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初中语文导入教学的策略探究

【作者】 王 瑶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宝箴塞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良好的导入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学中,我们要创新导入策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导入更新颖有趣,能煽情诱思,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入教学  实践策略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虽然所用时间不长,多则几分钟,少则几秒钟,但它对这一堂的成功往往起着重大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奇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姝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能为高效课堂创建奠定良好基础。纵观众多语文教育名家,无不在导入的设计上精益求精,设计精品更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就应注重课前的导入设计,创新策略,运用多样化、新颖有趣的策略开启新课教学。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谈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的方法策略。
  一、情境导入策略
  情境是新课改推进中获得的一项实践成果,现已被广泛用于各个学科教学,甚至教学的各个环节。当然,在开课便创设情境导入也有了很多时日,也取得了不少的实践经验。在导课时,我们通过富有感染力和情境性的语言,描述一幅别开生画场景,或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主动走进语文,进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们便可运用多媒体呈现一幅气势磅礴的莽莽北国雪景图,让学生从视觉、知觉、感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壮丽的之感,接着让学生闭目静思,形成画面,然后默读文本,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际的图象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我们看到此情此景,有何感慨。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1936年冬天的延安看到了,就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沁园春·雪》,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世纪伟人是如何描写雪景,怎样抒发情怀,评古论今的。这样开课,显然能起到良好效果,能为高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的。
  二、悬念导入策略  
  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此话说明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是思维之始,即“问题乃是激起学生求知欲的兴奋剂”,是诱发学生思维参与学习的良好策略。然而,我们现行学生没有质疑习惯,大多需要我们“教有疑”来触发,使之进入质疑状态。因而,在开课时,我们很多教师都乐意运用悬念策略来达到此目的。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们可这样设计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位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映?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的要进入课文学习。这样导入,学生阅读期待心理被挂起,“想知下文如何”的探究兴趣被激发,自然就会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学习主体。
  三、直观导入策略
  虽然初中学生思维正向抽象思维过渡,但直观形象的东西还是能吸引更多视听,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就像音乐欣赏能吸引学生的耳朵一样,那么画面实物呈现也就能吸引学生“眼球”。这说明了直观导入策略在开课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能充当直观教具的东西很多,如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都是,都可起到良好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用直观教具导入,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给学生做一个实验,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加生动,更加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学《七根火柴》一课时,笔者就曾直接拿着七根火柴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理解红军对党的一片赤诚。在教学《核舟记》一课,又同样拿几颗随处可拾的桃核来作为导入新课的材料,这虽然极为普通,但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赞叹。
  四、诗词导入策略
  我国诗词名句流传千古、意味深长,是文化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璀璨的艺术明珠。在新课导入时,我们可以适时、巧妙地把一些先贤的名句、诗词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名句、诗词的理解与想象,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与内涵。通过运用经典诗词的导入,在让学生把握文章内涵的同时,可以丰富学生的诗词涵养,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们便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春”的古诗词,并要求学生说出该诗词主要写春的什么,学生说出了描写“春风”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写“春水”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描写“春花”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还有描写“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描写“春草”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如此等等,就在此时,我因势开启了:“春天以其清新优美的特质,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泼墨挥毫,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这样导入,既激起了学生回忆情感,唤醒了学生潜在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用语文知识解答语文问题的兴趣和方法。
  当然,开课导入策略还有很多,如以情导入法、类此法、利用中心导入等等。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应该注意语言精炼,时变时新,但同时时间又不能过长。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组合导入,让我们在开始的二至四分钟的方寸天地里创造一个多彩的艺术景观,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勤芳,初中语文课导入教学例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年。
  [2]敖奇会,初中语文的导入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
  [3]张旭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导入[J].新课程(上),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