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执批注之笔 营造探究阅读天地
【作者】 杨 惠
【机构】 四川省成都七中八一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课堂实践和课外延伸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
关键词:批注阅读 理解 感悟 评价 课堂生成 情感共鸣
在语文课堂上一直有一些来自教学中的困惑。为什么许多学生语文学得不温不火? 为什么学生对于一个要求稍加思考的基础性问题,也往往不能独立地进行分析呢?为什么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往后的学习反而越艰难这种情况呢?按照教学论的道理来说,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获取新的知识就应当越容易。根据我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关注到的现象发现: 学生读过的书上除了摘抄老师的笔记,很少有自己的思考、感悟,更谈不上留下思想的痕迹。孩子们的阅读停留于文字表面,不能直抵文本意蕴深处。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老师,敢于直面惨淡的课堂,敢于正视教学的困境”。我仔细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部分学生的自学不深入,导致上课缺乏主动性,当“收音机”。
(2)学生的阅读缺少独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对学生这样的学习实情,我采取用批注阅读的方法实现学生的阅读的自立和独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文章的空白处,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评价写下来,并做出相应的勾画圈点,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与评价能力,实现阅读过程中“与课本心灵对话”。所以我在课堂实践和课外延伸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给文章批注,就是记录当时自己的读书体会。习惯养成之后,读书理解能力会增强,读书兴趣就越浓,读书就成为一种有思考的行为了。
一、确定符号,力求批注的规范性。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批注分为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批注,虽然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学习行为,但在符号的运用上有必要进行规范。
首先,建议学生用铅笔作记号,这样在合作交流后,便于修改。
其次,设计批注符号。一般常用的有下列几种:“□”表示生字新词;“○”表示易读错的字;“——”表示重要的语句;“?”表示关键性的字词; “~~~~~”表示精妙的词句;“?”表示对课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的内容要点;“‖”“/”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最后,要求学生:符号不要随意更换,不然时间一长,连自己都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意思了。
二、关注“空白”,丰富批注的多样性。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选自名家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括很多“不确定”和“空白”,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 很多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和无奈,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或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课堂上,教师若能通过对话,引导学生进行巧妙的“补白”式的批注,让学生入乎其内,徜徉其中,简单处还它个具体,必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也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进行适时巧妙的批注补白,才能捕捉到丰富多彩的生成资源,给语文课引进一溪活水,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词语处“批注“——让词语形象起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因“情”而做,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我们要善于寻找文本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巧抓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引导在不知不觉之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大胆合理想象中体验课文情感,在获得语言滋养的同时,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二)标点处“批注”——让语言润泽起来。
一篇完整的文章,绝对少不了标点的运用。标点符号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因而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省略号这一“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用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这既有利于阅读的深化,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体会。
学生在写批注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语言表现形式,并在第一时间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潜移默化中很好的指导了学生写作,使语言润泽起来。
(三)句中“批注”——让感悟深刻起来。
文本语言中的空白包含着许多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若能以批注将这些只能意会的空白文字化、具体化、生动化,那么文本便拥有了学生那丰富的灵动与情感,从而,感悟文本的过程也就成为一个有效的过程。还有许多课文表达的情感含蓄、内敛,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沿着文本情感发展的方向或作者写作的意图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由此可见,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空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如果凭借想像之火炬点燃情感之火,利用批注巧妙地变“空白点”为“燃烧点”,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教材的情水乳交融,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绽放得更加绚烂,语文课堂就会成为情感流淌的课堂,智慧飞扬的课堂。
三、巧抓时机,提升批注的有效性。
(一)课前自由批注,为课堂谱写必要的前奏。
课前批注是预习课文的另一种更宽泛更深入的自学形式。也是批注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抓(下转第9页)(上接32页)住这一时机,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便于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1.有价值而批注 这是比较常规的操作。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指定的批注符号找出生字新词,并在重要的地方做批注,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等。
2.有感触而批注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能直接体会到的情感、受到的启发或感想,都可进行批注。如在预习《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有学生写道:“我能体会作者的忧伤,记得我的外婆去世的时候,我也很伤心。”有的写道:“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再珍惜!”看了学生的批注,就知道学生用心预习了课文,也看到了他们和作者进行了心灵的接触。
3.有疑惑而批注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在教学中,我总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总能收获更多。在完成平时的预习作业时,我要求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个“?”号,或是把自己的看法写在旁边
(二)课中专题批注,为课堂抹上个性化的色彩。
课中批注就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批注。这样的批注具有时效性,无形之中让学生完成了课堂笔记,学会了读书摘记,把握住学习的重点,更有助于做日后整理复习之用。
1.困难时要批注。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当老师提出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后,课堂上没有出现小手林立的现象,而是学生沉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批注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沉默的权利,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不会说的时候,就建议他们写下批注,往往在这样的课堂中,批注能将无声变有声。
2.释疑时要批注。
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3.有感时也要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三)课后扩展批注,为课堂教学追加精妙之笔。
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要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不少文章结尾处都仍有无限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扩展性的批注,进行适当的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就课文内容等做简单的批注评价,写写自己的收获、希望或想法。这样,利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正确的真善美观点,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以达到语文教学中对两项显性指标的要求。
对于感情强烈、能触动学生、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课文,适宜学后拓展文本进行联想式的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给课文批注是形式,用心是根本;批注是手段,促进有效阅读是目的。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如果我们能花时间正确引导学生勤写批注,写有效批注,促使学生在“动笔墨”的同时,动心思,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这样持之以恒,小批注定能做出大文章!
课标为指引,教材为依据,课堂为基础,培养批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更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要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
关键词:批注阅读 理解 感悟 评价 课堂生成 情感共鸣
在语文课堂上一直有一些来自教学中的困惑。为什么许多学生语文学得不温不火? 为什么学生对于一个要求稍加思考的基础性问题,也往往不能独立地进行分析呢?为什么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往后的学习反而越艰难这种情况呢?按照教学论的道理来说,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获取新的知识就应当越容易。根据我在课堂实践教学中关注到的现象发现: 学生读过的书上除了摘抄老师的笔记,很少有自己的思考、感悟,更谈不上留下思想的痕迹。孩子们的阅读停留于文字表面,不能直抵文本意蕴深处。
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老师,敢于直面惨淡的课堂,敢于正视教学的困境”。我仔细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部分学生的自学不深入,导致上课缺乏主动性,当“收音机”。
(2)学生的阅读缺少独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对学生这样的学习实情,我采取用批注阅读的方法实现学生的阅读的自立和独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文章的空白处,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评价写下来,并做出相应的勾画圈点,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与评价能力,实现阅读过程中“与课本心灵对话”。所以我在课堂实践和课外延伸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给文章批注,就是记录当时自己的读书体会。习惯养成之后,读书理解能力会增强,读书兴趣就越浓,读书就成为一种有思考的行为了。
一、确定符号,力求批注的规范性。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批注分为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批注,虽然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学习行为,但在符号的运用上有必要进行规范。
首先,建议学生用铅笔作记号,这样在合作交流后,便于修改。
其次,设计批注符号。一般常用的有下列几种:“□”表示生字新词;“○”表示易读错的字;“——”表示重要的语句;“?”表示关键性的字词; “~~~~~”表示精妙的词句;“?”表示对课内容的质疑;“①②③……”表示几个并列的内容要点;“‖”“/”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最后,要求学生:符号不要随意更换,不然时间一长,连自己都不知道画的是什么意思了。
二、关注“空白”,丰富批注的多样性。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选自名家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括很多“不确定”和“空白”,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 很多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和无奈,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致,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或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课堂上,教师若能通过对话,引导学生进行巧妙的“补白”式的批注,让学生入乎其内,徜徉其中,简单处还它个具体,必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之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也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空白,进行适时巧妙的批注补白,才能捕捉到丰富多彩的生成资源,给语文课引进一溪活水,使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一)词语处“批注“——让词语形象起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都因“情”而做,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我们要善于寻找文本蕴含的语言实践契机,巧抓关键词语进行批注,引导在不知不觉之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大胆合理想象中体验课文情感,在获得语言滋养的同时,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二)标点处“批注”——让语言润泽起来。
一篇完整的文章,绝对少不了标点的运用。标点符号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因而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课文往往用省略号留下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去补充,其实在这些似乎“无”的空白之中,渗透着极丰富的“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省略号这一“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用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这既有利于阅读的深化,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体会。
学生在写批注的过程中,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的语言和独具匠心的语言表现形式,并在第一时间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潜移默化中很好的指导了学生写作,使语言润泽起来。
(三)句中“批注”——让感悟深刻起来。
文本语言中的空白包含着许多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若能以批注将这些只能意会的空白文字化、具体化、生动化,那么文本便拥有了学生那丰富的灵动与情感,从而,感悟文本的过程也就成为一个有效的过程。还有许多课文表达的情感含蓄、内敛,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沿着文本情感发展的方向或作者写作的意图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拓展延伸。由此可见,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空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如果凭借想像之火炬点燃情感之火,利用批注巧妙地变“空白点”为“燃烧点”,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教材的情水乳交融,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绽放得更加绚烂,语文课堂就会成为情感流淌的课堂,智慧飞扬的课堂。
三、巧抓时机,提升批注的有效性。
(一)课前自由批注,为课堂谱写必要的前奏。
课前批注是预习课文的另一种更宽泛更深入的自学形式。也是批注这种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初次接触课文。此时,他们的想法、感受、疑问最多,涉及面也最广。诸如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达方法、写作特色、精彩语句、富有特殊功能的标点、字词、句段等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抓(下转第9页)(上接32页)住这一时机,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感受的机会,便于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
1.有价值而批注 这是比较常规的操作。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指定的批注符号找出生字新词,并在重要的地方做批注,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等。
2.有感触而批注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能直接体会到的情感、受到的启发或感想,都可进行批注。如在预习《和时间赛跑》一课时,有学生写道:“我能体会作者的忧伤,记得我的外婆去世的时候,我也很伤心。”有的写道:“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再珍惜!”看了学生的批注,就知道学生用心预习了课文,也看到了他们和作者进行了心灵的接触。
3.有疑惑而批注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在教学中,我总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总能收获更多。在完成平时的预习作业时,我要求学生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个“?”号,或是把自己的看法写在旁边
(二)课中专题批注,为课堂抹上个性化的色彩。
课中批注就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批注。这样的批注具有时效性,无形之中让学生完成了课堂笔记,学会了读书摘记,把握住学习的重点,更有助于做日后整理复习之用。
1.困难时要批注。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经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当老师提出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后,课堂上没有出现小手林立的现象,而是学生沉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批注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沉默的权利,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不会说的时候,就建议他们写下批注,往往在这样的课堂中,批注能将无声变有声。
2.释疑时要批注。
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让他们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批注式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探究精神。
3.有感时也要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三)课后扩展批注,为课堂教学追加精妙之笔。
大语文教学观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要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言有尽而意未尽”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不少文章结尾处都仍有无限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扩展性的批注,进行适当的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就课文内容等做简单的批注评价,写写自己的收获、希望或想法。这样,利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正确的真善美观点,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以达到语文教学中对两项显性指标的要求。
对于感情强烈、能触动学生、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课文,适宜学后拓展文本进行联想式的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给课文批注是形式,用心是根本;批注是手段,促进有效阅读是目的。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如果我们能花时间正确引导学生勤写批注,写有效批注,促使学生在“动笔墨”的同时,动心思,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这样持之以恒,小批注定能做出大文章!
课标为指引,教材为依据,课堂为基础,培养批注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阅读要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的任务。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更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要把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借助批注开展阅读交流,真正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