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培养农村高中生数学素质教学之我见
【作者】 陆光瑞
【机构】 钦州市钦北区大寺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实际,提出自己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如何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背景、如何更新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自己在山区中学数学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字:数学素质教学 兴趣 方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生。”全面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农村的中学生数学基础差、知识面不广、思维不够活跃、严密等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竟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调查,得出一些心得体会。
一、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
农村中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学校)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接触外界信息较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不能合理分析,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不重视,有的家长认为大学生都没能找到工作,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看称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现实生活问题,组织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如农村土地丈量问题,现代生活的统计等等。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充满对求知的渴望。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人生观。
二、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内容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这不可实施素质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1、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学生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学生,变相体罚学生,这会使学生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这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生。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快乐、主动探究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兴趣淡然,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较果。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和中推导求的过程,我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引用时尚网络名词,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比较①,②中,发现①多a1,我就说成这多了个剩女。②多a1qn我就说成这多了个剩男,引起学生的一片笑声,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形成错位,引入了错位相减法,从而导出了求和公式。创设联系现实生活,抽象数学知识结合趣味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我用一张纸演示对折,一次,二次… 提出对折二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再用计算器验证。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为以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欲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填充式的,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养成预习提出问题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数学科,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提出问题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提出课本中自己认识有疑问的问题,可在学习小组内讨论,探索认知,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探索适合自己学习的预习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认知探索过程。传统学习过程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所有的学生象砖丕一样,个个都相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数学学习不仅是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上升行为素质。在教学要注意给学生以指导、启悟,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提问、动手尝试的机会和空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教会学生听课,这是学生认知探索过程的入门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老师抓好导入新课的创设情景让学生有听引人入胜的环境。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后两点是探索过程的体验环节。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等。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下,师生通力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内在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
(1)启发创造诱因方面,教师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地选择一些发散性强的典型数学知识或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上反证法时,我就用课件引入中国古代典故:王戎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子.小伙伴们纷纷去摘取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伙伴问他为什么不去摘?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提出问题:王戎是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引学生思考,他运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这是诱因,得出反正法,王戎的推理方法是:假设李子不苦,则因树在“道”边,李子早就被别人采摘而没有了,这与“多李”产生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李为苦李。这个过程培养数学思维。
(2)在数学知识储备方面,首先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定义,定理,公式等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不同知识点有不同的特点,如两角和与二倍角公式的关系是令得正弦二倍角公式的。这样学生理解和运用都没有那么困难达到以点带面,形成知识信息库。这样有了数学知识的 “米”,学生才能做:“巧妇”数学思维的崔,才有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生。
(3)在数学思维方式、方法方面,由于创造性思维并非是一种单一性的思维,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并注意各种思维方式的辩证运用,通过具体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独立探索和钻研,领会数学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的丰富的想象力,提高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达到对知识和问题 的举一反三、概括迁移、融会贯通的效果。要引导学善于总结数学学习的经验和体会。
总之,农村数学素质教育要多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张志远.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李求来.主编
《课堂改革与教学革新》唐晓杰.著
《数学思维论》 任樟辉. 著
《中学数学第三期》
关键字:数学素质教学 兴趣 方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生。”全面推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农村的中学生数学基础差、知识面不广、思维不够活跃、严密等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竟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调查,得出一些心得体会。
一、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
农村中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学校)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接触外界信息较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不能合理分析,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不重视,有的家长认为大学生都没能找到工作,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看称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现实生活问题,组织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如农村土地丈量问题,现代生活的统计等等。让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充满对求知的渴望。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人生观。
二、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内容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这不可实施素质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1、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以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学生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学生,变相体罚学生,这会使学生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这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生。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快乐、主动探究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兴趣淡然,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较果。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和中推导求的过程,我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引用时尚网络名词,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比较①,②中,发现①多a1,我就说成这多了个剩女。②多a1qn我就说成这多了个剩男,引起学生的一片笑声,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形成错位,引入了错位相减法,从而导出了求和公式。创设联系现实生活,抽象数学知识结合趣味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我用一张纸演示对折,一次,二次… 提出对折二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再用计算器验证。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为以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欲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填充式的,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养成预习提出问题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数学科,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提出问题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提出课本中自己认识有疑问的问题,可在学习小组内讨论,探索认知,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探索适合自己学习的预习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认知探索过程。传统学习过程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角色,所有的学生象砖丕一样,个个都相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的浪费。”数学学习不仅是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上升行为素质。在教学要注意给学生以指导、启悟,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提问、动手尝试的机会和空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教会学生听课,这是学生认知探索过程的入门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老师抓好导入新课的创设情景让学生有听引人入胜的环境。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后两点是探索过程的体验环节。
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索能力等。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下,师生通力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内在因素,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可以从下列三个方面入手:
(1)启发创造诱因方面,教师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地选择一些发散性强的典型数学知识或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上反证法时,我就用课件引入中国古代典故:王戎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子.小伙伴们纷纷去摘取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伙伴问他为什么不去摘?王戎回答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小伙伴摘取一个尝了一下,果然是苦李.提出问题:王戎是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引学生思考,他运用了怎样的推理方法?这是诱因,得出反正法,王戎的推理方法是:假设李子不苦,则因树在“道”边,李子早就被别人采摘而没有了,这与“多李”产生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李为苦李。这个过程培养数学思维。
(2)在数学知识储备方面,首先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定义,定理,公式等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不同知识点有不同的特点,如两角和与二倍角公式的关系是令得正弦二倍角公式的。这样学生理解和运用都没有那么困难达到以点带面,形成知识信息库。这样有了数学知识的 “米”,学生才能做:“巧妇”数学思维的崔,才有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生。
(3)在数学思维方式、方法方面,由于创造性思维并非是一种单一性的思维,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并注意各种思维方式的辩证运用,通过具体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独立探索和钻研,领会数学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发展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的丰富的想象力,提高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达到对知识和问题 的举一反三、概括迁移、融会贯通的效果。要引导学善于总结数学学习的经验和体会。
总之,农村数学素质教育要多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张志远.著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李求来.主编
《课堂改革与教学革新》唐晓杰.著
《数学思维论》 任樟辉. 著
《中学数学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