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学生德育教育途径初探
【作者】 赵均旗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里岔海尔希望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小学阶段是正式受教育的初期,基础的夯实对于人才的成就意义非凡;但“成才先成人”,成人,就是先学会做人,如何做一个正直的好人,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德育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素质教育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包含品德教育为目标,新课改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德育也有所体现,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世界和人生的初期,本阶段是德育形成的重要时期,那么在小学阶段应从哪些方面加强德育工作,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这项工作。
一、 加强认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加强学生对小学生行为准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从日常生活方面来规范学生自己的言行等问题,从最基本的方面帮助小学生学会做人。
我很喜欢邹越的演讲《爱》,演讲的内容分为“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四个专题。每学期我都会通过视频观看的形式,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其中的涵义。我们还可以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课,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学校的宣传栏等途径加强认识。
二、 注重实践
以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对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和加深学生的道德情感,锤炼学生的道德意志。新课程重改革中强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学习知识自主建构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生成新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例如社区里开展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到敬老院关心帮助孤寡老人,清明节拥军爱民活动,或者是清除社区白色垃圾等,我们都要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图名利,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三、 重视师德示范作用
德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它的教育途径有时是显性的,例如思想品德课、班会,有时是隐形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师德的示范作用。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老师往往就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往往会收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年级越低就越明显,身教重于言传,所以,作为教师,要行为端正,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品质。
四、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儿提到的老师是指交孩子如何做人的老师。家长的价值取向以及言语行为都能影响孩子的认识。近年来,很多家长太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漠视道德教育。有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突出,但是在家不孝敬老人,自私自利,与同学不能好好相处,这样的孩子即使学习优异,将来也未必有所为。我们要重视家庭的教育影响,加强家校间的合作交流。一方面,家长要起表率作用,言行一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校多参加德育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
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片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也都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如今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差,社会责任感不强,对于社会上的反面现象缺乏辨别能力,不知感恩,面对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信、与他人合作、愉快相处,乐于助人的品德。同时,关注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在平日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教给学生举止言谈要得体,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待人接物诚恳,按计划学习,讲求效益,勤俭朴素,热爱劳动等。
邓小平同志曾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学校永远应该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在倡导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铸造学生美好的明天。
一、 加强认识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加强学生对小学生行为准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从日常生活方面来规范学生自己的言行等问题,从最基本的方面帮助小学生学会做人。
我很喜欢邹越的演讲《爱》,演讲的内容分为“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四个专题。每学期我都会通过视频观看的形式,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其中的涵义。我们还可以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课,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学校的宣传栏等途径加强认识。
二、 注重实践
以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可以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对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道德认知,丰富和加深学生的道德情感,锤炼学生的道德意志。新课程重改革中强调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学习知识自主建构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生成新的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我们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例如社区里开展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到敬老院关心帮助孤寡老人,清明节拥军爱民活动,或者是清除社区白色垃圾等,我们都要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图名利,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三、 重视师德示范作用
德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它的教育途径有时是显性的,例如思想品德课、班会,有时是隐形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师德的示范作用。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老师往往就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往往会收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年级越低就越明显,身教重于言传,所以,作为教师,要行为端正,作风正派,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品质。
四、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儿提到的老师是指交孩子如何做人的老师。家长的价值取向以及言语行为都能影响孩子的认识。近年来,很多家长太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漠视道德教育。有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突出,但是在家不孝敬老人,自私自利,与同学不能好好相处,这样的孩子即使学习优异,将来也未必有所为。我们要重视家庭的教育影响,加强家校间的合作交流。一方面,家长要起表率作用,言行一致;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在校多参加德育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
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片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也都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如今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很差,社会责任感不强,对于社会上的反面现象缺乏辨别能力,不知感恩,面对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信、与他人合作、愉快相处,乐于助人的品德。同时,关注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在平日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比如教给学生举止言谈要得体,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待人接物诚恳,按计划学习,讲求效益,勤俭朴素,热爱劳动等。
邓小平同志曾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为首”,学校永远应该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在倡导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铸造学生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