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龙桂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长乐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创设情境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成为了我们数学教学的一条重要策略,但要让这种策略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谨防出现误区,采取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误区 有效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看到,很多数学课中的情境已有些“变味走调”,效果不甚明显,因而出现了一些误区,我们如何走出误区,创设出高效地情境来帮助我们教学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其有效策略。
一、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容易出现的误区
我们知道,情境具有激趣性、煽情性和诱思性,这三个特征是其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如果其中一样都不能很好达成,这这样的情境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据如此,我们发现现行数学课堂中存在这样的一些误区。
(一)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的“磁场效应”。
(二)过于宽泛的“现实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因而,很多生活情境被搬上舞台。但在实践时,由于我们教师对情境描述的语言指向不明确,过于宽泛,导致学生思维方向不明确,不能与教师在心理所指上达成一致。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小明从家乡给北京的小朋友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需要一个邮递员。”“需要一个信封。”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这样的情境不但无效,还让人啼笑皆非。
(三)不顾实际的“挑战性问题”。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情境创设应注重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而教学也是如此,应创设出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愉悦、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所带来的良好感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情境的刺激下成为学习主体,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意识。所以,我们创设情境教学,特别是开课时的导入情境,更要注重趣味性设计,要一开始便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创设出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创设适合不同学习者特征的多样的情境。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彰显主体作用。
(二)情境创设要紧扣教学内容。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要求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时,不同的情境类型在不同类型的内容的学习中所起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易适用于结构严谨的学科内容,提供学习场景的情境创设易用于教学结构不严谨的学科。从教学内容的类型上分,提供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易用于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概念、规律等逻辑性较强的内容的学习。而真实情境则易用于态度情感和技能的学习,此外,还常用于启发学生思维、渲染环境气氛等。
(三)情境创设要符合生活实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的真实性也容易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可能实现的情境至关重要。同时情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可以在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表达自己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是非常必要和现实的,我们必须精心设计,要充分考虑、研究其实效性,不要只为其趣味性下力气,应做到能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帮助的这样一个目的---为激趣奠基、为思考指向、为学习授法。
参考文献:
[1]杨树柱,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5年。
[2]杨慧,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方法的分析[J].才智,2014年。
[3]张莉莉,透视“情境秀”——关于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2009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误区 有效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情境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看到,很多数学课中的情境已有些“变味走调”,效果不甚明显,因而出现了一些误区,我们如何走出误区,创设出高效地情境来帮助我们教学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其有效策略。
一、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容易出现的误区
我们知道,情境具有激趣性、煽情性和诱思性,这三个特征是其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如果其中一样都不能很好达成,这这样的情境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根据如此,我们发现现行数学课堂中存在这样的一些误区。
(一)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的“磁场效应”。
(二)过于宽泛的“现实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因而,很多生活情境被搬上舞台。但在实践时,由于我们教师对情境描述的语言指向不明确,过于宽泛,导致学生思维方向不明确,不能与教师在心理所指上达成一致。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小明从家乡给北京的小朋友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需要一个邮递员。”“需要一个信封。”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这样的情境不但无效,还让人啼笑皆非。
(三)不顾实际的“挑战性问题”。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分投入进去的。而有位教师却是这样设计的,用一笔画画出了一匹马的图案,然后问:“你能画出来吗?试一试。”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出问题:再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样的设计学生很容易发现“一笔画”的含义,能吸引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一)情境创设应注重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而教学也是如此,应创设出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愉悦、民主、快乐的学习氛围所带来的良好感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情境的刺激下成为学习主体,产生“我要学”的积极意识。所以,我们创设情境教学,特别是开课时的导入情境,更要注重趣味性设计,要一开始便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创设出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情境,创设适合不同学习者特征的多样的情境。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彰显主体作用。
(二)情境创设要紧扣教学内容。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段与表现方式,要求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时,不同的情境类型在不同类型的内容的学习中所起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易适用于结构严谨的学科内容,提供学习场景的情境创设易用于教学结构不严谨的学科。从教学内容的类型上分,提供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易用于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概念、规律等逻辑性较强的内容的学习。而真实情境则易用于态度情感和技能的学习,此外,还常用于启发学生思维、渲染环境气氛等。
(三)情境创设要符合生活实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任务的真实性使学生能了解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的真实性也容易启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所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有可能实现的情境至关重要。同时情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且可以在可能完成的任务中表达自己的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是非常必要和现实的,我们必须精心设计,要充分考虑、研究其实效性,不要只为其趣味性下力气,应做到能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帮助的这样一个目的---为激趣奠基、为思考指向、为学习授法。
参考文献:
[1]杨树柱,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5年。
[2]杨慧,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创设方法的分析[J].才智,2014年。
[3]张莉莉,透视“情境秀”——关于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