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从“王负剑”说起——小议中学文言词汇教与学

【作者】 谢雄强

【机构】 广西北流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文言文教学重点应放在语言方面,这其中尤其以词汇积累为主。突破词汇难关,文言文阅读能力才可能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词汇教学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一篇有代表性的文言文。文中“庭刺秦王”的场面惊心动魄。秦王遇刺,随身宝剑竟拔不出来,狼狈之极。后来臣子高喊:“王负剑”,于是剑才得以拔出从而重创荆轲。课文注释历来把“负”解释为“背”,大家也不认为有何不妥。事实上,这里面有问题、值得推敲!
  考古证明,秦剑的形制,其长度是在一米以上的。一米多长的剑背在身上,能轻易地把它从剑鞘中拔出?只要试一试,就知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影视中那种背刀负剑潇洒抽出插入刀剑鞘的动作是特技镜头,能当真吗?那么,长剑出鞘的常见动作是什么?就是刀剑搏击术中常用的“抱剑势”——左腿后撤步,左手抱起剑(刀)鞘,右腿成弓步、警戒势,右手握柄快速抽出刀剑。如此一米多长的剑也能轻易拔出!正确的动作如此,可“王负剑”的“负”怎么解释?“负”即“抱,抱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徐衍负石入海”。“负石”就是“抱着石头”。“抱”与“负”同义,连用后引申为“具有”......
  一个简单的例子折射出中学文言词汇教与学的问题。关于古诗文的译注,语文教材时有可商榷之处。而文言词汇的教和学也确实成了短板,这从语文考试的文言文翻译题目得分率下降中得到证明。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
  首先,对新课改精神领会有误。新课改淡化语法、强调个性阅读本身是不错的。但有部分语文教师把“淡化”视同“忽略”,基本不讲语法了;强调个性、自主阅读的同时却抛弃了分析讲解。其实,文言文阅读的难关始终是字词的理解。想绕过这个难关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攻克难关!
  其次,基础不牢。文言文教学重点还是夯实基础。有了一定量的语言积累,文言文阅读就变得容易。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什么?还不是词汇!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中,词汇是最重要的。它是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也是进行语言交际的先决条件。词汇不过关,语言基础薄弱,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无从说起的。
  再次,知识、能力的欠缺。词汇的问题不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涉及到历史、文化、思想等多个方面。由于知识、能力的不足,字词的理解和运用必然出现偏差。现在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缺乏常识,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当然难了。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的“床”作何解释?“睡床”或“坐床”都是在屋内,举头就看不到明月,故这里的“床”应作别解为妥。翻《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古语中“床”可解释为“井栏”。井栏旁林休息玩耍是很自然的。李白的《长干行》中也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垂青梅”句,所以“床前明月光”的“床”应释为“井栏”才恰当。
  中学文言文词汇教与学的现状不能令人满意,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
  1.要有认真、较真的态度。对于文言文词汇的理解运用,不能想当然、随随便便。要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毕竟,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载体本身就是博大精深的。学习词汇的过程便是学习语言文化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而学好文言文是继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我们要有这个觉悟、这份责任。
  2.讲究学习的策略。文言文词汇学习与所有语言的词汇学习一样,学习中要讲究策略,不能够盲目。从大的方面说,系统原则、交际原则、文化原则、感情原则、巩固原则都要准守。
  系统原则体现在音、形、意结合,搭配关系,同义,反义,多义等语义场。以“利”为字例。
  (1)从字形看,“利”是会意字,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如:“其利断金”——《易·系辞》)。(2)由“锋利”引申为“快”“快速”形容词。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3)由“快速”引申为“顺利”,形容词。如:屡战不利。(4)由“锋利”引申指“语言锋利”“会说话”。 (5)因“锋利”含有“好”的意义,又引申为“利益” “好处” 。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6)由“利益”又引申为“利润” “利息” ,名词。如:“逐什一之利”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7)由“有利”引申为“胜利”,名词。如:“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孙子兵法》。(8)由“利益”又引申为“贪”“ 占有” ,动词。如:“利人妻女”。(9)由“利益”又引申为“物产”,名词。如:“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陈寿《三国志》......
  系统分析、理解文言字词的义项,就能准确深刻地掌握该字词。这比孤立记忆效果好多了。
  交际原则强调实际应用。古今汉语实不能分割。在语言运用中学习掌握文言文词汇是必要、高效的。以成语为例。成语是语言交际中使用较多的。我们可以巧妙利用成语学习文言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下列成语中就包含了文言实词(加点字):
  不易(改变)之论、不刊(删改)之论、无可适(去)从、以己度(推测)人、质(问)疑问难、登峰造(至)极、寡廉鲜(少)耻、家徒(只有)四壁、不学无术(本领)......
  文化原则要求重视文化背景,掌握词义演奏变规律,切记望文生义。例如上文所举“负”“床”二字的准确理解,就运用了历史文化知识来推求词义。又如,贾谊《论积贮疏》有“岁恶不入,请卖爵子。”一句。高中语文第三册(1984年版)注:“年成坏,不能纳税, (朝廷)卖爵位(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不入,指百姓纳不了税,卖爵,汉朝有公 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这是不准确的。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注:“请卖爵子:请求卖掉自己的爵级或儿子。 秦汉时有赏赐爵级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较低的爵级。这种爵级可以转卖。”?这才真正符合史实。后来的1991年出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改注为:“请卖爵子,(百姓)用爵位和子女换钱(以度荒年)。汉朝,人民的爵位可以买(包括由政府手中买)(下转第59页)(上接47页)卖。”这就符合文化原则了。
  3.优化文言文词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难言最优。适合学生、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追求的。在实践中,我们不妨多创新、大胆尝试。诸如“建立词汇卡”“例句词汇卡”“正误对照分析法”等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教的。当然,一切教学方法都要立足于研究学生、发展个性。例如,如果某学生特喜欢《孙子兵法》,不妨就以其语言作为词汇学习的范例。“一法通,百法通”,何乐而不为?如果学习自己动手归纳整词汇用户发的效果好,则不必叫他们死记硬背参考资料上的内容......
  总之,文言词汇的学习事关重大,其乐无穷。教学相长。师生在共同的文言词汇学习中必将收获多多。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