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分析及启示
【作者】 张菁菁
【机构】 无锡市孙桥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教材版本: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 第一课时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教学话语对于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语言输入质量和英语发展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现状存在的困惑,通过五节英语公开课的案例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策略意见:教师话语应从学生学的需要出发,做到简洁性、趣味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简洁性;趣味性;发展性
一.教师话语的定义
教师话语,又称为教学用语,是特指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采用的语言。本文具体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讲解课堂内容、实施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
二. 教师话语的研究方式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市五节有代表性的市级公开课,执教者分别为五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阙云红、强青、吴艳芳、周慧以及周晓艳,他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英语教师;他们所执教的内容皆为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学生是来自崇宁路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每堂课的时间为40分钟。
2.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通过对五节公开课的视频观看、记录,对其教师的话语量、教师话语的调整、教师提问方式、教师反馈方式进行研究,研究教师的话语能否促进课堂互动的进行,帮助学生英语的学习。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对五节公开课的视频观看、记录文字,对教师的话语量、教师话语的调整等几个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
三.教师话语的现状及分析
1.教师的话语量高于学生的话语量,阻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笔者根据五节公开课中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占用的时间比例进行的统计与分析。(见表一)
表一: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量及在课堂中所占比例
从表一可以看出,这五节小学英语公开课中教师话语量平均所占比例为59%。在文献研究中,赵晓红、王银泉曾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课堂对教师教学用语进行过研究,他们得出的数据为70%。相比较而言,这五节公开课中教师的话语量已经有了明显的减少。但总体来说,教师的话语量仍然略高于学生话语量,依然不能满足于学生学的需要。当然,本次公开课授课的对象皆为四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知识储备以及年龄特点等关系,教师话语量略多一些并不是说不合理。甚至有专家认为,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的话语是学生习得语言的主要来源,是学生最重要的语言输入。从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也确实是这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教师留给学生的话语时间越来越多,这是符合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的。但是,语言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只有到了能够行的地步,才算一种完整的语言习得。而这种行,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实践语言行为基础之上。因此,笔者以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把大量的话语时间还给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语言行为体验中去感知语言、习得语言和运用语言。
2.教师话语的调整方式过于简单。
通过研究分析,这五节公开课的各英语教师通过四种语言调整策略来适应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满足其需求。
(1)话语重复;
(2)语速减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停顿或延长停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以促进理解;
(4)调整发音,教师通过更为地道标准的语音强化学生的理解度;
纵观以上特点,这五位教师在话语调整中都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需求出发,力图解决学生认知中的障碍和困惑。但笔者认为,这四种语言调整策略还是过于简单,尤其是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语速的快慢,语音的规范,更应该满足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和学习注意力的聚焦。因此,趣味化、生活化应该是教师话语调整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抑扬顿挫、富于变化的语音语调、合适的停顿和关键词的重读,都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对重难点的思考和着重记忆。而恰当的肢体语言,更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剂良方。一个手势,一种眼神,往往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不但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甚至很多时候能弥补教师口语上的不足,帮助孩子们理解老师的指令。
3.教师的展示性问题过多,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我们知道,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并产生积极情绪的有效手段。从五位教师的执教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展示性问题过多,而参与性问题却少之又少。五位教师也许是由于公开课的原因,对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能力信心不足,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在教材中一下子就能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我们把这种问题称为展示性问题,也就是课文中呈现出答案的问题。例如,在"Whose dress is this?"这一课例中,五位执教者大多都是根据文章来提问:"How is the dress? "这样学生只需根据文章中的句子来回答" It's so beautiful"就可以了。
在课堂提问中,我们习惯地将提问的方式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与性问题两大类。展示性问题,又称封闭性问题,指提问者已知道答案的问题;参与性问题也为开放性问题,则指提问者提问前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课堂中,参与性问题能增加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习得。学生在回答参与性问题时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因此 ,有效的英语课堂,其提问方式应该以参与性问题为主,而以展示性问题为辅。提问,必须以学生语言发展的有效提升为前提。因此我认为,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展示出不同颜色的裙子,提问: "What kind of dress is this? ",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回答"It's blue" " It's great!""It's……"我想,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在多元化的解读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这样的语言交际中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真正达到习得语言,发展语言的目的。
4.教师的反馈方式以评价作用为主,互动性略显低迷。
课堂交际通常包括三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教师反馈是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所做出的点评、褒贬等各种反应,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当前乃至长期的学习。Cullen(2002)的研究指出,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反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评价作用和话语作用。评价性反馈是指教师在反馈时主要是对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作出评价。然而,教师在给予语言反馈时主要注重的是语言内容。所以,语言性反馈更接近自然语言交际中的反馈方式,因而也更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和提高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本次公开课中师生的一个对话为例:
T:What do you like?
S: I like apples.
T: Oh, you like apples.此处,教师可以给出语言性评价,T:I think apples are good. They are good for our health.
此研究表明,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有如下特点:
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主要是评价性反馈,比例占总反馈的85.1%。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采用最多的是简单表扬,比如"Great!", "Very good!", "Good job!", "Good job!"。这类评价语在小学英语互动课堂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比较复杂的积极反馈方式,比如表扬加以点评,或者重复并表扬等使用得不是很多。
为实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广大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英语课堂上话语性反馈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而更积极地使用话语性反馈。但是,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语法知识等因素的欠缺,会影响教师语言性反的馈充分使用。
四.改善教师用语现状的策略建议
以下,笔者将以美国小学英语课堂为比较,表述对当下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策略的一些建议。
1.简洁性
我们既然认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去学,那么我们就决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该把更多的话语权教给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用语的简洁与精炼。
与我们中国式英语课堂恰恰相反,美国的英语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在课堂上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畅所欲言,大胆阐释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教师在课堂当中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而把更多的话语权交给了学生。
语言学习,是一门对情境高度依赖的科目。中国学生,英语是第二语言,孩子们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因此,英语教师就更有责任放手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语言交际环境。教师要做的,绝不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创设中,让孩子动起来,说起来,在充分的口语交际中学会用英语的方式思考问题,质疑解惑,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2.趣味性
美国的英语课堂,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具有趣味性,教师的发音在重点词汇教授时会比较夸张而且教师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教师的语调也非常平稳,但是在表扬学生时确是表现得非常兴高采烈,促使学生的自豪质感油然而生。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儿童感知语言,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以及变换的言语性语言,激发儿童对语言的求知欲和利用英语交际的动机。在英语口语交际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非常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和状态,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的安排,同时教师的语调、语气也会相应提高或变得平和,在学生出现疲倦的时候,教师可以教授英语歌并伴有相应的肢体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在其中。
3.发展性
新课标提出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语言教学不只是教授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会运用语言来交流思想,用语言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张淳,2014)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使用也应该体现出这些特点。在评价语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发展的需要,给予鼓励,更给予促进。比如: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的委婉,少使用诸如"please stop talking""Say it again."等语气比较僵硬的指令性语言,而代之以"Would you Please…?Could you…?Shall we…?Let's…?"" Why don't you try it again?"等建议性的委婉的的语言方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评价语要有针对性,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要具体指明这个回答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给予合理化的建议。另外,教师要注意提问方式的改变,问题的提出要有开放性、包容性,要以最大程度激发孩子语言交际的积极性和满足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旨归。强清老师的这一课中,他在教授单词时还设计了一个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环节,比如:gloves,请学生用已学过的形容词来组词:nice gloves, red gloves, beautiful gloves等。
总之,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在整个小学英语互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着重研究课堂互动中教师话语的输出数量及其质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从而使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动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一项实证研究》
2.《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3.《小学英语课堂互动过程中的教师话语》
4.《培养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
摘 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的教学话语对于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语言输入质量和英语发展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现状存在的困惑,通过五节英语公开课的案例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策略意见:教师话语应从学生学的需要出发,做到简洁性、趣味性和发展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简洁性;趣味性;发展性
一.教师话语的定义
教师话语,又称为教学用语,是特指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采用的语言。本文具体指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讲解课堂内容、实施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语言。
二. 教师话语的研究方式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了本市五节有代表性的市级公开课,执教者分别为五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阙云红、强青、吴艳芳、周慧以及周晓艳,他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英语教师;他们所执教的内容皆为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6 Whose dress is this?;学生是来自崇宁路小学的四年级学生;每堂课的时间为40分钟。
2.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通过对五节公开课的视频观看、记录,对其教师的话语量、教师话语的调整、教师提问方式、教师反馈方式进行研究,研究教师的话语能否促进课堂互动的进行,帮助学生英语的学习。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对五节公开课的视频观看、记录文字,对教师的话语量、教师话语的调整等几个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
三.教师话语的现状及分析
1.教师的话语量高于学生的话语量,阻碍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以下,是笔者根据五节公开课中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占用的时间比例进行的统计与分析。(见表一)
表一:教师话语和学生话语量及在课堂中所占比例
从表一可以看出,这五节小学英语公开课中教师话语量平均所占比例为59%。在文献研究中,赵晓红、王银泉曾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课堂对教师教学用语进行过研究,他们得出的数据为70%。相比较而言,这五节公开课中教师的话语量已经有了明显的减少。但总体来说,教师的话语量仍然略高于学生话语量,依然不能满足于学生学的需要。当然,本次公开课授课的对象皆为四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英语词汇量、语法知识、知识储备以及年龄特点等关系,教师话语量略多一些并不是说不合理。甚至有专家认为,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的话语是学生习得语言的主要来源,是学生最重要的语言输入。从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也确实是这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教师留给学生的话语时间越来越多,这是符合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的。但是,语言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只有到了能够行的地步,才算一种完整的语言习得。而这种行,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实践语言行为基础之上。因此,笔者以为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把大量的话语时间还给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语言行为体验中去感知语言、习得语言和运用语言。
2.教师话语的调整方式过于简单。
通过研究分析,这五节公开课的各英语教师通过四种语言调整策略来适应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满足其需求。
(1)话语重复;
(2)语速减慢,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3)停顿或延长停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时间,以促进理解;
(4)调整发音,教师通过更为地道标准的语音强化学生的理解度;
纵观以上特点,这五位教师在话语调整中都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需求出发,力图解决学生认知中的障碍和困惑。但笔者认为,这四种语言调整策略还是过于简单,尤其是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整。教师课堂话语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语速的快慢,语音的规范,更应该满足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和学习注意力的聚焦。因此,趣味化、生活化应该是教师话语调整中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抑扬顿挫、富于变化的语音语调、合适的停顿和关键词的重读,都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强化对重难点的思考和着重记忆。而恰当的肢体语言,更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剂良方。一个手势,一种眼神,往往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不但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甚至很多时候能弥补教师口语上的不足,帮助孩子们理解老师的指令。
3.教师的展示性问题过多,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我们知道,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并产生积极情绪的有效手段。从五位教师的执教情况来看,不难发现展示性问题过多,而参与性问题却少之又少。五位教师也许是由于公开课的原因,对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能力信心不足,所提出的问题都是在教材中一下子就能找到现成答案的问题。我们把这种问题称为展示性问题,也就是课文中呈现出答案的问题。例如,在"Whose dress is this?"这一课例中,五位执教者大多都是根据文章来提问:"How is the dress? "这样学生只需根据文章中的句子来回答" It's so beautiful"就可以了。
在课堂提问中,我们习惯地将提问的方式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与性问题两大类。展示性问题,又称封闭性问题,指提问者已知道答案的问题;参与性问题也为开放性问题,则指提问者提问前并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课堂中,参与性问题能增加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从而促进他们的语言习得。学生在回答参与性问题时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因此 ,有效的英语课堂,其提问方式应该以参与性问题为主,而以展示性问题为辅。提问,必须以学生语言发展的有效提升为前提。因此我认为,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展示出不同颜色的裙子,提问: "What kind of dress is this? ",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回答"It's blue" " It's great!""It's……"我想,这样的提问,不仅能够在多元化的解读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这样的语言交际中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真正达到习得语言,发展语言的目的。
4.教师的反馈方式以评价作用为主,互动性略显低迷。
课堂交际通常包括三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教师反馈是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所做出的点评、褒贬等各种反应,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当前乃至长期的学习。Cullen(2002)的研究指出,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反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评价作用和话语作用。评价性反馈是指教师在反馈时主要是对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作出评价。然而,教师在给予语言反馈时主要注重的是语言内容。所以,语言性反馈更接近自然语言交际中的反馈方式,因而也更能够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和提高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本次公开课中师生的一个对话为例:
T:What do you like?
S: I like apples.
T: Oh, you like apples.此处,教师可以给出语言性评价,T:I think apples are good. They are good for our health.
此研究表明,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有如下特点:
小学英语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主要是评价性反馈,比例占总反馈的85.1%。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采用最多的是简单表扬,比如"Great!", "Very good!", "Good job!", "Good job!"。这类评价语在小学英语互动课堂过程中使用得最为普遍。比较复杂的积极反馈方式,比如表扬加以点评,或者重复并表扬等使用得不是很多。
为实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广大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英语课堂上话语性反馈对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而更积极地使用话语性反馈。但是,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语法知识等因素的欠缺,会影响教师语言性反的馈充分使用。
四.改善教师用语现状的策略建议
以下,笔者将以美国小学英语课堂为比较,表述对当下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策略的一些建议。
1.简洁性
我们既然认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去学,那么我们就决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该把更多的话语权教给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课堂用语的简洁与精炼。
与我们中国式英语课堂恰恰相反,美国的英语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在课堂上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畅所欲言,大胆阐释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教师在课堂当中只是充当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而把更多的话语权交给了学生。
语言学习,是一门对情境高度依赖的科目。中国学生,英语是第二语言,孩子们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因此,英语教师就更有责任放手为孩子们提供充分的语言交际环境。教师要做的,绝不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在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创设中,让孩子动起来,说起来,在充分的口语交际中学会用英语的方式思考问题,质疑解惑,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2.趣味性
美国的英语课堂,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具有趣味性,教师的发音在重点词汇教授时会比较夸张而且教师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教师的语调也非常平稳,但是在表扬学生时确是表现得非常兴高采烈,促使学生的自豪质感油然而生。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时候,应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儿童感知语言,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以及变换的言语性语言,激发儿童对语言的求知欲和利用英语交际的动机。在英语口语交际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非常注意观察学生的神情和状态,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的安排,同时教师的语调、语气也会相应提高或变得平和,在学生出现疲倦的时候,教师可以教授英语歌并伴有相应的肢体动作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在其中。
3.发展性
新课标提出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语言教学不只是教授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会运用语言来交流思想,用语言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张淳,2014)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使用也应该体现出这些特点。在评价语言方面,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发展的需要,给予鼓励,更给予促进。比如: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语言的委婉,少使用诸如"please stop talking""Say it again."等语气比较僵硬的指令性语言,而代之以"Would you Please…?Could you…?Shall we…?Let's…?"" Why don't you try it again?"等建议性的委婉的的语言方式,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评价语要有针对性,要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要具体指明这个回答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对于学生的错误,也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给予合理化的建议。另外,教师要注意提问方式的改变,问题的提出要有开放性、包容性,要以最大程度激发孩子语言交际的积极性和满足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为旨归。强清老师的这一课中,他在教授单词时还设计了一个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环节,比如:gloves,请学生用已学过的形容词来组词:nice gloves, red gloves, beautiful gloves等。
总之,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在整个小学英语互动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线的小学英语教师更应该着重研究课堂互动中教师话语的输出数量及其质量,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从而使小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动力,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一项实证研究》
2.《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3.《小学英语课堂互动过程中的教师话语》
4.《培养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