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新课改教学

【作者】 王凤婷 王东升

【机构】 湖北省南漳一中 湖北省南漳县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育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心的期待与爱的激励不仅是贯彻新课改提倡的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关怀与温暖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本文以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为依据探讨了教师如何用真心的期待和合理的激励方式来使学生最终达到教师的期望。我校的藏族学生也和内地同学混合编班、混合住宿,藏族同学从内地同学身上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内地同学也从藏族同学身上了解了神秘的西藏,汉藏学生互有收获,促进了民族团结。
        关键词:新课改;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激励
        一.当前教育背景
        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我国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教书匠、警察,而是学习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传授学生知识,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举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全面发展理念的倡导与推广下,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广大学者和研究者的重视。新课改突出了“人文思想”的特色,倡导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强调基础教育要为孩子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基,更要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的温暖。在这样的背景下,“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等教育模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学者的积极关注,心里学效应越来越多地被用到了教育领域中来推动教育的发展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其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尤受广大学者与研究者的青睐,然而在教学中却存在着不了解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过分夸大其作用,或把学生能否取得进步与成就完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或把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等以突出人文特色的教育理念简单地与表扬、奖励、零批评划等号,这些看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依据与启示
        1.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心理学依据
        皮格马列翁效应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自我实现的预言”,即自我持有的信念会对行为产生质和量的影响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信任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人格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因此变得更加自信,于是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
        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更加明显。受老师喜爱和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因为教师的期望促进了其对学生的热爱与关心,对他们寄予期望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与更为直接和清晰地反馈,他们真诚的期待使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激励学生,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增加了自信,促进了学生心理上的肯定与行为上的努力。因此,作为引导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老师,要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本着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发展的思想,用心来期待,用爱来激励学生。在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期望和激励的方法,增强学生动机和行为的诱因,引导学生为获得成功而努力。
        三.用心期待,用爱激励
        1.激励的方式
        教师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激励的方式来扮演好皮格马利翁的角色是教育教学以及成功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关键。鉴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激励学生时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
        2.激励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1)奖励与惩罚。马歇尔站在全新的角度对奖励和惩罚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在《告诉孩子你最好》中指出:“奖励和惩罚是一枚硬币的正反方面。用奖励法去‘贿赂’青少年以便让他们好好表现跟在他们表现不好的时候给予惩罚是同一动机的两个方面,都用来影响他人行为的外部方法。”外部刺激对激励学生没有长久作用,因此应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和学习动机,,这样的动力才会更有影响力。
我们不得不承认奖励和惩罚作为激励手段的重要性,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等身心发展状况来采取合理的方式。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利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了解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合作者,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兴趣,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以及对自己成败进行合理的归因。
        (2)表扬与批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批评的教育力量取决于批评的道德性质,取决于批评的分寸和威信。”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有些教师出于对“人文思想”理念倡导的贯彻,把教育无批评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对学生一味地给予表扬,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予指正和批评。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无法从老师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我们在肯定表扬是增强年轻人自尊的一个重要手段的同时要明白批评也是激励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要明白批评要适可而止,因为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误在哪,以纠正错误更好地工作,而不是要指出错误的对象去打击他的自信心。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表扬与批评极为重要,要依据学生性格等身心发展的特点来采取表扬或恰当的批评。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与学生发展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要给予学生真诚的关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用心来期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用爱来激励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莉梅.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J].读与写杂志,2008(5):121.
        [2]黄智玲.批评教育与赏识教育[J].教育管理,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集.
        [3]王永和.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示[J].教育探索,1996(6):35.
[4]马文?马歇尔.告诉孩子你最好[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