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的素质
【作者】 龙船妹
【机构】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的科学素质会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幼儿科学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幼儿科学教育的教育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幼儿科学教育的启蒙程度。在幼儿的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执行者、参与者、指导者,对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认为,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观,还要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启蒙能力。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启蒙能力
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本能”。也就是说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幼儿园里,科学教育主要途径是幼儿探究,它主要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获取相关经验。幼儿园中,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幼儿教师,要做好幼儿科学启蒙工作,幼儿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素质。
一、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幼儿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力。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把幼儿看作是一个身心各方面尚不完善的完整个体,需要科学合理的照顾和保护。
幼儿教育观是建立在儿童观之上的,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随着对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在教育上我们越来越多的提倡“儿童中心论”,即幼儿是教学的中心。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年龄特征、重视幼儿的差异性,做到教有原则,因材施教。
探究是幼儿的天生本能,很多潜能需要幼儿教师的发掘。幼儿在科学知识方面是有很多的欠缺,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需要教师一味的向幼儿传授生硬的科学理论知识,教师只需要提供给他们一个富于探究的环境,用极大的耐心来等待幼儿的探究过程,并适时启发幼儿的科学潜能。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合作者、指导者。
二、良好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一种广义的素质观,是科技社会中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包含科学知识与经验、科学技能与方法、科学情感与态度等三个方面,其基本要素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的关系。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在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养成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具有:
(一)正确的科学观
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科学观,才能进行有效的科学教育。何谓的正确的科学观?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于《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指出:相信科学是可以被认知的、科学理念是会变化的,研究科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掘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幼儿教师在从事科学教育时,要对科学有正确的认识,要能够与时俱进,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不受自己狭小、陈旧观念的影响,把幼儿的科学教育引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二)对科学的积极情感、积极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教师,首先要对科学感兴趣,幼儿的模仿能力强,一日生活中,幼儿教师的行为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喜好、兴趣会对幼儿的喜好、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幼儿科学教师,要培养自己对科学的兴趣,对幼儿的兴趣产生兴趣,也要善于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他们对有趣的现象、有趣的事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幼儿对其现象进行探究和思考。
《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内容,作为幼儿科学教师,掌握广泛的而且正确的科学知识,是进行幼儿科学教育、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前提。
(三)科学知识与经验
丰富、正确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教师在幼儿的科学探索过程中进行科学准确的指导,使幼儿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与经验,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幼儿的学习是在具体经验的水平上进行的,他们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经验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科学知识更多的还只是教科书上的知识,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实践才是更重要的。所以科学教育中,教师要观察幼儿,及时发现并指导幼儿可能的科学活动、科学游戏,在指导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指导给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将科学理论知识与科学经验及事实例子结合起来,而不是只看重基本的科学概念。
(四)熟练的科学操作方法和科学探究流程
心理学表明,幼儿在操作和行动中获得知识。在幼儿时期,直观动作思维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幼儿好模仿的特点要求幼儿科学教师能够做出规范的动作示范,其中动作示范有很多,包括测量、实验、观察、计算、分类、记录等等。教师要能够熟练的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的能力,能够有序的正确的指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做出猜想、思考分析问题,让幼儿有序的进行科学实验、进行科学观察的记录,最后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幼儿教师具备熟练的科学操作方法和科学探究流程,有利于幼儿教师进行正确示范,解决幼儿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困惑,利于指导幼儿正确的科学操作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总流程,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三、具备科学启蒙能力
幼儿特殊的学习方式和幼儿自身年龄特点决定幼儿不可能会像中小学生一样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不可能理解成人所说的专业术语。他们更多的是在生活中、活动中和游戏中学习。因此,具有科学启蒙能力的幼儿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幼儿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会选取幼儿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感受科学探究的快乐,增加幼儿的科学经验,使幼儿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蓓.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早期教育[J].2006.8
[2]刘健智.科学素养:学前教学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与教学[J].2006.9
[3]罗晓红.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思考.宁夏教育[J].2006.9
[4]杨彩霞.幼儿教师科学课程知识特点分析.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J].2006.9
[5]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学前教育研究[J].2008.3
[6]王素菊.我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分析综述.理论前沿[J].2007.5
[7]王志明:幼儿园科学教育[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
[8]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9]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科学素养;启蒙能力
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具有四类兴趣或本能:“社会本能”、“制作本能”、“探究本能”与“艺术本能”。也就是说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幼儿园里,科学教育主要途径是幼儿探究,它主要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区域活动中。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获取相关经验。幼儿园中,对幼儿的科学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幼儿教师,要做好幼儿科学启蒙工作,幼儿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素质。
一、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幼儿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力。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把幼儿看作是一个身心各方面尚不完善的完整个体,需要科学合理的照顾和保护。
幼儿教育观是建立在儿童观之上的,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随着对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在教育上我们越来越多的提倡“儿童中心论”,即幼儿是教学的中心。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重视幼儿的年龄特征、重视幼儿的差异性,做到教有原则,因材施教。
探究是幼儿的天生本能,很多潜能需要幼儿教师的发掘。幼儿在科学知识方面是有很多的欠缺,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需要教师一味的向幼儿传授生硬的科学理论知识,教师只需要提供给他们一个富于探究的环境,用极大的耐心来等待幼儿的探究过程,并适时启发幼儿的科学潜能。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合作者、指导者。
二、良好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一种广义的素质观,是科技社会中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包含科学知识与经验、科学技能与方法、科学情感与态度等三个方面,其基本要素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学与技术、科学与人的关系。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在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养成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具有:
(一)正确的科学观
教师只有具备正确的科学观,才能进行有效的科学教育。何谓的正确的科学观?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于《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指出:相信科学是可以被认知的、科学理念是会变化的,研究科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掘和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幼儿教师在从事科学教育时,要对科学有正确的认识,要能够与时俱进,在指导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不受自己狭小、陈旧观念的影响,把幼儿的科学教育引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二)对科学的积极情感、积极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教师,首先要对科学感兴趣,幼儿的模仿能力强,一日生活中,幼儿教师的行为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喜好、兴趣会对幼儿的喜好、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作为幼儿科学教师,要培养自己对科学的兴趣,对幼儿的兴趣产生兴趣,也要善于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他们对有趣的现象、有趣的事情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幼儿对其现象进行探究和思考。
《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教学的内容,作为幼儿科学教师,掌握广泛的而且正确的科学知识,是进行幼儿科学教育、指导幼儿科学活动的前提。
(三)科学知识与经验
丰富、正确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教师在幼儿的科学探索过程中进行科学准确的指导,使幼儿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与经验,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幼儿的学习是在具体经验的水平上进行的,他们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中的经验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科学知识更多的还只是教科书上的知识,所以对于幼儿来说,实践才是更重要的。所以科学教育中,教师要观察幼儿,及时发现并指导幼儿可能的科学活动、科学游戏,在指导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指导给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将科学理论知识与科学经验及事实例子结合起来,而不是只看重基本的科学概念。
(四)熟练的科学操作方法和科学探究流程
心理学表明,幼儿在操作和行动中获得知识。在幼儿时期,直观动作思维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幼儿好模仿的特点要求幼儿科学教师能够做出规范的动作示范,其中动作示范有很多,包括测量、实验、观察、计算、分类、记录等等。教师要能够熟练的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要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的能力,能够有序的正确的指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做出猜想、思考分析问题,让幼儿有序的进行科学实验、进行科学观察的记录,最后分析交流得出结论。
幼儿教师具备熟练的科学操作方法和科学探究流程,有利于幼儿教师进行正确示范,解决幼儿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困惑,利于指导幼儿正确的科学操作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总流程,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三、具备科学启蒙能力
幼儿特殊的学习方式和幼儿自身年龄特点决定幼儿不可能会像中小学生一样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不可能理解成人所说的专业术语。他们更多的是在生活中、活动中和游戏中学习。因此,具有科学启蒙能力的幼儿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幼儿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会选取幼儿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感受科学探究的快乐,增加幼儿的科学经验,使幼儿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蓓.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早期教育[J].2006.8
[2]刘健智.科学素养:学前教学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与教学[J].2006.9
[3]罗晓红.对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思考.宁夏教育[J].2006.9
[4]杨彩霞.幼儿教师科学课程知识特点分析.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J].2006.9
[5]王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学前教育研究[J].2008.3
[6]王素菊.我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现状分析综述.理论前沿[J].2007.5
[7]王志明:幼儿园科学教育[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4
[8]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9]刘占兰:幼儿科学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