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面对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思考

【作者】 张全英

【机构】 四川省西充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知识价值的认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课程标准所关注的知识的价值,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新的课程目标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强调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实现地理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地理现实。
  地理现实就是每个学生所接触的客观世界中的地理规律以及有关这些规律的地理知识结构。教师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地理现实,才能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激情。例如:由于本地区初中学生升高中不考地理,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就成为“副科”课表上安排有地理课,但绝大多数的初中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把地理课给所谓的主科。这样,就导致考入高中的学生地理学科知识一片空白。当老师讲到中国的某一个省、世界某些著名国家,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它们在哪里。非常基础的经线、纬线、东西南北几个方向,很多学生都无法区分。在这种情况下,讲授高一课程,相当于在建空中楼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在教高一课程的同时,讲授初中地理知识,让学生在具备一定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来学高中地理,这样,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信心。
  2、构建充满生活理性的地理课堂。
  地理的智慧首先是生活的智慧。地理课堂应该充满生活的理性。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在关注学生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拓展生活视野等方面引起重视。课堂应努力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气象气候现象,旅游中的所见所闻等地理知识,自觉地与地理学习相联系。例如:在东南亚地震引发海啸事件发生时,及时组织学生就地震、海啸灾害的发生、影响等开展研究性学习。面向生活的地理学习能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基础技能去构建地理知识,发展地理新能力。面向生活的地理学习可激发学生对岩石、土壤、植被、水文等常见地理事物的兴趣,能自觉地学习一些基础性的地理知识。
  3、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它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领悟。而且,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念和问题、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提问和概括、假设与陈述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间进行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交往过程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则意味着人人皆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不仅懂得珍爱自然,珍爱生命,并让学生懂得友好社会、友好他人。
  4、地理课堂教学中应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学生学习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没有地理思维,就没有真正的地理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地理思考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已有事实进行地理推测和解释,并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并能发散自己的思考过程,能与人交流、沟通,以形成自己的地理素养。怎样才能在不拘一格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1、要从课本中的案例出发,教会学生知识迁移的思维意识。首先,要注重课本知识的分析,从而拓展课本思维的课外迁移。如:由中国的南水北调事例给出调水工程的原理及国内的水资源分布材料,让学生去分析调水的路线;给出以色列的地理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图、经济发展状况图,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边水资源分布差异及其原因,让学生分析调水的方向、原因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其次,应注重延伸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广阔性。如流域的开发,只是谈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好的方面,讲课时把探讨三峡大坝建成的弊端也加入其中,如会影响下游动物的生存环境,会淹没库区的文物古迹,会因移民引起许多社会问题等等,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2、加强区域地理要素差异分析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思维意识。例如:海水盐度在南北纬600分布的差异,西风漂流的性质在南北半球的差异,中国荒漠化和世界荒漠化的成因差异的对比。3、注重知识的整合,巧设专题,培养学生串联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的思维意识。如:地球自转、公转意义中地方时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地转偏向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等都可以以专题形式进行梳理 。
  新课改给了教师、学生发挥自己能力和优势的空间和舞台,只要师生之间不断信号沟通,尝试不同的学法和教法,教师不断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