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改革发展,模式化推进课堂教学
【作者】 韩东芳
【机构】 山东省潍坊北海国际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步入21世纪,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新课程课改,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了,纵观这十几年改革发展,从国家的层面,把新课程改革配套推进,首先从改革考试制度、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制度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推进,从学校层面,大部分学校正在经历着这四个阶段:转变学习方式——建立模式——优质高效个性化课堂——教学艺术。
一、 转变学习方式
主要是有“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改变传统课堂的大一统、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输出传授式的教学方式。要想转变这种方式,就必须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要想调整这种关系,就必须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角色的转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学环节的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只有课堂结构发生了变化才真正转变了学习方式,为什么有很多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缺氧”,也就是以上这几个环节没有细致的处理好。
二、建立学习模式
以模式化推进课堂教学。近几年有大批学校的教学模式引起全国关注,如,洋思中学的目标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并有了模式的教学流程;诊断——出示目标——教学过程——当堂检测;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第一个三;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第二个三是;预习课、反馈课、展示课,还有六个教学环节;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广文中学的“54321教学模式”,潍坊五中的“合作学习”等等,各学校纷纷建立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林立,甚至有的学校追风,照搬、套用模式,其实教学需要模式吗?我想,教学应不唯模式,特别不唯一种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年以前,国外就有了很多的教学模式。如,前苏联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揭示新课题及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当前我们很多学校的模式是不是还有凯洛夫模式的影子?苏格拉底很早就提出了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三环节问题导学:讽刺——定义——助产;还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教学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格鲁吉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原苏联教育科学院士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现在美国又在流行“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无疑推动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但建模是为了出模,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模式里面,试想:“如果学生在一个学校读三年初中,三年来一直都是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学生还有没有个性,教师的风格、特点、个性怎么发挥?
三、优质高效个性化课堂
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如何使课堂更加有效、高效和优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生深度学习,是我们学校当前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单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我认为中国的课堂教学又在经历这三个阶段;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理论,课堂教学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我们的学校再对号入座,你的学校课堂教学正处在哪个阶段?其实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好的呢?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大青少年、儿童的智慧、个性及身心能力!释放课堂活力,激扬学生生命!
四、 创设教学特色工作
1、在深入各班听课研讨的基础上,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完成了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工作。在分析报告中,能将教师基本情况,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思考与对策这三个方面较详细地作出论述。这项工作为我校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打好了基础。在听课研究中,教导处专门设计了“课堂教学观察表”,要求听课者着重关注执教老师教并要求听课老师学中的成功点和不足点,并要求听课老师帮助揭示成功点的依据和对不足点的改进意见。只要坚持探索和积累,就可以帮助教师提供大量的鲜活的课例研究素材和灵感,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作好充分准备。正由于我们平时能引导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研究者,因此,一部分教师在课例研究中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果。
2、英语学科组在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思路活跃,大胆尝试。我校英语教师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平时不可多得的交流成果。我们觉得课堂教学改革中方法、策略、模式的探究,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去尝试、总结,在实践中加以反思,才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如果默守陈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就会成为教学改革的弱者,处处与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
五、教学艺术
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
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必须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及其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原则性,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只有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包括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实物、标本、实验、网络)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技能和技巧。但必须还要强调一点,教得好,学生未必学得好,教学艺术还需要体现在教师如何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说话的机会,搭建更多相互交流的平台,提供更多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啊!
一、 转变学习方式
主要是有“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改变传统课堂的大一统、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输出传授式的教学方式。要想转变这种方式,就必须调整‘教“与”“学”的关系,要想调整这种关系,就必须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角色的转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教学环节的优化带来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化,只有课堂结构发生了变化才真正转变了学习方式,为什么有很多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了“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缺氧”,也就是以上这几个环节没有细致的处理好。
二、建立学习模式
以模式化推进课堂教学。近几年有大批学校的教学模式引起全国关注,如,洋思中学的目标教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并有了模式的教学流程;诊断——出示目标——教学过程——当堂检测;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第一个三;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第二个三是;预习课、反馈课、展示课,还有六个教学环节;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广文中学的“54321教学模式”,潍坊五中的“合作学习”等等,各学校纷纷建立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林立,甚至有的学校追风,照搬、套用模式,其实教学需要模式吗?我想,教学应不唯模式,特别不唯一种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年以前,国外就有了很多的教学模式。如,前苏联凯洛夫提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揭示新课题及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当前我们很多学校的模式是不是还有凯洛夫模式的影子?苏格拉底很早就提出了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三环节问题导学:讽刺——定义——助产;还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教学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格鲁吉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原苏联教育科学院士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现在美国又在流行“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等。这些模式无疑推动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但建模是为了出模,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模式里面,试想:“如果学生在一个学校读三年初中,三年来一直都是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学生还有没有个性,教师的风格、特点、个性怎么发挥?
三、优质高效个性化课堂
有效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上。如何使课堂更加有效、高效和优质,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发生深度学习,是我们学校当前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问题,单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我认为中国的课堂教学又在经历这三个阶段;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理论,课堂教学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我们的学校再对号入座,你的学校课堂教学正处在哪个阶段?其实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好的呢?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大青少年、儿童的智慧、个性及身心能力!释放课堂活力,激扬学生生命!
四、 创设教学特色工作
1、在深入各班听课研讨的基础上,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完成了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工作。在分析报告中,能将教师基本情况,教师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思考与对策这三个方面较详细地作出论述。这项工作为我校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打好了基础。在听课研究中,教导处专门设计了“课堂教学观察表”,要求听课者着重关注执教老师教并要求听课老师学中的成功点和不足点,并要求听课老师帮助揭示成功点的依据和对不足点的改进意见。只要坚持探索和积累,就可以帮助教师提供大量的鲜活的课例研究素材和灵感,为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作好充分准备。正由于我们平时能引导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研究者,因此,一部分教师在课例研究中已经获得了初步成果。
2、英语学科组在推进新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思路活跃,大胆尝试。我校英语教师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了平时不可多得的交流成果。我们觉得课堂教学改革中方法、策略、模式的探究,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去尝试、总结,在实践中加以反思,才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如果默守陈规,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就会成为教学改革的弱者,处处与新时代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
五、教学艺术
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
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必须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及其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原则性,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只有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教学艺术,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包括文字、符号、图表、模型、实物、标本、实验、网络)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则,创设教学情境,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一整套娴熟的教学方法、技能和技巧。但必须还要强调一点,教得好,学生未必学得好,教学艺术还需要体现在教师如何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说话的机会,搭建更多相互交流的平台,提供更多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才是真正的教学艺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