现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提示: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或内心独白来描写心理活动。)
  本课的教学围绕研读人物心理展开,学生在感受人物的言行神情及内心独白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这个环节的设计先是指向课文的语言现象,让学生在语言特点处停留,而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整体地迁移。
  我们如果把握了叙事性文体的特点,明确了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站在“学情”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定能实现“学为中心,关注文体,落实语用”!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
  《教育走向生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新理念》 文汇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叶圣陶教育文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版
  《张志公自选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年6月版
  作者简介:姓名:张云峰,工作单位: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最后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教师,职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